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三国的鼎立 4
第一节 曹操稳占中原 4
袁绍占冀州 4
曹操在官渡战前的几次胜利 6
曹、袁两方的军情 8
官渡之战的序幕 10
官渡之战和曹操的胜利 12
第二节 三国局面的形成 17
刘表在荆州 17
刘备得诸葛亮 18
曹操南征 20
孙、刘联合和赤壁之战 22
第三节 取益州和争荆州 26
刘焉、刘璋在益州 26
刘备取成都 28
刘备取汉中 29
刘孙失和与荆州之争 31
第四节 曹魏政局的发展 35
“唯才是举”,整饬吏治 35
农业经济的恢复 39
九品中正制和封国制 41
司马氏夺权 44
第五节 诸葛亮治蜀及其后的政局 51
平定南中 51
北伐 53
治戎和理民 55
诸葛亮死后的蜀汉政局 56
姜维的抗战及其失败 57
第六节 孙吴对江南的开发。孙吴的灭亡 61
征山越、蛮族和夷族 61
农田水利的发展 63
与夷洲的交通 66
孙皓与吴的灭亡 67
附:三国世系表 70
第二章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东晋十六国的混乱 72
第一节 太康时期的小康局面 72
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2
对世家地主的优遇 74
第二节 多种矛盾的交织和西晋的灭亡 77
宗室诸侯王权力之重 77
贾后专政和八王之乱 78
汉族流民和内迁各族人民的反晋 82
第三节 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政权和晋在东南的偏安 86
成汉的建立 87
汉(前赵)的建立 89
流民和坞堡组织 92
东晋:晋的再建及在东南的偏安 95
从前赵到后赵。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短暂统一 100
第四节 前燕前秦的对立及前秦的统一北方 108
前燕的建立 108
前秦的建立和对北方的统一 111
前凉的兴亡 114
第五节 东晋的北伐和前秦的南征。淝水之战 117
东晋的北伐 117
前秦的南征。淝水之战 123
第六节 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 130
后燕(附西燕)。北燕和南燕 130
后秦。西秦。大夏 136
后凉和南凉。北凉和西凉 141
第七节 东晋的衰亡 146
淝水战后东晋的政局 146
孙恩起义 150
桓玄的篡位 152
刘裕的专权和东晋的灭亡 155
附:西晋世系表 160
东晋世系表 160
十六国简表 161
第三章 南北朝的对峙 162
第一节 北魏建国的历程 162
拓跋力微和拓跋猗卢。拓跋氏的初步发展 163
拓跋什翼犍与代国的兴亡 167
拓跋珪与北魏的壮大 168
第二节 北魏和宋的兴盛时期 174
拓跋嗣的南征和宋初的政局 174
拓跋焘统一北方的活动 178
宋文帝的北伐 179
宋元嘉之治 181
拓跋焘的南征。瓜步之役 184
第三节 宋齐梁初政治权力的攘夺 188
门阀大族和寒门庶族间政治权力的更迭 189
典签制,朝廷对宗室和地方的控制 191
宋文帝兄弟父子之间 193
宋孝武帝与同姓王的矛盾 196
宋、齐宗室的灾难 198
梁武帝的协调政策 201
第四节 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间的关系和农民起义 203
南北朝的战与和 203
南方的民族关系 207
户籍整理和反却籍斗争 212
第五节 北方的民族关系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217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217
孝文帝对吏治的改革 219
迁都洛阳 220
改革风俗的措施 223
均田制和三长制的规定 224
第四章 从北魏的分裂到隋的统一 228
第一节 北方各族人民的起义和北魏的东西分裂 228
大起义的历史背景 228
以六镇起义开始的各族人民大起义 230
北魏的分裂 235
第二节 东、西魏的战争 237
高欢、宇文泰在东、西魏的掌权 237
小关之战和沙苑之战 240
河桥、邙山之战和玉璧之守 243
第三节 梁朝的衰亡 247
梁武帝晚期的腐朽统治 247
侯景降梁与侯景之乱 249
微弱的后梁 254
第四节 北齐北周间国力的升降和突厥的兴起 256
东魏、北齐的民族矛盾和错误的民族政策 256
东魏、北齐政治的腐败 259
西魏、北周转弱为强 261
宇文泰在西魏的改革 264
周武帝和北周的强大 269
突厥的兴起 274
第五节 隋代周,灭陈,统一南北 278
北周的衰落和隋之代周 278
陈的衰腐 280
隋灭陈,统一南北 283
附:南朝世系表 285
北朝世系表 287
第五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289
第一节 门阀世族的形成 289
门阀世族的形成 290
门阀世族的特权身分 291
门阀世族、豪门大姓的人口荫附和土地兼并 294
官府的户口争夺 295
第二节 寺院经济的兴盛 298
佛教的传入 298
佛教寺院之盛及其政治原因 300
寺院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压迫 303
寺院的特权和北朝的灭佛 306
第三节 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 308
客和部曲身分的依附化 308
奴隶也成为依附民 310
依附关系的发展 311
逃避税役的僧尼大众及其依附化 313
门阀世族及寺院对官府的户口分割 315
官府占有下的依附人户 317
第四节 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 321
民族杂居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封建化 321
北朝的门阀制度 327
中原传统文化的传习 331
第六章 文化发展的总形势 336
第一节 玄学和儒学 336
魏晋时期洛阳的玄风及其东渡 337
儒学传统地位的继续 342
第二节 佛教、道教和无神论思想 344
佛经的翻译和佛教思想的传播 344
有重要影响的高僧 345
道教的形成和发展 349
无神论的战斗传统 355
第三节 史学 361
历史撰述的成就 361
历史观点和文献整理 370
第四节 文学 375
建安文学 375
正始文学 376
西晋文学 378
东晋南朝的玄言诗和山水诗 379
永明体 383
宫体诗 383
南北朝时期的民歌 384
文与笔、骈文的发展 386
小说 387
文学评论 389
第五节 艺术 393
绘画 393
书法 396
雕塑 397
乐舞 398
第七章 中外文化的交流 400
中外与华夷 华夷秩序的崩溃与重构 400
交通的拓展 402
中外人员的往来 407
中外物资的交流 414
文化的汇集与交融 421
佛教的深入、全面传播及其中国化 426
三教结构的形成、功能与相互关系 447
三教结构的功能分析 454
汉字文化圈的基本形成 457
附录 大事年表 466
后记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