第一章 拔罐疗法基础知识 3
第一节 拔罐疗法的常用器具及辅助材料 3
罐具 3
投火工具 6
介质 7
消毒用品 7
药物 8
其他用具 8
第二节 拔罐疗法常用体位 9
仰卧位 9
俯卧位 9
侧卧位 10
仰靠坐位 10
俯伏坐位 11
第三节 拔罐疗法的操作方法 12
单罐法 12
多罐法 12
闪罐法 14
走罐法 15
火罐法 16
水罐法 20
抽气罐法 22
温罐法 22
针罐法 22
药罐法 24
刺络拔罐法 25
刮痧罐法 26
按摩罐法 27
指罐法 27
摇罐法 27
提罐法 28
转罐法 29
第四节 拔罐疗法的操作程序 30
术前准备 30
患者体位 30
罐具选择 30
选择正确的拔罐部位 30
术前消毒 31
罐具预热 32
观察反应 32
拔罐时间 32
拔罐次数 33
起罐方法 34
起罐后的处理 35
第五节 拔罐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36
适应证 36
禁忌证 37
第六节 拔罐疗法注意事项 38
第二章 拔罐疗法与经络腧穴 41
第一节 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 41
第二节 十二经脉 42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42
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43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 44
十二经脉的交接 44
十二经脉的流注 45
第三节 奇经八脉与十五络脉 46
奇经八脉 46
十五络脉 46
第四节 十二经别、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 47
十二经别 47
十二经筋 47
十二皮部 48
第五节 腧穴 49
腧穴的分类 49
取穴方法 50
第六节 拔罐常用穴位 55
手太阴肺经穴位 55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 56
手少阴心经穴位 56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 57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 58
手太阳小肠经穴位 58
足阳明胃经穴位 60
足少阳胆经穴位 61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63
足太阴脾经穴位 67
足厥阴肝经穴位 68
足少阴肾经穴位 69
任脉穴位 69
督脉穴位 72
经外奇穴 73
第七节 拔罐的取穴原则 75
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 75
辨证取穴与异向取穴 75
对症取穴与病理反应点 75
第三章 常见病拔罐疗法 79
第一节 内科常见病拔罐疗法 79
感冒 79
慢性支气管炎 85
支气管哮喘 89
高血压 93
低血压 96
贫血 97
眩晕 99
惊悸 101
健忘 103
消化不良 104
慢性胃炎 106
胃下垂 108
胃痉挛 111
消化性溃疡 112
溃疡性结肠炎 115
慢性阑尾炎 116
急性肾炎 118
慢性肾炎 120
泌尿系统感染 121
前列腺炎 123
尿潴留 125
淋证 126
男性性功能障碍 128
神经性呕吐 129
膈肌痉挛 131
脂肪肝 132
便秘 134
腹胀 136
神经衰弱 138
失眠 140
头痛 142
面肌痉挛 144
多发性神经炎 146
三叉神经痛 147
坐骨神经痛 149
糖尿病 15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5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54
第二节 外科常见病拔罐疗法 156
落枕 156
膝关节痛 158
肩周炎 159
颈椎病 161
腰椎间盘突出症 165
慢性腰肌劳损 167
网球肘 169
跟痛症 170
泌尿系统结石 172
下肢静脉曲张 173
痔疮 175
脱肛 177
疖病 178
丹毒 180
第三节 妇科常见病拔罐疗法 181
月经不调 181
痛经 182
崩漏 184
带下 186
子宫脱垂 188
乳腺炎 189
乳腺增生 191
妊娠呕吐 192
产后缺乳 195
产后腹痛 196
更年期综合征 197
第四节 儿科常见病拔罐疗法 200
小儿疳积 200
小儿消化不良 201
小儿便秘 203
小儿遗尿症 205
小儿厌食症 207
第五节 皮肤科常见病拔罐疗法 209
湿疹 209
荨麻疹 211
带状疱疹 212
皮肤瘙痒症 214
雀斑 215
黄褐斑 216
痤疮 218
神经性皮炎 220
酒糟鼻 221
腋臭 222
第六节 五官科常见病拔罐疗法 224
牙痛 224
慢性咽炎 226
慢性鼻炎 227
过敏性鼻炎 230
内耳眩晕病 232
耳鸣 233
第四章 拔罐保健方法 237
拔罐补肾壮阳 237
拔罐健脾和胃 238
拔罐益智健脑 239
拔罐强身健体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