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戏剧语言类型与特征分析 1
第一节 戏剧对话中的两对变数 5
第二节 话剧语言中的“诗情”与“诗意” 32
第二章 早期话剧:从“程式化”语言向“模拟化”语言的转变 38
第一节 “多倾向”与“无规律”中的蓬勃生机 39
第二节 早期话剧语言在中国现代话剧发展中的作用 52
第三章 浪漫主义诗剧:抒情性语言向戏剧性语言的转变 55
第一节 浪漫主义诗剧的“诗情”体现 57
第二节 个人情感体验在戏剧语言上的表现 66
第三节 戏剧对话机制内的主观抒情 70
第四节 话剧加唱:节奏化的叙述性抒情 75
第四章 现实主义戏剧:对话机制的确立与话剧语言的成熟 82
第一节 从“易卜生主义”说起 82
第二节 现实主义戏剧中“诗意”语言的诗化要素 88
第三节 易卜生——契诃夫——奥尼尔式的戏剧语言 104
第五章 “复调”戏剧:以曹禺和夏衍戏剧作品为例 115
第一节 “复调”在戏剧语言研究中的引入 115
第二节 人物之间对话中的权力关系“复调” 122
第三节 人物内心中的“我”的“复调”对话 148
第四节 曹禺接受史上的矛盾现象 171
第五节 曹禺晚期作品中“复调”的缺失 179
第六节 夏衍作品中的情感储蓄型“复调”与哲理型“复调” 185
结语 194
后记 199
参考文献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