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教在印度 1
第一节 佛教的创立与定义 1
第二节 二乘佛教的定义和分类 2
一 小乘佛教 2
二 大乘佛教 2
三 小乘与大乘的差异 3
第三节 三期佛教的分类 4
一 原始佛教 4
二 部派佛教 4
三 大乘佛教 6
第四节 经律论的结集 7
一 阿含经的成立 7
二 律藏的成立 7
三 论藏的成立 7
第五节 九分教与十二分教(十二部经) 8
一 九分教 9
二 十二分教 9
第二章 佛教的基本教理 13
第一节 三宝 13
第二节 三科 14
一 五蕴 15
二 十二处 17
三 十八界 19
第三节 缘起和十二缘起 21
一 缘起 21
二 十二缘起 24
第四节 三法印(或四法印) 27
一 诸行无常 28
二 诸法无我 28
三 涅槃寂静 30
第五节 三学 30
一 戒学 30
二 定学 32
三 慧学 33
第六节 四圣谛 34
一 苦谛 34
二 集谛 35
三 灭谛 35
四 道谛 35
第七节 八正道 35
一 正见 35
二 正思维 36
三 正语 36
四 正业 36
五 正命 36
六 正精进 36
七 正念 36
八正定 37
第三章 佛教的传播 38
第一节 斯里兰卡 39
第二节 缅甸 40
第三节 马来半岛 41
第四节 泰国 42
第五节 東埔寨 42
第六节 越南 43
第七节 印度尼西亚 43
第八节 朝鲜 45
第九节 日本 45
第四章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49
第一节 中国汉语系佛教 49
一 三论宗 49
二 天台宗 50
三 贤首宗 52
四 慈恩宗 54
五 律宗 54
六 净土宗 58
七 禅宗 58
八 密宗 75
第二节 中国藏语系佛教 76
一 噶当派 77
二 噶举派 78
三 萨迦派 79
四 觉曩派 80
五 希结派 80
六 觉宇派 81
七 廓札派 81
八 响巴迦举派 81
九 夏鲁派 81
十 宁玛派 82
十一 格鲁派 83
十二 历世达赖、班禅简历 84
第三节 中国巴利语系佛教 87
一 派别 88
二 寺院和僧阶 89
第五章 怎样辨别佛、菩萨像 90
第一节 如来十种名号 92
第二节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94
第三节 佛像有哪些种类 96
第四节 佛菩萨像的姿势和形象 97
第五节 释迦佛的十大弟子 99
第六节 释迦佛弟子中的杰出比丘尼 103
第七节 佛菩萨手中所持物件 104
第八节 佛菩萨座台的种类 105
一 座台种类 105
二 佛部像常见的几种座台 106
三 诸尊像的几种背光 107
第九节 怎样辨别手印 107
第十节 观世音 114
一 三十三体观音 115
二 大白衣观音 118
三 四臂观音 118
四 六观音 118
五 白观音 119
六 绿度母 119
第十一节 诸菩萨像的名称和特征 119
第十二节 十八罗汉的由来及名称 124
第十三节 护法诸天神像 127
第六章 丛林的组织和常识 132
第一节 丛林清规和要则 133
一 清规 133
二 丛林要则 136
第二节 丛林组织 137
一 禅堂 138
二 客堂 139
三 云水堂 141
四 大寮 143
五 库房 144
六 衣钵寮 146
第三节 人事制度的不同 147
一 人事制度 147
二《法卷》传法 148
第四节 序职 148
第五节 请职 150
第六节 升序 152
一 升序的范例 152
二 序职与列职的体系 153
第七节 寺院的一天 155
一 上早殿 156
二 早粥 156
三 坐早班香 157
四 午饭以后 158
第八节 寺院规约 159
一 客堂规约 161
二 僧值规约 163
三 入众须知 164
四 食法细则 166
五 礼节种种 166
第九节 佛寺殿堂 167
一 佛寺名称 167
二 佛寺布局 168
三 殿堂所奉佛菩萨像 169
第十节 僧伽的意义与机能 171
一 僧伽一词的起源 171
二 四众与七众 172
三 僧伽的范围 173
四 僧伽的定义 173
五 僧伽的意义与机能 174
六 四种沙门 175
第十一节 法衣的种类和由来 176
一 法衣 176
二 道具 179
三 法器的名称和用途 180
四 念珠 181
五 佛教教旗 184
第十二节 戒法的条款和意义 184
第十三节 佛典《大藏经》 188
一 什么叫《大藏经》 188
二 怎样查阅藏经 188
三 汉文《大藏经》 189
四 藏文《大藏经》 192
五 巴利语《大藏经》 193
六 傣文南传三藏 194
第十四节 称谓的由来与意义 194
第十五节 佛教的仪式和节日 200
一 仪式 200
二 朝暮课诵 202
三 水陆法会 202
四 忏法种种 207
五 佛教节日 210
第七章 佛教胜迹 213
第一节 佛教四大圣地 213
一 佛陀诞生处——蓝毗尼 213
二 佛陀成道处——菩提伽耶 213
三 佛陀初转法轮处——鹿野苑 215
四 佛陀涅槃处——拘尸那 216
第二节 佛教四大名山 217
一 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 217
二 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 218
三 观世音菩萨道场——普陀山 218
四 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 219
第三节 五山十刹 220
一 中国五山十刹 220
二 日本五山十刹 220
第八章 汉族地区佛教国家重点寺院简介 222
第一节 北京佛寺 222
第二节 天津佛寺 227
第三节 河北佛寺 227
第四节 山西佛寺 228
第五节 辽宁佛寺 236
第六节 吉林佛寺 237
第七节 黑龙江佛寺 237
第八节 上海佛寺 238
第九节 江苏佛寺 242
第十节 浙江佛寺 248
第十一节 安徽佛寺 256
第十二节 福建佛寺 260
第十三节 江西佛寺 267
第十四节 山东佛寺 269
第十五节 河南佛寺 270
第十六节 湖北佛寺 271
第十七节 湖南佛寺 273
第十八节 广东佛寺 275
第十九节 广西佛寺 278
第二十节 四川佛寺 278
第二十一节 贵州佛寺 282
第二十二节 云南佛寺 282
第二十三节 陕西佛寺 284
第二十四节 宁夏佛寺 288
第九章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佛教寺院、石窟和佛塔简介 289
第一节 佛教寺院 289
第二节 石窟与摩崖造像 295
第三节 佛塔 309
第十章 佛教组织 316
第一节 中国佛教协会 316
第二节 全国省、市、名山佛协组织一览表 338
第三节 中国佛教院校 342
第四节 中国佛教文化设施 347
第五节 国际佛教组织 350
一 各国佛教组织 350
二 摩诃菩提会 351
三 世界佛教联谊会 352
四 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 353
第十一章 港台佛教简况 355
第一节 香港佛教 355
第二节 台湾佛教 357
第十二章 我国与世界各国佛教关系 360
第一节 中印佛教关系 360
第二节 中斯佛教关系 364
第三节 中尼佛教关系 365
第四节 中朝佛教关系 367
第五节 中越佛教关系 371
第六节 中東佛教关系 372
第七节 中缅佛关系 373
第八节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佛教关系 374
第九节 中泰佛教关系 375
第十节 中日佛教关系及日本佛教宗派 376
第十一节 英国佛教 381
第十二节 德国佛教 382
第十三节 法国佛教 383
第十四节 苏联佛教 384
第十五节 美国佛教 385
附录 3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宗教条款 388
国务院批转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确定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的报告》的通知 389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上的基本政策 391
团结起来,发扬佛教优良传统 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作贡献&赵朴初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