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一、城乡一体化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策略 1
二、产业合作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2
三、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 4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5
一、研究目的 5
二、研究意义 6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7
一、国外研究述评 7
二、国内研究述评 13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6
一、研究内容 16
二、研究方法 17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综析 19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19
一、城市与乡村 19
二、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 20
三、合作、协调与融合 23
四、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24
第二节 城乡产业合作基础理论综析 28
一、系统论理论 28
二、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29
三、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31
四、产业聚集与扩散理论 35
第三节 本章小结 41
第三章 城乡产业关系的演变历程及现存问题 42
第一节 城乡产业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 42
一、研究假设及城乡产业关系的阶段划分 42
二、前工业时期的城乡产业关系:乡村产业孕育城市产业 43
三、工业化初期的城乡产业关系:城乡产业对立阶段 44
四、工业化中后期的城乡产业关系:城市产业反哺乡村产业 45
五、后工业化阶段的城乡产业关系: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46
第二节 我国城乡产业关系的演变历程 47
一、古代中国城乡产业关系 47
二、近现代中国城乡产业关系 47
三、当代中国城乡产业关系 48
第三节 我国城乡产业发展的现存问题 59
一、城乡产业发展差距明显 59
二、城乡产业关联效应不强 61
三、城乡产业结构高度同构 66
第四节 本章小结 70
第四章 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71
第一节 国外城乡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71
一、美国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71
二、日本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77
三、韩国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81
第二节 国内典型地区城乡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86
一、成都市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86
二、苏州市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91
三、嘉兴市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95
第三节 本章小结 98
第五章 城乡产业合作的实现机制 100
第一节 城乡产业合作的基础: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 100
一、城市布局指向型产业 100
二、乡村布局指向型产业 108
第二节 城乡产业合作的动力:产业的互赖与互利性 111
一、城乡产业的相互依赖性 111
二、城乡产业合作的互利性 114
第三节 城乡产业合作的纽带: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 115
一、城乡产业间生产要素流动的规律 115
二、城乡产业间要素流动的不合理性 116
三、城乡产业合作与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119
第四节 城乡产业合作的载体: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 120
一、小城镇对促进城乡产业合作的载体功能 120
二、小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 121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23
第六章 我国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124
第一节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24
一、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的目的 124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25
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25
四、指标数据来源与相关处理 128
第二节 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129
第三节 我国省域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静态评价 131
一、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与分析步骤 131
二、实证分析 132
三、结果分析 142
第四节 我国近年来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态评价 147
一、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与分析步骤 147
二、实证分析 148
三、结果分析 152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53
第七章 城乡产业合作的战略构思 154
第一节 城乡产业合作的SWOT分析 154
一、城乡产业合作的优势分析 154
二、城乡产业合作的劣势分析 158
三、城乡产业合作的机遇分析 160
四、城乡产业合作的威胁分析 162
第二节 城乡产业合作的战略原则 164
第三节 城乡产业合作的战略目标 165
一、近期目标:提升农村产业自组织能力(至2020年) 165
二、远景目标: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至2050年) 167
第四节 城乡产业合作的战略举措 168
一、城乡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168
二、城乡第二产业合作: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177
三、城乡第三产业合作: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183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88
第八章 城乡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190
第一节 城乡产业合作的调节方式 190
一、城乡产业合作中政府的边界作用 191
二、城乡产业合作中市场的边界作用 192
第二节 统筹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193
第三节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95
第四节 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197
第五节 加快小城镇建设 198
第六节 本章小结 202
结论 203
参考文献 206
后记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