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壹、先秦儒学 1
一、孔子的人文精神 3
(一)孔子精神是道德的人文精神 3
(二)周初人文精神的倾向 4
(三)孔子对人间性的重视 8
(四)以仁德说人间性 11
(五)与自然的谐和 14
(六)理性要求先于感性欲求 17
(七)仁德的客观涵义 18
二、孟子的道德的人性论 25
(一)孟子哲学的重点 25
(二)性善说 26
(三)即心言性与工夫论 31
(四)康德论善之知识的内在性的启示 34
(五)两种性:道德理性与感性欲求 37
(六)在我与在外 39
(七)性善的客观的与形而上的涵义 40
三、荀子的知性旨趣与经验主义的人性论 45
(一)荀子的认识论 46
(二)荀子的逻辑 50
(三)经验主义的人性论与性恶 54
(四)工夫论:化性起伪 58
(五)隆礼思想 61
贰、宋明儒学 65
一、周濂溪哲学研究 67
(一)《通书》的注释 67
(二)周濂溪的诚的形而上学与工夫论 103
二、程明道的圆顿的一本论 119
(一)圣贤的生命情调 119
(二)对天道的体验 120
(三)浑然与物同体:仁体及其发现 123
(四)性与心 125
(五)圆顿与一本(一) 128
(六)圆顿与一本(二) 130
(七)工夫论 134
三、朱子的理的形而上学与工夫论 141
甲 形而上学 142
(一)理(太极)与气 142
(二)理气先后问题 144
(三)理气不离不杂 146
(四)理气与动静 148
(五)一理万理 149
乙 工夫论 151
(一)心的性格与作用 152
(二)心统性情 154
(三)人的现实存在 157
(四)人之善性与气质之性 159
(五)恶的本源与去恶 161
(六)格物穷理 163
(七)豁然贯通 165
四、王阳明的良知观念及其工夫论 171
(一)关于良知及其发现 171
(二)良知的普遍性与恒照性 174
(三)良知即天理:心即理 177
(四)良知的存有论的涵义 179
(五)工夫论:致良知 181
(六)格物致知 183
(七)四句教与四无教 185
(八)对知识的态度 187
参、当代新儒学 193
一、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中国哲学 195
(一)开场白 195
(二)观念与方法 196
(三)观念、方法与传统 197
(四)当代中国哲学的问题 199
(五)马一浮论文化自心性中流出 202
(六)梁漱溟的文化哲学的智慧 203
(七)熊十力对儒佛心性的判别 206
(八)唐君毅论文化活动根于道德理性 209
(九)牟宗三在外王与内圣学问方面的成就 211
(十)关于新儒家 214
(十一)其他哲学问题专家及其研究 217
(十二)解放后的国内哲学界 218
(十三)对外国哲学研究的局限性 221
(十四)关于哲学的「重建」与会通 223
二、唐君毅先生与当代新儒学 227
(一)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 227
(二)唐君毅对马一浮、梁漱溟的继承与开展 229
(三)唐君毅对中国哲学的研究 235
(四)唐君毅的中国文化运动 238
三、唐君毅先生对儒、释、耶的判教法 243
(一)绪论 243
(二)对基督教的理解 245
(三)对佛教的理解 252
(四)对儒家的理解 257
(五)唐先生对三教的理解的总结 261
(六)唐先生判教的观念基础及对宗教的态度 262
(七)简评 268
四、当代新儒家与京都学派:牟宗三与久松真一论觉悟 273
(一)究极的二律背反 274
(二)大疑团及其突破 276
(三)真我的觉悟 278
(四)本心之本有与忘失 282
(五)觉悟与逆觉 285
(六)关于顿悟 290
(七)反思 293
肆、附论 299
从比较观点论中国的哲学精神 301
(一)关于中国哲学的特质的一些新的说法 301
(二)从比较观点论中国的哲学精神 306
(三)东西方哲学精神分歧的原则 308
(四)东西方哲学精神的分歧 310
(五)中印哲学精神分途的原则 313
(六)中印哲学精神的分途 316
(七)作为中国哲学的目的之「人格完成」的三阶段 319
(八)结论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