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和弗雷格式解读 2
二、弗雷格式解读所产生的影响 10
三、对弗雷格式解读的回应和该解读面临的问题 12
四、本书的任务、结构和内容概要 15
五、关于本书附录 18
六、文本和翻译问题 19
第一章 弗雷格式解读下胡塞尔的意向性问题和现象学方法 21
第一节 对意向性问题的弗雷格式理解 21
第二节 弗雷格式解读对现象学方法和还原的理解 30
第三节 对意向性问题及现象学方法之弗雷格式解读的理论后果 34
第二章 胡塞尔对含义一对象的区分:弗雷格式的灵感? 41
第一节 弗雷格式解读关于胡塞尔与弗雷格关系的两个论题 43
第二节 弗勒斯达尔论胡塞尔和弗雷格 45
第三节 弗雷格式解读论胡塞尔和弗雷格的相似 56
第四节 赋义行为和表达的含义与对象 67
第三章 现象学方法和意向性理论 74
第一节 《逻辑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 75
第二节 《观念Ⅰ》中的现象学还原方法 79
第三节 现象学方法和意向性结构 86
第四章 弗雷格式解读下的意向对象与意向关系 87
第一节 胡塞尔的意向对象和意向关系与弗雷格的意谓和指称关系 88
第二节 意向对象和意向关系(Ⅰ):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意向性思想的继承 92
第三节 意向对象和意向关系(Ⅱ):胡塞尔的非弗雷格式观点 109
第五章 意向活动和意向相关项的基本理论——问题与争论 132
第一节 意向活动和意向相关项 132
第二节 意向相关项意义和其“与对象的关系” 142
第三节 意向相关项及其“与对象的关系”——问题和争论 143
第六章 弗雷格式解读下的意向相关项和内在主义 150
第一节 意向相关项作为中介性的内容和意义 151
第二节 语言性意义和意向意义的弗雷格式解读 153
第三节 意向相关项、“中介者”理论与内在主义 164
第七章 作为现象性对象的意向相关项和意义“与对象的关系” 182
第一节 意向相关项作为被还原的对象或“现象对象” 183
第二节 意向意义和其“与对象的关系” 189
第三节 意向相关项的“观念性” 209
第四节 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的非内在主义 215
结论 217
附录 227
意向性作为意识的本质属性 228
从自然主义的意向性概念到先验的意向性概念 238
参考文献 255
后记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