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 1
一、色彩同社会生活 1
二、色彩研究的范围 1
三、色彩构成和绘画色彩 2
第二章:色彩性质 3
第一节:物理因素 3
一、光的性质 3
二、光和物体色 5
第二节:生理因素 6
一、眼睛的构造 6
二、视觉反应 7
三、视觉适应 7
四、辨色和合色 8
五、补色现象和残象 8
六、错视现象 9
第三章:色彩体系 11
第一节:色彩三属性 11
一、明度 11
二、色相 12
三、纯度 12
第二节:色立体 12
一、孟赛尔色立体 14
二、奥斯特瓦德色立体 16
第三节:色彩混合 17
一、投照光混合 17
二、色料混合 18
三、空间混合 18
四、透光混合 19
第四章:色彩对比 20
一、明度对比 20
二、色相对比 21
三、纯度对比 22
四、形状对比 23
五、面积对比 25
六、位置对比 26
七、综合对比 27
第五章:色彩调和 28
第一节:色彩调和法则 28
第二节:色彩调和的规律 30
一、色彩调和的类型 30
二、色彩调和的基本方法 31
三、其它调和方法 31
第三节:奥斯特瓦德调和论 33
第四节:孟赛尔调和论 33
第五节:伊顿调和论 35
第六章:色彩心理 37
第一节:色彩意义 37
一、传递信息 37
二、情感反应 37
三、产生联想 38
四、色彩象征 40
第二节:色彩感情 41
一、色彩的冷暖感 41
二、色彩的轻重感 41
三、色彩的软硬感 41
四、色彩的强弱感 41
五、色彩的明快和抑郁感 41
六、色彩的兴奋和安静感 42
七、色彩的华丽和质朴感 42
八、色彩的进退和胀缩感 42
九、色彩的易见度 42
第三节:主要色相的情感和象征 43
一、红色 43
二、桔色 43
三、黄色 43
四、绿色 44
五、蓝色 44
六、紫色 44
七、白色 45
八、黑色 45
第四节:色彩和统觉 45
一、色彩和音乐 46
二、色彩和味觉、嗅觉 46
第七章:色彩美的创造 48
第一节:配色 49
一、选色 49
二、组合 49
第二节:色调 51
一、色调的类型 51
二、配色换调 52
第八章:流行色 54
第一节:流行色探源 54
一、模仿因素 54
二、市场因素 55
三、社会因素 56
四、环境因素 57
五、生理心理因素 57
第二节:流行色的预测和传播 58
一、预测 58
二、传播 59
第三节:流行色的规律和应用 60
一、规律 60
二、应用 62
附一:部分国家的色彩爱好和使用习惯 63
附二:色彩训练课题 66
附图:(彩色版)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