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相关概念 4
1.3 文献综述 6
1.3.1 国外相关研究 6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2
1.3.3 相关研究评价 19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21
1.4.1 研究思路 21
1.4.2 主要内容 22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3
1.5.1 研究方法 23
1.5.2 创新之处 24
2 面向“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26
2.1 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26
2.1.1 系统论 26
2.1.2 金融共生论 29
2.1.3 农村金融供求论 32
2.1.4 劳动分工论 34
2.1.5 上述理论的适应性 35
2.2 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协调发展机理 37
2.2.1 “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目标 37
2.2.2 “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发展动力 39
2.2.3 “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发展手段 42
2.3 本章小结 43
3 面向“三农”金融机构的功能分析 45
3.1 功能的内涵及金融功能观 45
3.1.1 功能 45
3.1.2 金融中介的功能 45
3.1.3 金融功能观 46
3.2 系统论下的功能观与“三农”金融机构系统的功能 47
3.2.1 系统的功能 47
3.2.2 系统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 47
3.2.3 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联系密切 48
3.2.4 农村金融机构系统的功能 49
3.3 面向“三农”金融机构发挥的功能 50
3.3.1 合作性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 50
3.3.2 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的主要功能 54
3.3.3 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 56
3.3.4 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功能 61
3.4 本章小结 62
4 面向“三农”金融机构协调水平的综合评价 63
4.1 支农协调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63
4.1.1 构建思路与原则 63
4.1.2 支农协调性指标体系 64
4.2 “三农”金融机构协调水平的现实考察 65
4.2.1 宏观层面上农村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 65
4.2.2 中观层面上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协调性 68
4.2.3 微观层面上不同类型机构的协调性 77
4.3 各省“三农”金融机构协调水平的评价 83
4.3.1 主成分分析 83
4.3.2 协调水平评价 85
4.4 本章小结 87
5 面向“三农”金融机构协调程度的实证研究 88
5.1 协调度模型的构建及方法运用 88
5.1.1 协调度模型 88
5.1.2 子系统评价函数的确定 89
5.2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90
5.2.1 “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度指标体系 90
5.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91
5.3 我国“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92
5.3.1 实证分析过程 92
5.3.2 实证结果分析 100
5.4 本章小结 103
6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 104
6.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典型 104
6.1.1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完善且分工明确 104
6.1.2 德国多层次合作银行功能完备 109
6.1.3 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依附于农协 111
6.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协调的经验 112
6.2.1 印度“绿色革命”以来的金融扶持举措 112
6.2.2 孟加拉乡村银行成功扶贫 116
6.3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启示 119
6.3.1 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 119
6.3.2 财政提供配套支持农村金融政策 121
6.3.3 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与“民”争利 122
6.3.4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名副其实 122
6.3.5 农村保险发展因地制宜 123
6.4 本章小结 125
7 面向“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126
7.1 优化“三农”金融生态环境 126
7.1.1 改善“三农”金融科技环境 126
7.1.2 完善“三农”信用环境 127
7.2 拓展“三农”金融机构的整体功能 129
7.2.1 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应有的支农功能 129
7.2.2 夯实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 132
7.2.3 加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 134
7.2.4 壮大保险机构服务“三农”的保障功能 135
7.3 建立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机制 136
7.3.1 成立省域“三农”金融协调中心 137
7.3.2 建立区域“三农”信息反馈机制 137
7.3.3 实行有效“三农”金融监管标准 138
7.4 本章小结 138
结论 139
参考文献 142
附录实证结果 152
后记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