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智能卡 1
1.1卡的种类 1
1.1.1磁卡与IC卡 1
1.1.2纸卡与塑料卡 2
1.1.3接触型卡与非接触型卡 2
1.2磁卡技术 2
1.2.1磁卡简史 2
1.2.2磁卡的工作原理 3
1.2.3磁卡的国际标准 4
1.2.4磁卡的改进前景 4
1.3 IC卡技术 5
1.3.1 IC卡的原理与分类 5
1.3.2 IC卡的核心技术 5
1.3.3 IC卡的国际标准 7
1.3.4 IC卡的开发生产 8
1.4应用举例:校园一卡通 9
1.4.1设计目标 9
1.4.2管理平台 9
1.4.3应用模块 10
1.5本章小结 11
1.5.1基本结论 11
1.5.2深入思考 11
第2章 智能手机 14
2.1手机简史:移动通信的划代 14
2.1.1从1G起步:模拟移动手机 15
2.1.2由2G转型:数字移动手机 15
2.1.3经2.5G过渡:数字手机的改进 17
2.1.4迎接3G时代:宽带数字移动手机 18
2.1.5展望4G前景:无处不在的接入 19
2.2手机的硬件组成 20
2.2.1手机芯片的ARM体系结构 20
2.2.2手机SoC与主板的组成 22
2.2.3 MTK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24
2.2.4苹果公司的iPhone技术 24
2.3手机的操作系统 28
2.3.1手机操作系统概述 29
2.3.2 Android操作系统 29
2.3.3 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 32
2.3.4 Symbian操作系统 33
2.3.5 Palm操作系统 35
2.3.6 MeeGo操作系统 36
2.3.7 BlackBerry OS操作系统 36
2.3.8 Bada操作系统 37
2.4手机的应用技术 38
2.4.1语音信息的处理 38
2.4.2日常信息的处理 39
2.4.3照片的处理功能 39
2.4.4汉字输入的功能 40
2.4.5手机的安全性能 41
2.4.6访问手机的应用商店 42
2.5本章小结 42
2.5.1基本结论 42
2.5.2深入思考 43
第3章 平板电脑 45
3.1平板电脑概况 45
3.1.1平板电脑的简史 45
3.1.2平板电脑的特点 49
3.2平板电脑的硬件系统 49
3.2.1触摸屏 50
3.2.2处理器 51
3.3平板电脑的软件系统 54
3.3.1 iOS操作系统 54
3.3.2 Android操作系统 55
3.3.3 Windows操作系统 55
3.4平板电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6
3.4.1平板电脑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56
3.4.2平板电脑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57
3.4.3平板电脑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 58
3.5平板电脑的发展趋势 59
3.5.1平板电脑的巨大市场 59
3.5.2平板电脑的前景预估 61
3.6本章小结 61
3.6.1基本结论 61
3.6.2深入思考 62
第4章 新PC及超极本 63
4.1 PC的成熟与转变 63
4.1.1传统PC的历史功绩 63
4.1.2 PC的华丽转身 64
4.2超极本的诞生 65
4.2.1传统PC下滑的历史必然 65
4.2.2 Wintel联盟的绝地反击 66
4.2.3超极本的差异化竞争 66
4.3超极本的技术特性 67
4.3.1 Ivy Bridge移动处理器 67
4.3.2混合硬盘存储模式 68
4.3.3搭载Windows 8操作系统 69
4.3.4智能响应技术(iSRT) 69
4.3.5智能连接技术(iSCT) 71
4.3.6快速启动技术(iFFS) 72
4.3.7身份识别保护技术(Intel IPT) 74
4.3.8智能防盗技术(Intel AT) 74
4.4超极本应用模式的改变 75
4.4.1跨设备分享内容 75
4.4.2智能获取信息 75
4.4.3无须关机 76
4.5超极本与苹果笔记本对比 77
4.5.1超极本的可拓展性 77
4.5.2苹果笔记本的封闭性 77
4.6本章小结 78
4.6.1基本结论 78
4.6.2深入思考 78
第5章 网络服务器 80
5.1服务器及其种类 80
5.1.1什么是服务器 80
5.1.2机柜式服务器 81
5.1.3刀片式服务器 82
5.2服务器的硬件系统 83
5.2.1服务器的CPU 83
5.2.2服务器的内存技术 85
5.2.3服务器的磁盘技术 87
5.3服务器的系统软件 88
5.3.1服务器的操作系统 88
5.3.2 UNIX操作系统 88
5.3.3 Windows操作系统 89
5.3.4 Linux操作系统 90
5.4服务器的服务软件 91
5.4.1网页服务软件 91
5.4.2邮件服务软件 92
5.4.3 FTP服务软件 93
5.4.4 Internet信息服务软件 93
5.4.5 Apache服务软件 93
5.4.6 Tomcat服务软件 94
5.4.7服务器集群软件 94
5.5计算机网络协议 95
5.5.1网络及其互联 95
5.5.2 ISO/OSI参考模型 96
5.5.3 TCP/IP网络协议 97
5.5.4 IP地址 98
5.5.5子网掩码 99
5.5.6域名 100
5.6计算机网络设备 101
5.6.1传输介质 101
5.6.2网络适配器 102
5.6.3集线器 103
5.6.4交换机 103
5.6.5路由器 104
5.7本章小结 105
5.7.1基本结论 105
5.7.2深入思考 106
第6章 高性能计算与数据中心 108
6.1高性能计算的概况 108
6.1.1早期的超级计算机 108
6.1.2超级计算机的竞争 109
6.1.3超级计算机的应用 110
6.1.4超级计算机的评测 112
6.2高性能计算的系统结构 113
6.2.1流水线技术 113
6.2.2超长指令字技术 115
6.2.3向量处理机 115
6.2.4阵列处理机 116
6.2.5大规模多处理机 117
6.2.6机群系统 119
6.3高性能计算的操作系统 120
6.3.1专用操作系统 120
6.3.2通用操作系统 120
6.4数据中心的形成 122
6.4.1什么是数据中心 122
6.4.2数据中心的规范 122
6.4.3新一代数据中心 124
6.5本章小结 125
6.5.1基本结论 125
6.5.2深入思考 126
第7章 虚拟化与云计算 128
7.1虚拟化技术的概念 128
7.1.1什么是虚拟技术 129
7.1.2虚拟技术的实例 129
7.2虚拟计算技术的基本原理 131
7.2.1服务器虚拟化的架构 131
7.2.2服务器虚拟化的技术 133
7.2.3存储体系的虚拟化 135
7.2.4桌面虚拟化与应用虚拟化 137
7.3主要的虚拟化平台 138
7.3.1 VMware的vSphere虚拟化平台 139
7.3.2微软的H ypervisor虚拟化平台 140
7.3.3 Citrix的XenServer虚拟化平台 141
7.4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142
7.4.1云计算模式的引入 142
7.4.2云计算的体系结构 143
7.4.3云计算的数据技术 144
7.5云计算的服务 145
7.5.1软件即服务 145
7.5.2平台即服务 146
7.5.3基础设施即服务 147
7.6云计算的典型平台 147
7.6.1 Google的云计算平台 147
7.6.2 IBM的“蓝云”计算平台 148
7.6.3 Amazon的EC2 149
7.6.4 VMware“你的云” 149
7.7本章小结 149
7.7.1基本结论 149
7.7.2深入思考 150
第8章 物联网 152
8.1物联网的概念 152
8.1.1什么是物联网 152
8.1.2与物联网相关的概念 153
8.1.3物联网的发展概况 154
8.2物联网体系结构 155
8.2.1感知层 155
8.2.2网络层 156
8.2.3应用层 156
8.3识别与感知技术 156
8.3.1条形码技术 156
8.3.2二维码技术 157
8.3.3 RFID技术 160
8.3.4传感器技术 163
8.4物联网应用 165
8.4.1物联网与现代战争 165
8.4.2物联网与现代物流 166
8.4.3物联网与精细农业 166
8.4.4智能电网 167
8.5本章小结 167
8.5.1基本结论 167
8.5.2深入思考 168
第9章 大数据与社会计算 169
9.1什么是大数据 169
9.1.1大数据的特征 169
9.1.2大数据的定义 170
9.2大数据的来源 171
9.2.1大数据来源之一:从Web 1.0到Web 2.0 171
9.2.2大数据来源之二:更大规模的科学探索 172
9.2.3大数据来源之三:社交网络及云数据 173
9.3大数据的处理技术 175
9.3.1大数据的收集 176
9.3.2大数据的处理 176
9.3.3大数据的可视化 178
9.4大数据的主要应用领域 179
9.4.1社会研究 179
9.4.2政府部门 179
9.4.3私营企业 181
9.4.4软件市场 181
9.5社会计算的基本原理 181
9.5.1什么是社会计算 181
9.5.2社会计算的前提 183
9.5.3社会智能计算 184
9.6常见社会计算种类 184
9.6.1企业社交软件 184
9.6.2电子谈判 185
9.6.3协同过滤 185
9.7本章小结 186
9.7.1基本结论 186
9.7.2深入思考 187
第10章 计算思维 188
10.1什么是计算思维 188
10.1.1计算思维的定义 188
10.1.2计算思维的特点 189
10.2图灵的可计算理论 189
10.2.1图灵的卓越贡献 190
10.2.2图灵机与可计算问题 190
10.2.3关于递归思维 191
10.3培养计算思维的素质 193
10.3.1深入探索计算思维 193
10.3.2不同观点广泛争鸣 194
10.4本章小结 194
10.4.1基本结论 194
10.4.2深入思考 195
附录A 计算机大事简记 199
附录B 图灵奖历届得主简况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