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1
0.1 岩土工程勘察的定义及其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1
0.2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务 1
0.3 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 2
0.4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前期专业基础知识 4
0.5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5
0.6 本课程学习的要求和方法 5
思考题 5
1 岩土分类与地下水类型 6
1.1 岩石的分类 6
1.1.1 按成因分类 6
1.1.2 按坚硬程度分类 7
1.1.3 按风化程度分类 8
1.1.4 按软化系数分类 8
1.1.5 按特殊性分类 8
1.1.6 按岩体特征分类 8
1.2 土的分类 10
1.2.1 按沉积年代分类 10
1.2.2 按地质成因分类 11
1.2.3 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分类 12
1.2.4 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14
1.2.5 按特殊性分类 14
1.2.6 按不同行业、部门分类 16
1.2.7 国外分类 16
1.3 地下水类型 19
1.3.1 按含水层埋藏条件划分 19
1.3.2 按地下水赋存介质的空隙性质划分 20
思考题 21
2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及主要类别 22
2.1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程序 22
2.2 岩土工程勘察级别 23
2.2.1 工程重要性等级 23
2.2.2 场地复杂程度等级 24
2.2.3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 25
2.2.4 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26
2.3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 26
2.3.1 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选址勘察) 27
2.3.2 初步勘察阶段 27
2.3.3 详细勘察阶段 28
2.4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 29
2.5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类别及要求 32
2.5.1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 32
2.5.2 地下洞室岩土工程勘察 35
2.5.3 岸边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 38
2.5.4 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 39
2.5.5 边坡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 40
2.5.6 管道和架空线路的岩土工程勘察 42
2.5.7 桩基础岩土工程勘察 44
2.5.8 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 45
2.5.9 桥涵工程地质勘察 47
2.5.10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 48
2.5.11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岩土工程勘察 50
思考题 51
3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52
3.1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范围、比例尺、精度 52
3.1.1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范围 52
3.1.2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比例尺 53
3.1.3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精度 53
3.2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内容 54
3.2.1 地形、地貌 54
3.2.2 地层岩性 55
3.2.3 地质构造 55
3.2.4 水文地质条件 56
3.2.5 不良地质作用 56
3.2.6 人类工程活动 57
3.2.7 对已有建筑物的调查 57
3.3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方法、程序、成果资料 58
3.3.1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方法 58
3.3.2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程序 60
3.3.3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成果资料 60
3.4 遥感影像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60
3.4.1 遥感技术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中应用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61
3.4.2 遥感影像判释的原理及标志 61
3.4.3 遥感影像判释的工作程序 63
3.4.4 遥感判释的主要内容 64
3.5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67
3.5.1 GPS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应用原理 67
3.5.2 GPS在工程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67
3.5.3 GPS测量的特点 67
思考题 68
4 工程勘探与取样 69
4.1 钻探 69
4.1.1 岩土工程钻探方法与选择 69
4.1.2 常用工程勘察钻探机械设备 74
4.1.3 复杂地层钻探 75
4.1.4 钻探成果资料 78
4.2 井探、槽探、洞探 79
4.2.1 井探、槽探、洞探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79
4.2.2 观察、描述、编录 81
4.3 取样技术 82
4.3.1 钻孔取土器的设计要求 82
4.3.2 钻孔取土器类型 82
4.3.3 不扰动土样的采取方法 86
4.3.4 复杂或特殊岩土层取样方法 88
4.3.5 取样质量要求 90
4.4 工程物探 91
4.4.1 工程物探的分类及应用 91
4.4.2 直流电阻率法 92
4.4.3 地震勘探 95
4.4.4 电视测井 98
4.4.5 地质雷达 99
4.4.6 综合物探 99
4.5 岩土野外鉴别与现场描述 100
4.5.1 碎石土和砂土的现场鉴别 101
4.5.2 粉土和黏性土的现场鉴别 101
4.5.3 土现场描述的内容 102
思考题 104
5 原位测试 105
5.1 载荷试验 106
5.1.1 平板载荷试验 106
5.1.2 螺旋板载荷试验 111
5.2 静力触探试验 113
5.2.1 试验仪器设备 113
5.2.2 试验要点 114
5.2.3 资料整理 116
5.2.4 测试成果应用 117
5.3 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 122
5.3.1 圆锥动力触探 122
5.3.2 标准贯入试验 125
5.4 旁压试验 127
5.4.1 预钻式旁压试验 128
5.4.2 自钻式旁压试验 133
5.5 十字板剪切试验 134
5.5.1 试验仪器设备 134
5.5.2 电测式十字板剪切试验主要操作步骤 135
5.5.3 电测式十字板剪切试验的资料整理和成果应用 136
5.6 扁铲侧胀试验 137
5.6.1 试验设备 137
5.6.2 试验要点 138
5.6.3 资料整理 139
5.6.4 成果应用 140
5.7 波速测试 141
5.7.1 试验仪器设备 141
5.7.2 测试要点 142
5.7.3 资料整理及成果应用 144
5.8 水文地质参数试验 145
5.8.1 抽水试验 146
5.8.2 注水试验 150
5.8.3 压水试验 151
思考题 153
6 现场检验和监测 154
6.1 现场检验和监测的内容 154
6.2 地基基础的检验和监测 155
6.2.1 天然地基的基槽检验和监测 155
6.2.2 桩基工程的检验和监测 156
6.2.3 地基处理效果的检验和监测 157
6.2.4 基坑工程的监测 160
6.2.5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163
6.3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监测 163
6.3.1 变形监测 164
6.3.2 应力量测 170
6.4 地下水的监测 170
6.4.1 地下水监测的条件 170
6.4.2 孔隙水压力监测 171
6.4.3 地下水位、水质监测 172
思考题 173
7 特殊性岩土的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 174
7.1 湿陷性黄土 174
7.1.1 湿陷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175
7.1.2 湿陷性黄土的判评 175
7.1.3 湿陷性黄土的勘察评价要点 178
7.2 膨胀(岩)土 180
7.2.1 膨胀土的矿物成分和构造特征 182
7.2.2 膨胀土的工程性质 182
7.2.3 膨胀土地基的评判 185
7.2.4 膨胀(岩)土的勘察评价要点 186
7.3 红黏土 187
7.3.1 红黏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 188
7.3.2 红黏土的分类 188
7.3.3 红黏土的工程性质 189
7.3.4 红黏土的勘察评价要点 190
7.4 软土 191
7.4.1 软土的成因 191
7.4.2 软土的工程性质 192
7.4.3 软土的勘察评价要点 192
7.5 填土 195
7.5.1 填土的分类 195
7.5.2 填土的工程性质 196
7.5.3 填土的勘察评价要点 197
7.6 多年冻土 198
7.6.1 多年冻土的类型和一般性质 198
7.6.2 多年冻土的冻胀性和融沉性 198
7.6.3 多年冻土的不良地质现象 200
7.6.4 多年冻土的勘察评价要点 201
7.7 混合土 203
7.7.1 混合土的成因 203
7.7.2 混合土的工程特征 203
7.7.3 混合土的勘察评价要点 203
7.8 盐渍(岩)土 204
7.8.1 盐渍(岩)土的分类 204
7.8.2 盐渍(岩)土的工程性质 205
7.8.3 盐渍土溶陷性、盐胀性、腐蚀性评价 207
7.8.4 盐渍(岩)土的勘察评价要点 209
7.9 风化岩与残积土 211
7.9.1 风化岩与残积土分类 211
7.9.2 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勘察评价要点 212
7.10 污染土 214
7.10.1 污染土及污染土场地和地基的分类 214
7.10.2 污染土场地和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 215
7.10.3 污染土的岩土工程评价 216
思考题 217
8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 219
8.1 岩溶 219
8.1.1 岩溶类型 219
8.1.2 土洞与岩溶地面塌陷 220
8.1.3 岩溶场地勘察要点 221
8.1.4 岩溶场地稳定性评价 222
8.1.5 岩溶场地的工程防治措施 224
8.2 滑坡 224
8.2.1 滑坡分类 225
8.2.2 滑坡勘察要点 225
8.2.3 滑坡稳定性计算 227
8.2.4 滑坡稳定性评价 232
8.2.5 滑坡的治理措施 232
8.3 危岩和崩塌 233
8.3.1 危岩和崩塌的形成条件 234
8.3.2 危岩和崩塌的分类 234
8.3.3 危岩和崩塌的勘察评价要点 235
8.3.4 危岩和崩塌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236
8.3.5 崩塌的治理措施 237
8.4 泥石流 237
8.4.1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237
8.4.2 泥石流的分类 238
8.4.3 泥石流的勘察评价要点 240
8.4.4 泥石流防治措施 241
8.5 地面沉降 241
8.5.1 抽水—地面沉降机理及沉降计算 242
8.5.2 地面沉降的勘察要点 244
8.5.3 地面沉降治理与控制的对策和措施 245
8.6 采空区 246
8.6.1 采空区的地表变形特征 246
8.6.2 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248
8.6.3 采空区岩土工程评价 248
8.6.4 采空区防治措施 249
8.7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249
8.7.1 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勘察的主要任务 249
8.7.2 勘探工作量布置要求 250
8.7.3 地震液化的形成条件 250
8.7.4 地震液化的判别方法 251
8.7.5 评价液化等级 254
8.7.6 抗液化措施 255
思考题 255
9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及成果报告 256
9.1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256
9.1.1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56
9.1.2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方法 257
9.2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取 258
9.2.1 (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分析 259
9.2.2 (岩)土参数的选取 259
9.2.3 (岩)土参数标准值 261
9.3 地下水作用的评价 262
9.4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263
9.4.1 测试要求 263
9.4.2 腐蚀性评价 264
9.5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方法 266
9.5.1 理论计算 267
9.5.2 原位测试方法 270
9.5.3 根据现场鉴别结果确定 270
9.5.4 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确定 271
9.6 地基沉降变形计算 272
9.6.1 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 272
9.6.2 分层总和法计算 273
9.6.3 固结(历史)法计算 275
9.6.4 用变形模量计算 275
9.7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276
9.7.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作用 276
9.7.2 基于GIS的岩土工程勘察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 277
9.7.3 岩土工程勘察软件及其主要功能 277
9.8 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78
9.8.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 278
9.8.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主要图表的编制工法 281
9.8.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 284
思考题 285
参考文献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