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辉煌 5》PDF下载

  • 购买积分:5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和平,袁梦令,张骞主编
  • 出 版 社:党史研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7801995074
  • 页数:26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地论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思想体系、哲学基础、科学内涵,并以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回答了一些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四、中苏决裂 2122

五、友好援助 2129

六、美国姿态 2135

第三章 联美反苏,终止同盟 2142

一、中美建交 2142

二、反对苏霸 2145

第四章 不予结盟,和平发展 2150

一、中美缓和 2150

二、中苏解冻 2157

三、促进裁军 2162

四、处理遗留 2166

五、多边外交 2177

第五章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2180

一、韬光养晦 2180

二、睦邻友好 2189

三、一国两制 2199

四、求同存异 2203

第六章 与时俱进,迎接挑战 2206

一、不搞对抗 2206

二、伙伴关系 2212

三、东盟情结 2220

四、战略目标 2225

五、基本方针 2227

六、始终如一 2230

七、迎接挑战 2234

地区热点问题 2239

一、伊拉克问题 2239

二、科索沃问题 2240

三、中东和平进程问题 2241

四、朝鲜半岛问题 2242

外交思想主张 2243

一、从“共处”到“双赢” 2243

二、世界文明多样性 2244

三、新安全观 2245

四、人权主张 2246

五、国际关系民主化 2247

外交重要文献 2248

《关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白皮书 2248

《中国的防扩散政策和措施》白皮书 2257

第八卷 文化——和谐愿景 2269

文化建设战略 2269

一、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269

二、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 2273

三、当前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 2277

四、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282

社会核心价值 2286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2286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的要求 2292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式和途径 2296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 2300

和谐文明新风 2305

一、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2305

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309

三、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2313

四、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317

五、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2320

共建精神家园 2323

一、全面认识中华文化传统 2323

二、弘扬中华文化的基本取向 2326

三、弘扬中华文化的具体举措 2329

打造文化航母 2335

一、文化事业及其社会职能 2335

二、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发展文化事业的出发点 2338

三、发展文化事业的基本原则 2343

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346

创造产业辉煌 2349

一、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2349

二、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2351

三、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 2354

四、繁荣文化市场提高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 2356

创新增强活力 2361

一、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361

二、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2364

三、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2368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372

五、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2374

全民共享和谐 2377

一、文化权益是人民重要的基本权益 2377

二、维护和实现人民文化权益中的政府责任 2383

三、维护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 2386

第九卷 社会——全民小康 2393

扩大就业增收 2393

第一章 就业是民生之本 2393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2396

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2396

三、完善就业援助制度 2397

四、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2398

五、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2399

第二章 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2400

第三章 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2402

深化分配改革 2404

第一章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 2404

一、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2404

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2406

第二章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轨迹 2410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 2410

二、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进展 2411

第三章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 2418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418

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422

三、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425

四、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2427

城乡社会保障 2429

第一章 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和稳定器 2429

一、社会保障的作用 2429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2431

第二章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和重点 2433

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2433

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 2435

第三章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437

一、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2437

二、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2438

三、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重点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441

四、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 2443

五、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2444

六、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2446

医疗卫生改革 2447

第一章 医疗卫生是保障公民健康权的根本事业 2447

第二章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450

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就 2450

二、我国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451

第三章 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455

完善社会管理 2458

第一章 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2458

第二章 健全社会管理的新格局 2460

一、单位制及其局限性 2460

二、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2462

第三章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2466

一、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 2466

二、完善城市社区基层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 2467

三、发挥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作用 2469

四、充分发挥民间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 2471

第四章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2475

第五章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477

协调利益关系 2479

第一章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处理利益关系 2479

一、利益矛盾是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轴 2479

二、和谐社会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2482

第二章 统筹和协调利益关系必须健全科学有效的机制 2484

缩小社会差距 2489

第一章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489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2489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经济社会影响 2491

第二章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495

一、推进西部大开发 2495

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2497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2499

四、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2500

第三章 形成合理的区域结构是一项长期任务 2502

一、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502

二、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 2504

新型城乡结构 2506

第一章 城乡二元结构下不可能 2506

一、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双重效应 2506

二、“三农”问题的现状 2509

三、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 2513

第二章 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515

一、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2515

二、新农村建设要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养料 2518

第三章 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 2521

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2521

二、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2523

三、有步骤地建立和实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2525

四、使城乡居民同等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 2526

五、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 2528

六、促进城乡工业一体化 2529

七、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2530

社会阶层和谐 2532

第一章 形成合理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532

第二章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动及其原因 2537

一、建国以来我国阶级结构的三次重大变化 2537

二、工人阶级的显著变化 2538

三、农民阶级的显著变化 2540

四、新社会阶层的产生和发展 2541

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深刻变动的主要原因 2541

第三章 我国现阶段主要社会阶层的状况 2543

一、围绕社会阶层结构划分出现的不同观点 2543

二、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社会阶层 2545

三、正确认识新的社会阶层 2548

第四章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完善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关键 2551

一、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2551

二、我国中等收入者的基本内涵 2552

三、我国中等收入者群体在现阶段的作用 2553

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措施和途径 2554

第十卷 卫生——继往开来 2559

卫生发展历程 2559

第一章 爱国卫生运动 2559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2559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1953~1966年) 2560

三、改革开放时期(1977~2004年) 2560

第二章 医学科教事业 2562

一、医学教育的初步发展 2562

二、医药卫生学会的创立 2567

三、医药卫生学会的初步发展(1949~1966年) 2568

四、医药卫生学会的发展繁荣(1977年以后) 2571

第三章 疗养事业的发展 2575

一、奠定基础(1949~1954年) 2575

二、持续发展(1955~1966年) 2575

三、遭到破坏(1966~1976年) 2576

四、恢复发展(1976~2004年) 2576

第四章 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 2578

一、建国初期的初步发展(1949~1952年) 2578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快速发展(1953~1957年) 2580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缓慢发展(1958~1965年) 2582

四、1976~1985年间的发展 2585

五、1986~1990年间的发展 2589

六、1991年以后的飞速发展 2590

卫生事业成就 2593

第一章 中药事业的发展 2593

一、中药药材的发展 2593

二、中药工业的发展 2594

三、中药科研事业的发展 2594

四、中药教育事业的发展 2595

第二章 临床医学的发展 2596

一、内科 2596

二、外科 2601

三、妇产科 2604

四、儿科 2610

五、皮肤科 2612

六、耳鼻喉科 2615

七、眼科 2618

八、消化系统疾病 2620

九、心血管系统疾病 2623

十、血液病 2629

第三章 军事医学的发展 2632

一、军队卫生学 2632

二、战伤外科 2633

三、烧伤 2637

四、海军医学 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