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新导 中医临床思维学新说》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伯章主编;黄泽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30391018
  • 页数:244 页
图书介绍:中医的基本理论思维与临床经典首先要用现代语言作新的阐释,从天人相应的高度与临床思维相结合的深度纵观全局,试让学习它的人与现代人更易明白与认同,以更能提高临床理论思维的悟性。中医传统的证治也要逐渐反映现代实践进展并总结出新思路,且以中医与西医诊疗的吻合点作为范例,寻找新的启发与思路,也是提高中医临床思维水平的另一方面。概言之,充分理解与认同中医临床思维原理,认识、掌握中医临床思维的基础知识及其多元性,并善于汲取现代进展,是提高临床思维与医疗水平的钥匙。

导言 1

第一卷 中医临床思维学新说 4

第一章 中医基础思维解读 4

一、从中医学的源流看它的思维结构 4

(一)来源于象数思维模式的医学理论 4

(二)道法自然的防治思想与方法 5

(三)实践第一的验证医学 6

(四)唯象医学理论指导下验证的医学科学特质 6

二、从解读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谈思维导向 7

(一)阴阳学说 7

(二)五行学说 9

(三)易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11

(四)天人相应观指导下确立的藏象学说 12

(五)三阴三阳辨病是标本中气学说与临床相结合的产物 13

(六)中医学研究与发展方向 17

三、中医基础思维原理的问题与笔者的假说 19

第二章 经典临床思维解读 22

一、《伤寒杂病论》的基本临床思维 22

(一)首辨病,求病因,知势位,识病传 22

(二)诊脉参证,审判病机势位 23

(三)辨证抓主症 24

(四)选方主证 24

(五)对症用药 25

(六)结语 25

二、现代用经方基本临床思维探析 26

(一)基本临床思维问题 26

(二)活用经方的基本临床思维 27

(三)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用经方的基本思路 29

三、经方的活用与变化及其在现代中医临床中的地位 31

(一)运用经方的临床体会 31

(二)经方的组方配伍变化 33

(三)经方运用在现代中医临床中的地位 38

四、伤寒杂病论方的对症加减、变方证治与辨病选方 38

(一)伤寒杂病论方的对症加减 38

(二)变证加减方例简析 42

(三)辨病选方例 43

五、叶天士辨治的临床思维方式解读 43

(一)外感温热篇 43

(二)三时伏气外感篇 45

六、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辨治解读 46

(一)次述 47

(二)陈氏临床思维小结 47

七、薛生白《湿热病篇》辨治临床思维解读 47

(一)湿热在肌肤(1、2、3、4、21条) 47

(二)湿热入营血危重证辨治(7、20、33、34、35条) 48

(三)湿热证在上焦清窍(14、17、31、40条) 48

(四)湿热证在中焦气分(8、9、12、13、15、17条) 49

(五)下焦湿热证治(11、23、26条) 49

(六)湿热证善后证治(19、27、28、39条) 49

(七)观察应变证治(29、30条) 49

(八)薛氏《湿热病篇》小结 50

八、余师愚《疫病论》选读 50

九、《温病条辨》选读 50

(一)几点说明 50

(二)原文选解 51

十、温病辨治思维讨论 51

(一)外感热病与卫气营血辨证 51

(二)动因辨病 52

(三)肺系温病对比 52

第三章 古代分科临床思维特色 54

一、外科 54

清·吴谦等编《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选读 54

二、妇科 60

(一)清·陈修园著《女科要旨》选读 60

(二)清·傅山《傅青主女科》选读 61

(三)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整编《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考》选读 61

三、儿科 62

(一)汉·《颅?经》选读 62

(二)明·万全(密斋)著《万氏秘传片玉心书》选读 62

四、眼科 63

明·邓苑撰、清·胡芝樵校《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选读 63

五、土方 64

(一)长春中医学院编写《串雅内编选注》选读 64

(二)福建省中药研究所编写组编写《串雅外编选注》选读 70

六、外治 72

清·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选读 72

七、古代分科临床思维特色总结 74

(一)外科 74

(二)妇科 75

(三)儿科 75

(四)眼科 75

(五)土方 76

(六)外治 76

第四章 对症用药摘引 77

一、药对的组成方式与作用 77

(一)药对的组成方式 77

(二)药对的作用 77

二、对症下药摘介 78

(一)散邪透解症药 78

(二)寒热调适症药 78

(三)透热解毒症药 79

(四)泄下症药 79

(五)理湿症药 79

(六)咳喘及治痰症药 79

(七)散结止痛症药 80

(八)血证症药 80

(九)补益与固涩症药 80

(十)清心安神症药 81

(十一)平肝息风症药 81

(十二)治虫症药 81

(十三)治疟症药 81

第五章 现代医家思维经验综述与文摘 82

一、一般临床思维经验 82

(一)思维方式是钥匙,临床疗效是基础 82

(二)一般临证思维与技巧、经验 86

二、专病专科思维经验综述与文摘 90

(一)肺病专科 90

(二)心病专科 92

(三)胃病专科 94

(四)肝病专科 96

(五)肾病专科 99

(六)头脑病专科 103

(七)糖尿病专科 106

(八)肢体与皮肤病专科 108

(九)眼科 115

(十)伤科 117

(十一)妇、男、不孕不育病科 117

(十二)肿瘤病 121

第六章 本卷总论——中医临床思维学导论 132

一、中医基础思维演绎原理 132

二、基本临床思维——因机症方药、对症用药及辨病选方 133

三、传统与现代中医 137

四、现代医家思维经验种种与启发 137

(一)证的基础研究 137

(二)新病因证治观 137

(三)诊断 138

(四)辨病主方、加减主症 138

(五)对症用药新进展 139

五、创新思维与验证的新学科 140

第二卷 临床实录与思维 142

第七章 心脑血管病 142

一、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冠心病 142

二、加味导赤散治疗中毒性心肌炎 143

三、羚羊钩藤汤加减治类中风(脑出血) 144

四、祛风活血治疗真中风(病毒性脑炎) 144

五、四磨汤合温胆汤治复发中风 145

六、藿朴夏苓汤加味治疗语蹇(脑出血) 145

七、羚羊地黄汤加味治昏妄(蛛网膜下腔出血) 146

八、柴羚地黄汤加减治药物迟发性运动神经障碍 147

九、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147

十、升清降浊治晕厥 148

第八章 消化系统病 149

一、桂枝加黄芪汤治黄疸 149

(一)心源性肝硬化黄疸 149

(二)病毒性肝炎黄疸 149

(三)溶血性黄疸 150

(四)胆石并感染,阻塞性黄疸 150

(五)毛细胆管炎,肝硬化 151

(六)讨论 151

二、附子泻心汤治热厥下利(急性菌痢、中毒性肠麻痹) 152

三、附子粳米汤治胃肠功能紊乱 152

四、大建中汤治反胃(痉挛性幽门狭窄) 153

五、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呃利(肠道菌群紊乱) 153

六、柴胡白虎汤加减治胆道感染中毒性休克(少阳阳明合病) 154

七、枳芍汤治夜半腹痛 154

八、肠粘连案二则 154

(一)破气清热治肠粘连 154

(二)芍药甘草汤加味治肠粘连 154

第九章 呼吸系统病 156

一、支扩咯血案二则 156

(一)竹叶石膏汤合麦门冬汤加减治支扩咯血案 156

(二)凉血祛瘀治咯血 156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并感染案例三则 157

(一)麻杏甘石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治肺胀 157

(二)千金苇茎汤合四磨汤治肺心病 157

(三)复方茯苓甘草汤治疗慢阻肺实例 157

三、千金苇茎汤化裁治肺癌术后脓胸案 158

四、小青龙汤加归、地治间质性肺炎 159

五、麻杏甘石汤合二母散化裁治支气管哮喘 159

六、疏风祛痰治呼吸窘迫 160

七、竹叶石膏汤加减治外感后低热不退 160

八、生脉散加减治病毒性肺炎(中毒性休克) 161

第十章 泌尿系统病 162

一、真武汤加茅根、倒扣草治神昏(慢性肾炎尿毒症) 162

二、导赤散加味治湿温(原发性肾小管性酸中毒) 162

三、小柴胡汤与肾绞痛(附验案二则) 163

四、尿血验案三则 164

(一)导赤散加减治尿血 164

(二)黄土汤加减治尿血 164

(三)归脾汤治尿血 164

五、草药治疗白尿治验一则 165

第十一章 生殖系统病 166

一、胶艾汤治疗阴痛 166

二、黄连阿胶汤治梦遗 166

三、麻黄附子细辛汤治阳痿 167

四、五核散合五子衍宗丸治疗附睾炎 167

五、三甲复脉汤治少女月经先期 168

六、桂枝茯苓丸加减治宫外孕两例治验 168

七、归脾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169

八、活用麦门冬汤加味治疗妊娠恶阻 169

第十二章 儿科病 171

一、黄芩汤加味治泄泻无尿(急性肾衰竭) 171

二、水肿夹泄泻奇案(肾病综合征) 171

三、白虎汤合缩泉丸治泄泻夹消渴 172

四、温通下法治蛾喉(化脓性扁桃体炎) 172

五、缩泉丸加味治尿床 172

六、导赤散治新生儿发热 173

七、小柴胡汤加茵陈治发热大汗 173

八、泻白散加味治风温表证 173

九、薛生白通络舒筋方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174

十、柴羚地黄汤加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174

第十三章 疑难杂病 176

一、加味导赤散治失眠 176

二、藿朴夏苓汤加味治疗酒后语言失常 176

三、越婢汤合桂枝汤治痒疹 177

四、痹症六则 178

(一)二妙散治热痹(滑囊炎) 178

(二)知柏四物汤加味治坐骨神经痛 178

(三)黄芪五物汤加味治寒痹(风湿性关节炎) 178

(四)千金三黄汤加味治痹证(膝关节骨质增生) 178

(五)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颈椎病上肢麻痹症 179

(六)六味地黄汤合芍药甘草汤治小腿拘急麻痹 179

五、大柴胡汤加减治积聚(淋巴瘤) 179

六、肝痈奇案 180

七、羚羊地黄汤加味治肝痈伤阴证 181

八、真武汤加味治疗出汗畏寒失眠案 181

九、麻杏苡甘汤运用三则 182

(一)治血尿 182

(二)治肩凝 183

(三)治黄褐斑 183

十、活血化瘀治疗内科疑难症 183

(一)活血以息风 183

(二)活血以宁心脉 184

(三)活血以开肺音 185

(四)活血以消蛋白尿 185

(五)桃核承气汤治疑难验案五则 185

第十四章 科普杂谈六则 188

一、“医者以意用药”的启示 188

二、医与酒 188

三、药与茶 189

四、从医学上看舌头的妙用 189

五、医学的人月关系琐谈 190

六、虚不受补 190

第三卷 论证与探讨 192

论证篇——论证六经辨证本义与本源 192

第十五章 六经辨证总论 192

一、六经辨证的由来 192

二、阴阳层次的功能 193

(一)阴阳层次 193

(二)三阴三阳层次 193

三、六经辨证系统研究的若干问题 194

四、小结 195

第十六章 六经辨证各论 196

一、太阳与太阳病 196

(一)太阳的涵义与作用 196

(二)太阳的生理 197

(三)太阳病的病因 198

(四)太阳病病机 199

(五)太阳病变证 201

(六)太阳病义与临床应用 203

(七)小结 204

二、阳明与阳明病 205

(一)阳明的涵义与作用 205

(二)阳明的生理 205

(三)阳明病病机 206

(四)阳明病相关证 207

(五)阳明病义与临床应用 208

三、少阳与少阳病 208

(一)少阳的涵义与作用 208

(二)少阳的生理 209

(三)少阳病病机 209

(四)少阳病兼证 210

(五)少阳病义与临床应用 210

四、三阳小结 211

五、太阴与太阴病 211

(一)太阴的涵义与作用 211

(二)太阴的生理 212

(三)太阴病病机——寒凝湿聚于内 212

(四)太阴病义与临床应用 212

六、少阴与少阴病 213

(一)少阴的涵义与作用 213

(二)少阴的生理功能 213

(三)少阴病病机 213

(四)少阴病义与临床应用 214

七、厥阴与厥阴病 215

(一)厥阴的涵义与作用 215

(二)厥阴的生理 215

(三)厥阴病病机 216

(四)厥阴病相关证 216

(五)厥阴病义与临床应用 218

八、三阴小结 218

九、六病总结与质疑汇释 219

(一)六病总结 219

(二)质疑汇释 219

十、三阴三阳生物源流 222

探讨篇 225

第十七章 两个王氏假说及相关探讨 225

一、从天人相应的客观途径探讨藏象本源的假说 225

(一)“天人相应”的客观存在 225

(二)藏象经络的本源 226

(三)阴阳八卦五行问题 228

(四)小结 229

二、太阳表证本质的假说 230

(一)从历史概念集合看太阳之表的功能 230

(二)从组织层次功能对照太阳的功能 231

(三)太阳表证本质的假说 232

(四)讨论 232

三、外感热病统一辨证提纲浅议 233

四、哈雷彗星回归时对女子月经的影响 235

(一)一般情况 235

(二)调查统计分析 235

(三)各人月经变异情况与体质分型关系 235

(四)讨论 236

五、阴阳学说的核心是质能态交变律 236

(一)日、月与阴阳之义 237

(二)日月运行与天地质能态交变 237

(三)中医学阴阳说的质能态交变律 238

(四)结语 239

六、阴阳易的生理与证治初探 239

(一)阴阳交感形成与性冲动生理 240

(二)性行为与两性阴阳交感 240

(三)房中术——阴阳交感逆转流向的尝试 241

(四)性行为传染——阴阳易致病 241

(五)结语 241

参考文献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