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 1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
1.生平和教育活动 1
2.孔子论教育作用 8
3.孔子论教育对象 11
4.孔子论教育目的 12
5.孔子论教育内容 16
6.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22
7.孔子论德育 31
8.孔子论为师之道 43
二、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 48
1.“兴利除害”的教育宗旨 49
2.道德教育与科学知识教育 53
3.重视实践与实验的教学论 66
三、孟子的教育思想 78
1.孟子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78
2.孟子论人性 83
3.孟子论教育作用和目的 84
4.孟子论理想人格的培养 87
5.孟子论教学 93
四、荀子的教育思想 97
1.生平与主要教育活动 97
2.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99
3.教育目的与人才观 102
4.教育内容 104
5.修养方法与学习方法 108
6.教师观 112
五、《大学》、《中庸》和《学记》的教育思想 115
1.《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115
2.《中庸》论为学之序 118
3.《学记》的教育思想 119
六、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30
1.生平与哲学思想 130
2.三大文教政策 132
3.道德教育思想 135
4.教学法思想 137
七、王充的教育思想 141
1.生平与主要思想 141
2.人性与教育、环境的关系 143
3.培养目标与教育内容 144
4.王充论学习 147
八、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152
1.及时早教,勿失时机 153
2.威严有慈,爱教结合 154
3.语言标准,概念准确 154
4.孝悌为本,风化在先 155
5.立志高雅,承续家业 155
6.虚心务实,博学广师 156
九、韩愈的教育思想 161
1.明先王之教 161
2.就学而愈明 163
3.培育英才 165
4.尊师重道 167
5.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171
十、朱熹的教育思想 174
1.生平与教育活动 174
2.“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宗旨 178
3.教育阶段与内容 179
4.道德教育思想 182
5.朱子读书法 186
十一、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192
1.生平及主要活动 192
2.教育目的和内容 195
3.论道德教育 197
4.论童蒙教育 199
十二、颜李学派的教育思想 203
1.颜李学派学术渊源辨 203
2.批判理学教育的空疏无用 205
3.重视学校教育 209
4.精湛的人才理论 211
5.“实学”教育内容论 214
6.“习行”“主动”的教学法理论 218
7.颜李学派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223
十三、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思想 227
1.要求改革封建旧教育 227
2.提倡“经世致用” 228
3.主张学习西学 229
十四、洋务运动时期地主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思想 231
1.张之洞的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231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232
十五、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思想 234
1.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235
2.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238
3.严复的教育思想 241
十六、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潮 244
1.革命派的教育思潮 244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245
十七、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主义者的教育思潮 256
1.民主主义者的教育思潮 256
2.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257
3.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260
4.徐特立的教育思想 262
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266
6.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273
7.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275
教育制度 284
一、稷下学宫 284
1.稷下学宫兴衰始末 284
2.稷下学宫的性质和办学特点 288
二、太学 295
1.两汉太学初兴 296
2.唐代太学的发展 308
3.宋代太学的改革 314
4.明清太学—国子监 321
三、私塾 332
1.春秋发轫,经久不衰 332
2.入圣之基,晓育英才 338
3.默默无闻,倍尝清贫 340
4.私塾课本,色彩纷呈 344
5.教法改革,探索革新 344
四、蒙养教材 356
1.蒙养教材的历史沿革 357
2.蒙养教材的种类 363
3.蒙养教材的编写特点 382
五、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 386
1.远古训教,长老亲传 388
2.春秋家训,异彩纷呈 390
3.秦汉家训,沉寂再兴 393
4.乱世家训,启后承前 396
5.唐宋家训,别开生面 399
6.明清家训,层出不穷 403
六、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与嬗变 412
1.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起源 412
2.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发展嬗变 414
3.书院在组织管理与教学上的特点及其影响 417
七、中国近现代的学校教育及学制沿革 421
1.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建立与教会教育 422
2.清末新教育制度——壬寅癸卯学制的建立 427
3.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与壬子癸丑学制 428
4.“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与壬戌学制 431
取士制度 434
一、两汉时期的察举制 434
1.察举制溯源 435
2.察举制的诞生与演进 446
3.察举的科目与内容 453
4.察举制的利弊评说 460
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467
1.隋朝科举制的诞生 467
2.唐代科举制的实施 470
3.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491
4.辽金元科举制的演化 497
5.明清科举制的颓废 500
后记 515
主要参考文献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