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文化多样性法则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 1
珍贵遗产:民间传统木版年画 9
《孟姜女》传说口头传承及其文化空间 15
佛教造像艺术遗产的民俗美学价值 23
民俗日历:唤醒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 32
中国春节传统行事:祭典与庆典的严密组合 37
唤醒记忆:重新装点年节文化空间 44
烟花爆竹的文化震撼 48
文化记忆与文化反思 51
唤醒记忆:中秋节民俗文化遗产的原形态 57
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项目实施保护的论证建议案 61
附件1:文化部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保护的具体办法 64
附件2:遴选保护基地的若干意见 68
附件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2
“妈祖祭典”: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价值评估 7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皇会实施保护的关键 78
现代化经济热潮中的天津妈祖祭典遗产保护 84
保护民间艺术遗产的关键——带徒传艺 90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考察认定的几点意见 94
中国山岳文化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解读 99
俗信——支配中国民俗生活的基本观念 112
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 126
21世纪的民俗学开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缘 139
中国民俗文化的根基及其深刻影响 147
中国民俗文物学的创新与开拓 181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总普查大纲 192
农耕村落民俗普查提纲 198
中国民俗普查分类大纲 204
后沟村民俗普查提纲细目(普查采样预案) 210
“非遗”不该遭遇“非常遗憾”的命运 222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农业文化研究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