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1
1.1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1
1.1.1 无线区域网(WRAN) 2
1.1.2 广域网(WAN) 5
1.1.3 无线城域网(WMAN) 6
1.1.4 无线局域网(WLAN) 8
1.1.5 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 9
1.2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 11
1.2.1 IEEE802.11 WLAN物理层 11
1.2.2 WLAN的MAC机制及其体系结构 14
1.2.3 WLAN的应用 20
1.3 无线网状网网络(WMN) 21
1.3.1 WMN的特点 21
1.3.2 WMN的网络结构 22
1.3.3 影响WMN网络性能的因素 24
1.3.4 WMN应用案例 26
1.4 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27
1.4.1 短距离无线通信的特点 27
1.4.2 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应用 28
1.4.3 对短距离无线技术选择的若干考虑 28
1.5 原语的概念 29
习题1 30
第2章 低速无线个人局域网 31
2.1 LR-WPAN的体系结构 31
2.1.1 LR-WPAN节点类型 31
2.1.2 LR-WPAN的组成 31
2.1.3 LR-WPAN网络拓扑 31
2.1.4 LR-WPAN数据传输模型 32
2.1.5 LR-WPAN的体系结构 34
2.2 LR-WPAN的帧结构 35
2.2.1 超帧结构 35
2.2.2 通用MAC帧格式 36
2.2.3 各类帧的格式 40
2.2.4 MAC命令帧 45
2.2.5M AC常量及PIB属性 51
2.2.6P HY常量及PIB属性 55
2.3 LR-WPAN物理层(PHY) 56
2.3.1 PHY的基本技术参数 57
2.3.2 信道分配 57
2.3.3 PPDU格式 59
2.3.4 PHY参考模型 60
2.3.5 通用电台技术规范 61
2.4 LR-WPAN MAC子层 64
2.4.1 MAC子层服务 64
2.4.2 信道访问 68
2.4.3 LR-WPAN的启动与维护 72
2.4.4 相关与去相关 78
2.4.5 同步 81
2.4.6 寄存帧处理 82
2.4.7 发送、接收和确认 83
2.4.8 GTS的分配与管理 89
习题2 94
第3章 高速无线个人局域网 95
3.1 HR-WPAN的体系结构 95
3.1.1 HR-WPAN中的Piconet及其组成 95
3.1.2 HR-WPAN的协议参考模型 96
3.2 HR-WPAN的物理层 99
3.2.1 2.4GHz物理层概述 99
3.2.2 PHY帧格式 103
3.2.3 HR-WPAN发射机技术规范 109
3.2.4 HR-WPAN接收机技术规范 111
3.3 HR-WPAN的MAC帧格式 113
3.3.1 MAC子层参数 113
3.3.2 通用MAC帧格式 114
3.3.3 信标帧 117
3.3.4 ACK帧 122
3.3.5 MAC命令帧 123
3.3.6 数据帧 128
3.4 HR-WPAN的MAC功能及其操作 129
3.4.1 Piconet的启动、维护、终止 129
3.4.2 相关与去相关 139
3.4.3 信道访问 142
3.4.4 信道时间管理 150
3.4.5 同步 155
3.4.6 分片与重组 157
3.4.7 ACK与重传 157
3.4.8 对等寻找 159
3.4.9 Piconet参数的修改 162
3.4.10 干扰的减轻措施 164
3.4.11 多速率支持 166
3.5 HR-WPAN的节能 166
3.5.1 Piconet同步节能(PSPS) 168
3.5.2 节 点同步节能(DSPS) 169
3.5.3 异步节能(APS) 172
习题3 173
第4章 蓝牙通信系统 175
4.1 概述 175
4.2 蓝牙通信拓扑 176
4.2.1 Piconet拓扑 176
4.2.2 散射网拓扑 177
4.3 核心系统体系结构 177
4.3.1 信道管理器 179
4.3.2 L2CAP资源管理器 179
4.3.3 节 点管理器 179
4.3.4 链路管理器 179
4.3.5 BB资源管理器 180
4.3.6 链路控制器 180
4.3.7 射频(RF) 185
4.4 蓝牙分组及其格式 185
4.4.1 通用格式 185
4.4.2 信道访问码(CAC) 186
4.4.3 分组头 186
4.4.4 分组类型 187
4.4.5 有效载荷头 190
4.4.6 分组小结 191
4.5 数据传输体系结构 192
4.5.1 核心流载体 192
4.5.2 传输体系结构实体 195
4.5.3 物理信道 195
4.5.4 物理链路 198
4.5.5 逻辑链路与逻辑传输通道 199
4.6 L2CAP信道 204
4.6.1 L2CAP数据流 205
4.6.2 L2CAP功能结构 205
4.7 操作规程与操作方式 207
习题4 209
第5章 无线个人区域网络的网状网能力 211
5.1 低速WPAN网状网 211
5.1.1 LR-WPAN网状网的应用 212
5.1.2 LR-WPAN网状网的参考模型 212
5.1.3 LR-WPAN网状网服务 213
5.1.4 帧格式 214
5.1.5 网状网子层的常量、信息库、状态值 220
5.2 低速WPAN的网状网功能 224
5.2.1 网状网的启动 224
5.2.2 入网 225
5.2.3 地址分配 226
5.2.4 网状网拓扑寻找与建立 228
5.2.5 网状网路径选择与数据转发 230
5.2.6 网状网路径维护 231
5.2.7 退网 232
5.2.8 网状网多目标路径选择与数据转发 233
5.2.9 可靠广播 242
5.2.10 电池节能 244
5.2.11 节 点便携性支持 256
5.2.12 路由跟踪 258
5.3 高速WPAN网状网 260
5.3.1 HR-WPAN网状网的参考模型 260
5.3.2 HR-WPAN网状网服务 260
5.3.3 网状网PAN信息库(PIB) 261
5.3.4 帧格式 262
5.4 高速WPAN的网状网功能 265
5.4.1 网状网络的启动 265
5.4.2 拓扑树的建立 266
5.4.3 TREEID的分配 267
5.4.4 退网 270
5.4.5 路由规程 272
5.4.6 路由选择 274
习题5 276
第6章 异种系统共存 277
6.1 WPAN与WLAN共存的干扰问题 277
6.1.1 存在IEEE802.15.1干扰时的IEEE802.11FH WLAN 277
6.1.2 存在IEEE802.15.1干扰时的IEEE802.11b WLAN 278
6.1.3 存在IEEE802.11FH干扰时的IEEE802.15.1 278
6.1.4 存在IEEE802.11b干扰时的IEEE802.15.1 279
6.2 WPAN与WLAN共存机制概述 279
6.2.1 协作共存机制 279
6.2.2 非协作共存机制 281
6.3 无线媒介的交替访问(AWMA) 282
6.3.1 WLAN/WPAN同步 283
6.3.2 AWMA的管理 284
6.3.3 对WLAN和WPAN发送的约束 286
6.3.4 运用AWMA时WPAN和WLAN的性能 287
6.4 分组流量仲裁(PTA) 288
6.4.1 已知物理层特征 288
6.4.2 PTA结构 289
6.4.3 已知网络状态 289
6.4.4 网络控制 290
6.4.5 优先级比较 292
6.4.6 服务质量的维护 293
6.4.7 PTA802.11b性能结果 293
6.5 确定性干扰抑制 294
6.6 自适应干扰抑制 296
6.7 自适应分组选择 300
6.7.1 IEEE802.15.1的SCO和ACL分组类型 300
6.7.2 自适应分组选择方法 300
6.8 ACL链的分组传输时间安排 301
6.9 信道分类 304
6.9.1 分类方法 304
6.9.2 分类规程 306
6.10 SCO链的分组传输时间安排 307
6.11 自适应跳频(AFH) 309
6.11.1 分段序列号产生器 311
6.11.2 频率重映射函数 316
6.12 干扰模型 317
6.12.1 物理层模型 317
6.12.2 媒介访问控制(MAC)子层模型 332
6.12.3 数据流模型 334
6.12.4 IEEE802.15.1的性能参数 334
6.12.5 共存建模结果 334
6.13 LR-WPAN与其他无线网络的共存 341
6.13.1 通用共存问题 342
6.13.2 2400MHz频段共存性能 345
6.13.3 800/900MHz频段共存性能 349
习题6 355
参考文献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