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造物艺术与意识形态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
第二节 对造物艺术、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 11
一、“造物艺术”的概念 11
二、“意识形态”的概念 15
第三节 造物艺术与意识形态研究的方法及对若干问题的回答 18
一、“史”与“论”的问题 19
二、例证的问题 20
三、造物艺术的规律问题 21
第二章 “造物艺术与意识形态”研究的理论基础 23
第一节 从“思想”到“物质”:意识形态研究的历史进程 23
一、作为“观念的科学”的意识形态 24
二、从认识论的研究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26
三、意识形态研究向“日常生活”的转向 31
第二节 符号和身体:造物艺术与意识形态的中介 34
一、意识形态研究向符号、身体的转向 34
二、造物艺术的身体性、符号性 40
三、造物艺术的意识形态性的三个层面 43
第三章 驯化与分化:结构—功能的身体政治 45
第一节 缺席的身体与身体的建构 45
一、中西思想史中被鄙弃的身体 46
二、“残缺”的身体:古典造物艺术的结构对身体形象的塑造 51
第二节 造物艺术的功能、节制与意识形态权力 64
一、快感压抑与功能节制的起源 64
二、功能的缺乏与过剩:造物艺术对身体的驯化和分化 67
第三节 结构—功能对身体和经济的双重谄媚 80
一、现代造物艺术结构的几何性、抽象性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生产 81
二、后现代造物艺术的结构对身体的谄媚 83
三、后现代造物艺术对经济的谄媚 89
第四章 神话与拜物教:造物艺术符号的意识形态 92
第一节 图像与神话 96
一、神话化的图像与意识形态的教化 96
二、神话转化为符号的过程——以云梦睡虎地漆器图像为例 102
第二节 身体、身份与符号的拜物教 118
一、造物艺术的符号与身体、身份差异的生产 119
二、后现代的造物艺术的符号之镜 126
第五章 权力与身体:造物艺术的空间与意识形态 131
第一节 宇宙—社会空间的叙事与权力在建筑空间中的分配 136
一、宇宙—社会空间的神秘化 136
二、宇宙—社会空间的权力在建筑中的表现 138
第二节 建筑的诗意空间与欲望空间:身体空间的两条道路 147
一、由宇宙—社会的建筑空间到建筑的身体空间 147
二、建筑的身体空间表现之一:由功能性空间到诗意空间 152
三、建筑的身体空间表现之二:非确定性的空间 160
第六章 结语 166
一、人的本质属性问题 170
二、人的阶级属性问题 171
参考文献 174
后记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