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节 问题及其提出 1
第二节 本书的论题与结构 7
第三节 本书的形成过程与研究方法 12
第一编 地方法制的基本理论 19
第一章 地方法制的概念与意义 21
第一节 “地方”的概念与意义 21
第二节 法治与法制 29
第三节 地方法制的概念 34
第四节 地方法制的意义 37
第二章 地方法制的横向视域:国家与社会 42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的分离 43
第二节 能力有限国家 49
第三节 社会的自组织性 56
第四节 国家对社会的辅助 62
第三章 地方法制的纵向视域:中央与地方 65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 65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形式 75
第三节 中央对地方的辅助 80
第四章 地方法制的原动力:权利的行使 87
第一节 法律与权利 88
第二节 权力与权利 94
第三节 权利:法治与法制的沟通 100
第二编 地方国家机关的法定权力 107
第五章 国家权力法律配置的总体框架 109
第一节 权力与责任 110
第二节 国家权力的构成形态 115
第三节 国家权力的法律配置 122
第六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 127
第一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定职权 128
第二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的再分配 136
第三节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的实现 142
第七章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 148
第一节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 148
第二节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再分配 155
第三节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实现 162
第八章 地方国家司法机关的职权 167
第一节 地方国家司法机关的法定职权 168
第二节 地方国家司法机关职权的再分配 173
第三节 地方国家司法机关职权的实现 187
第三编 地方国家机关的“小”制度 195
第九章 大权力与“小”制度 197
第一节 “小”制度的含义 198
第二节 “小”制度与大权力的实现 205
第三节 “小”制度对大权力的制约 212
第十章 工作程序 220
第一节 工作程序的含义、类型与特点 221
第二节 决策性工作程序 229
第三节 议事性工作程序 235
第四节 群众办事的工作程序 242
第十一章 公开制度 249
第一节 公开制度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50
第二节 立法公开的“小”制度 254
第三节 政务公开的“小”制度 260
第四节 司法公开的“小”制度 268
第十二章 协商机制 276
第一节 协商的概念、类型与特点 277
第二节 决策型协商 282
第三节 议事型协商 288
第四节 协调型协商 294
第四编 制度化的社会力量 301
第十三章 公益机构 303
第一节 作为社会力量的公益机构 304
第二节 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 310
第三节 公益性事业单位 315
第十四章 营利组织 322
第一节 作为社会力量的营利组织 322
第二节 律师组织 328
第三节 公证组织 336
第十五章 自治组织 344
第一节 国家法制化进程中的自治组织 345
第二节 社会自治对地方法制的意义 352
第三节 我国地方法制建设中的自治组织 360
第十六章 舆论意见 371
第一节 作为社会力量的舆论意见 372
第二节 舆论意见的制度化演变 382
第三节 现阶段舆论意见制度化的现状 392
第五编 权利主张与制度回应 399
第十七章 权利诉求 401
第一节 权利诉求的基本内涵 402
第二节 权利诉求的方式及发展变化 405
第三节 地方法制视域中的权利诉求 418
第十八章 社会力量的参与 424
第一节 权利诉求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424
第二节 社会力量参与维权的机制 430
第三节 社会力量参与维权的意义 436
第十九章 制度回应 442
第一节 拆迁、征地事件与制度回应 443
第二节 “孙志刚事件”与制度回应 452
第三节 地方性制度回应的内在动因与外在社会条件 460
第六编 地方法制的评价标准 465
第二十章 地方法制评价标准的总体架构 467
第一节 国内现有法治评估体系的不足 467
第二节 地方法制评价标准的理论前提、基本定位与意义 470
第三节 地方法制评价标准的结构、要素与权重 473
第二十一章 职权 476
第一节 明确性 478
第二节 能动性 483
第三节 责任 490
第二十二章 制度 495
第一节 合法 497
第二节 合理 505
第三节 效能 509
第二十三章 社会力量 515
第一节 自主性 516
第二节 活跃性 524
第三节 公信力 527
第二十四章 互动机制 532
第一节 及时性 534
第二节 包容性 539
第三节 论证力 542
参考文献 546
后记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