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语音学原理 1
第一章 语音学之定义 1
第二章 语音学之心理问题 2
第三章 语音之生理问题(案:原作『语音学之生理问题』,依正文标题删『学』字。) 10
第四章 语音学之物理问题 12
第五章 语音学之本身问题 17
第六章 单音语与复音语 19
第七章 我国声韵变迁略史 20
第八章 本书编次之意(案:原作『本书之编次』,依正文标题改为『本书编次之意』。) 29
第二编 注音字母(案:本编第二、三、四章正文均分节次,原目录未标节名,今依全书惯例补。下第三编第一、二、三章及第五编第二、四、六、七、九章同。) 33
第一章 注音字母 33
第二章 注音字母之声 36
第一节 声之类别 37
第二节 阻厄之程度 38
第三节 声之清浊 39
第四节 音流与气流 40
第五节 注音字声母与旧母之比较 41
第三章 注音字母之韵 43
第一节 舌之前後 44
第二节 舌之升降 44
第三节 脣之形状 45
第四节 韵之纯复 46
第五节 附声韵母 46
第六节 音之长短 48
第七节 注音字韵母与旧韵之比较 49
第四章 拼音 54
第一节 母音之拼合 54
第二节 子音与母音之拼合 55
第三节 介母拼音之读法 61
第四节 注音字母拼音与反切之比较 61
第三编 宋元明清之等韵学 65
第一章 守温三十六字母 65
第一节 五声 66
第二节 论发送收 67
第三节 辨清浊 69
第四节 辨音读疑似 71
第二章 平水韵 72
附录一 平水韵之考证 78
附录二 平水韵之批评 78
第三章 等韵谱 79
第一节 排列法 128
第二节 等数 129
第三节 韵摄 132
第四节 各等字音 136
第五节 入声分配 137
第四章 借韵转切法 140
第五章 协声归母例 141
第六章 门法 142
第四编 广韵学 151
第一章 汉魏以来之切语 151
第二章 广韵之沿革(附:广韵部目原本陆法言切韵证) 162
第三章 广韵之五声五十一纽 168
第四章 广韵之二百六部 178
第五章 广韵补谱 183
第一节 声之清浊 183
第二节 声之鸿细 184
第三节 声之戛、透、轹、捺 186
第四节 喻母分隶牙舌音(附:喻母古读攷 节录) 188
第五节 韵之阴阳 207
第六节 韵之正变 212
第七节 音之侈弇 213
第八节 韵之平上去入 215
第九节 齐韵分为两部(附:古本音齐部当分二部说 节录) 216
第六章 广韵之考订 226
第五编 古纽及古韵 267
第一章 谐声声母(案:原作『音符文字』,今依中华本改。) 267
第二章 诸家考求古纽之成绩 274
第一节 钱大昕之说 275
第二节 章太炎之说 289
第三节 曾氏之说 291
第三章 古声十九纽 292
第四章 诸家考求古韵之成绩 293
第一节 顾炎武之十部 299
第二节 江永之十三部 302
第三节 段玉裁之十七部 304
第四节 戴震之二十五部 307
第五节 孔广森之十八部 310
第六节 江有诰之二十一部 312
第七节 王念孙之二十一部 316
第八节 朱骏声之十八部 317
第九节 章炳麟之二十三部 319
第十节 曾氏之三十部 323
第五章 切韵二百六部与古韵 327
第六章 古声通转法 330
第一节 戴震之说 330
第二节 钱大昕之说 335
第三节 章炳麟之说 338
第四节 声转表 341
第七章 古韵通转法 342
第一节 戴震之说 342
第二节 章炳麟之说 343
第八章 文字声读法 347
第九章 文字声音训诂相通之原理 350
第一节 钱大昕声类之说 350
第二节 章炳麟文始之说 357
第三节 王国维之说 357
补录 361
读敖士英关於研究古音的一个商榷 361
声学五书叙 385
说文转注释例 391
论双声叠韵与文学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