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健康 1
第一节 健康的含义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1
第二节 亚健康状态及成因 4
一、亚健康的含义 4
二、亚健康的表现症状 4
三、亚健康的成因 5
第三节 健康与行为 7
一、健康与行为的关系 7
二、怎样培养健康行为 8
三、不良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9
第四节 生活模式与健康 12
一、什么是生活模式 12
二、生物钟 13
三、良好的生活模式的意义 13
第五节 做身心健康的大学生 17
一、生活和事业都需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 18
二、树立全面的健康观 18
三、注重学习健康知识 19
四、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增强身心健康的自觉性 20
五、注重运动行为和运动习惯的保持与强化 21
上篇 25
第一章 大学生身体发育的特征 25
第一节 大学生身体特点 26
一、身体形态发育的特征 26
二、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的发育特征 28
三、内脏器官不断健全 29
四、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发展特点 30
第二节 大学生的身体自我 31
一、身体自我的内涵 32
二、影响身体自我形成的主要因素 32
三、当代大学生的身体自我特点 33
四、如何发展与完善身体自我 35
第二章 大学生与体育 37
第一节 大学生与学校体育 37
一、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37
二、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 38
三、增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9
四、符合“终身教育”的观念 39
五、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0
第二节 大学生与生活体育 42
一、丰富闲暇的生活内容 42
二、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43
三、加速人的社会化的进程 45
四、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47
第三章 身体锻炼与身体健康 50
第一节 身体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50
一、身体锻炼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50
二、身体锻炼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52
三、身体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53
四、身体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55
五、身体锻炼能提高人体的抗御疾病的能力 56
六、身体锻炼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56
第二节 身体锻炼的科学性与方法 58
一、生命在于运动 58
二、身体锻炼的科学理论 59
三、身体锻炼的科学原则 61
四、身体锻炼的科学方法 64
第四章 身体锻炼效果与自我评价 66
第一节 身体锻炼与物质能量代谢 66
一、人体的能源物质 66
二、人体的能量供能系统 67
三、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能力 68
第二节 身体锻炼的疲劳与恢复 69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69
二、恢复过程的阶段性变化 69
三、疲劳的检查与消除疲劳的方法 70
第三节 身体锻炼与有效价值阈 75
第五章 身体锻炼的科学指导 77
一、项目的合理选择 77
二、运动负荷的科学安排 78
三、身体锻炼运动强度的掌握 78
四、一次身体锻炼持续的时间 79
五、身体锻炼的频率 79
六、身体锻炼的时间 79
第六章 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 82
一、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82
二、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83
三、出汗与饮水 84
四、身体锻炼与饮食营养、睡眠休息的安排 84
五、身体锻炼与天气 87
第七章 身体保健 88
第一节 疾病产生的原因及对待疾病的理念 88
一、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 88
二、现代人对待疾病的新理念 90
第二节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91
一、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91
二、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分类 93
三、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94
四、运动性疾病的防治 96
第三节 保健常识 99
一、久坐有损健康 99
二、日常生活中的健身运动 100
三、跑步与健康 101
四、增强心肺活力的好方法——慢速跑步 101
五、步行好处多,益寿又延年 102
六、冷水浴锻炼 103
七、海滩活动好处多 103
八、防病健身的拍打运动 104
九、感冒时不宜做剧烈运动 105
十、冬季锻炼益处多 106
十一、怎样喝水最有益于健康 107
十二、生命的火花——微量元素 109
十三、发病时间有规律 109
第八章 养生知识简介 112
第一节 祖国医学的养生方法 112
一、勤运动 113
二、畅神志 114
三、慎起居 114
四、节 饮食 115
五、适环境 116
第二节 四季养生知识介绍 117
一、春季养生重养肝 117
二、夏季养生重养心 119
三、秋季养生重养肺 120
四、冬季养生重养肾 121
第三节 养生常识介绍 123
一、养生十二法 123
二、生活保健中的最佳时间 124
三、现代养生的食法理念 125
四、晚餐太丰盛,身体受伤害 127
五、坐得越长、寿命越短 128
六、体质与水果 129
七、人的体质特征与调理 131
八、身欲健先养脚 134
下篇 137
第九章 心理健康 137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含义 137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38
一、心理健康标准的各种观点 138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39
第三节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41
一、遗传因素 142
二、社会因素 142
三、心理因素 145
第十章 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成长中的问题 150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特点 150
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特点 151
二、大学生智能发展特点 153
三、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发展特点 155
四、大学生社会化心理特点 155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 156
一、适应准备阶段 156
二、稳定发展阶段 157
三、趋于成熟阶段 157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 158
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 158
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158
三、闭锁性与寻求理解的冲突 159
四、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 159
五、情感与理智的冲突 160
第四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161
一、环境适应不良 161
二、人际交往的困惑 161
三、学习方面的困惑 161
四、生活压力的困惑 162
五、恋爱与性方面的困惑 162
六、择业方面的困惑 163
七、对网络依赖的困惑 163
第五节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163
一、心理障碍的概念 164
二、心理障碍的判别标准 164
三、几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165
第六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 168
一、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168
二、提高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69
三、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169
四、激励自我,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170
五、反省自我,调节控制情绪 170
六、完善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71
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71
八、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72
第十一章 情绪、应激与心理健康 173
第一节 情绪与心理健康 173
一、情绪的作用 173
二、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175
三、大学生健康情绪的培养 175
四、大学生不良情绪的调适 180
第二节 应激与心理保健 182
一、应激和应激源 182
二、应激与身心疾病 185
三、应激与心理承受力 186
第十二章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189
第一节 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意义 189
一、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 189
二、人际关系与职业成功 190
三、人际关系与高质量的生活 191
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192
一、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192
二、大学生的认知偏差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197
第三节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与矫治技术 199
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 199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矫治技术 202
第四节 提高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204
一、人际交往的原则 204
二、提高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206
第十三章 学习与心理健康 213
第一节 大学的学习 213
一、大学学习的特点 213
二、大学学习的变化 215
三、大学学习是为成为专业人才做准备 217
四、学业的适应:学会学习 217
第二节 学习中的心理问题 220
一、学习与心理发展 220
二、培养学习动机 222
三、掌握学习方法 224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常见的心理问题 227
一、缺乏学习动力 228
二、考试应激障碍 231
三、学习疲劳 233
第十四章 网络与心理健康 236
第一节 互联网与大学生 236
一、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 236
二、互联网的特征 237
三、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的负面影响 238
第二节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心理分析 240
一、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240
二、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心理分析 241
第三节 大学生存在的主要网络心理问题 242
一、大学生存在的主要网络心理问题 242
二、培养健康网络心理的对策 244
第十五章 大学生择业与心理健康 247
第一节 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分析 247
一、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引导着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方向 247
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248
三、人们的传统观念束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248
四、经济发展周期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49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 250
一、功利心理 250
二、安全心理 250
三、竞争心理 250
四、求闲心理 251
五、从众心理 251
六、依赖心理 251
七、求点心理 252
第三节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不良心理问题与调适 252
一、自卑感及其调适 252
二、自负心理及其调适 253
三、焦虑感及其调适 253
四、怯懦心理及其调适 254
五、忌妒心理及其调适 255
六、急于求成心理及其调适 256
七、盲目攀高心理及其调适 256
八、消极依赖心理及其调适 256
第四节 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选择的准备 257
一、做好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257
二、正确地认识自我和社会 260
三、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信息和客观困难 260
四、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61
五、不断地进行自我择业心理调适 261
第五节 大学生求职成功的技巧 263
一、大学生求职成功的心理品质 263
二、大学生求职成功的行为技巧 264
第十六章 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269
第一节 塑造健全人格 269
一、健全人格的含义 269
二、健全人格的塑造 272
第二节 维护和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 276
一、环境的概念 276
二、影响人体健康的自然环境因素 276
三、人体与环境的双向适应 277
四、树立环保意识,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 278
参考文献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