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1
一、卫气营血之概念 2
(一)卫分主症 2
(二)气分主症 2
(三)营分主症 3
(四)血分主症 3
二、三焦学说之概念 4
(一)上焦主症 4
(二)中焦主症 4
(三)下焦主症 5
三、温病辨舌 6
(一)辨舌苔要眼(白苔) 6
(二)辨舌苔要眼(黄苔) 6
(三)辨舌苔要眼(灰苔) 7
(四)辨舌苔要眼(黑苔) 7
(五)辨舌参考(苔的异变) 8
(六)辨舌质要眼 8
(七)辨舌之体态 9
四、温病验齿要眼 10
五、温病审五官要眼 11
(一)审目 11
(二)审耳 11
(三)审鼻 12
(四)审口唇 12
(五)审喉咽 13
六、温病过程中常见症候 14
(一)发热 14
(二)口渴 14
(三)汗液 15
(四)斑疹 15
(五)白 16
(六)昏谵 16
(七)痉厥 17
七、温病望神色辨闻气味 18
八、温病切脉概要 19
九、温病治法要略 20
(一)解表法 20
(二)清气法 21
(三)和解法 21
(四)通下法 22
(五)清营法 23
(六)凉血法 23
(七)开窍法 24
(八)熄风法 24
(九)滋阴法 24
(十)固脱法 25
十、温病兼夹症治要略 26
(一)兼痰饮 26
(二)兼食滞 26
(三)兼气郁 27
(四)兼血淤 27
十一、温病瘥后调理与劳复食复治法要略 29
(一)瘥后调理 29
(二)劳复 30
(三)食复 30
十二、风温篇 32
(一)邪袭肺卫 32
(二)热入气分 33
(三)热入营分 34
(四)热陷心包 34
(五)热盛动风 34
(六)热灼真阴 35
(七)临床要参 36
附:汤头歌括 37
十三、春温篇 41
(一)邪在气分 41
(二)邪入营血 42
(三)肝肾阴伤 43
(四)临床参考 43
附:汤头歌括 45
十四、暑温篇 48
(一)暑入阳明胃 48
(二)暑入营血 49
(三)暑湿困阻中焦 49
(四)暑湿弥漫三焦 49
(五)暑兼寒湿 50
(六)附“冒暑” 50
(七)附暑厥 50
(八)附暑瘵 51
(九)附暑风 51
(十)附暑秽 51
(十一)临床要参 52
附:汤头歌括 53
十五、温湿篇 56
(一)湿遏卫分 56
(二)邪在气分 56
(三)临床参考 59
附:汤方歌括 61
十六、秋燥篇 65
(一)邪在肺卫 65
(二)邪在气分 65
(三)邪在营血 66
(四)临床参考 66
附:汤头歌诀 67
十七、伏暑篇 69
(一)里热兼表 69
(二)邪在少阳 70
(三)热结在肠 70
(四)热在心营下利小肠 70
(五)热蔽心包血络瘀阻 71
(六)临床参考 71
附:汤头歌括 71
十八、温毒 73
(一)大头温 73
(二)烂喉痧 73
(三)毒侵肺胃 73
(四)毒壅上焦 74
(五)毒燔气血 74
(六)余毒伤阴 74
附:汤头歌括 74
后记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