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1
二、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3
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6
第一章 商品、市场机制与资源配置 9
第一节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9
一、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 9
二、商品 11
三、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3
四、价值规律 16
第二节 市场机制 18
一、市场机制及其特征 18
二、供求机制与价格机制 19
三、竞争机制与风险机制 20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与资源配置 21
一、市场经济的实质 21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24
三、市场经济的局限性与政府干预 25
第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 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基本经济制度 27
二、公有制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主体地位 28
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形式 29
四、公有制的多样化实现形式 32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33
六、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35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5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37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39
二、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4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2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42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43
第三章 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 45
第一节 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 45
一、企业的起源与本质 45
二、企业的地位与功能 46
三、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的关系 47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 48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和特征 48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49
三、企业财产构成的几种基本组织形式 50
四、现代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52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53
一、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 53
二、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53
三、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54
第四节 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 55
一、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创新 55
二、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 56
三、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58
四、实施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 59
五、构建新型的企业文化 60
第四章 企业经营机制与经营行为 62
第一节 企业的经营机制 62
一、企业的经营目标 62
二、企业的经营机制 63
第二节 企业的经营行为 65
一、企业的投入与产出 65
二、企业的成本、收益和利润量大化 66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 69
第三节 企业战略管理 70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 70
二、战略管理的特点 71
三、战略管理的基本要求 72
四、战略管理的过程 72
第四节 企业营销管理 74
一、营销与营销管理的概念 74
二、企业营销管理的指导思想 74
三、企业营销管理过程 76
第五节 企业创新管理 77
一、创新的涵义及分类 77
二、创新的基本内容 79
三、创新模式的选择 82
第六节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84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84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 85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86
四、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新趋势 86
第五章 居民的经济行为 89
第一节 居民的收入行为 89
一、居民收入的界定及其来源 89
二、影响居民收入的因素 91
三、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91
第二节 居民的消费行为 92
一、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一般分析 92
二、居民消费需求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93
三、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 94
四、消费者主权和消费者权益 95
第三节 居民的储蓄和投资行为 96
一、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96
二、居民的储蓄动机和影响储蓄的因素 97
三、居民投资的不同方式和投资策略 97
四、中国城乡居民的资产选择 99
第六章 市场结构与市场体系 101
第一节 市场结构 101
一、市场结构的划分 101
二、市场类型——竞争与垄断 102
三、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104
第二节 市场体系 105
一、市场体系的构成、特征和功能 105
二、商品市场 108
三、金融市场 110
四、其他要素市场 114
第三节 我国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116
一、我国市场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6
二、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 117
三、重点发展生产要素市场 117
四、完善市场规则,健全市场秩序 119
五、发展规范的市场中介组织 119
第四节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119
一、现代市场体系的价格机制 120
二、现代市场体系的资本市场 120
三、现代市场体系的劳动力市场 121
四、现代市场体系的期货市场 121
五、积极应用和发展电子商务 122
六、标本兼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23
第七章 财政与税收 124
第一节 财政的一般理论 124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124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 125
三、财政的职能 126
四、财政体系 128
第二节 财政收支关系 129
一、财政收入 129
二、财政支出 131
三、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133
第三节 财政政策 134
一、财政政策概述 134
二、财政政策的类型 134
三、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和调节方式 135
第四节 税收和税收制度 136
一、税收的特征和作用 136
二、税收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 137
三、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138
四、我国税收制度改革 139
第八章 信用与通货膨胀 142
第一节 信用与金融体系 142
一、信用与信用工具 142
二、利息与利息率 144
三、现代经济中的金融体系 147
第二节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149
一、货币的供给 149
二、货币的需求 151
三、货币的均衡 152
四、货币政策 153
五、深化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发展 154
第三节 通货膨胀 158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类型与度量 158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效应 160
三、通货膨胀的治理 162
第九章 经济比例、产业结构与协调发展 164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及其比例关系 164
一、社会再生产的类型 164
二、社会再生产中的主要比例关系 166
第二节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168
一、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 168
二、国民收入的生产和增长 169
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 171
第三节 产业结构 175
一、产业结构及其发展的一般趋势 175
二、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176
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产业政策 178
四、优化我国产业结构 179
第四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82
一、区域经济及其协调发展的意义 182
二、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总体战略 183
第五节 经济可持续发展 188
一、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188
二、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 190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91
第十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94
第一节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194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及其意义 194
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测算 195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96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新变化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97
二、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198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途径 201
第三节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 203
二、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4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4
第十一章 市场经济的国际化 207
第一节 对外贸易 207
一、对外贸易的产生及其作用 207
二、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因素 208
三、对外贸易与宏观经济平衡 209
第二节 资本的国际流动与跨国公司 210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和方式 210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效应 210
三、跨国公司与企业国际化 213
第三节 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 214
一、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214
二、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 216
第四节 国际技术贸易与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217
一、国际技术贸易与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的概念和作用 217
二、技术贸易的内容和形式 218
三、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特点与趋向 219
第五节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开放型经济 220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特点 220
二、全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222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调控与社会保障体系 227
第一节 宏观经济与宏观经济调控 227
一、宏观经济均衡与政府调控 227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232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体系 233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和目标 233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 235
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实施手段 238
四、完善我国宏观经济调控 239
第三节 社会保障体系 240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和功能 240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242
三、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43
后记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