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大学生涯与职业规划 2
第一章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 2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2
一、职业生涯的含义 2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3
三、职业生涯规划历史沿革 4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 6
一、结构取向理论 6
二、过程取向理论 9
三、其他理论 12
第二章 我的大学 16
第一节 客观认识大学生涯 16
一、大学新生容易出现心理“落差” 16
二、正确认识大学 17
第二节 好好读书 20
一、学会学习 20
二、关于学习的几种认识偏差 28
三、学习还需要什么 30
第三节 素质拓展 31
一、素质拓展计划概述 32
二、素质拓展计划的6个模块 32
三、素质拓展计划的内容体系 33
四、素质拓展计划的5项原则 34
五、素质拓展计划的评价体系 34
第四节 参加社团 35
一、关于大学社团 35
二、社团的选择要扬长避短 36
三、真情投入,方有收获 38
四、理性选择,做一个明智的校园人 39
第三章 大学生涯与职业规划 41
第一节 大学是职业规划的起点 41
一、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 41
二、尽早开始职业规划 41
三、职业规划是一种生活态度 42
第二节 未雨绸缪 42
一、客观地自我定位 42
二、全面地了解职业 46
第三节 现实与未来 50
一、大学生活要有明确的方向 51
二、大学生活规划应立足未来职业发展 52
第二篇 大学生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72
第四章 高校属性与大学生就业关系分析 72
第一节 高校属性与大学生就业观的关系 72
一、高校属性与毕业去向 72
二、高校属性与深造原因 74
三、高校属性与期望月薪 74
四、高校属性与就业信心 76
五、高校属性与期望岗位 77
六、高校属性与求职弱点 79
七、高校属性与期望单位 81
八、高校属性与择业标准 82
九、高校属性与择业缺陷 84
第二节 高校属性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关系 87
一、高校属性与实际月薪 87
二、高校属性与目前岗位 89
三、高校属性与工作满意度 91
四、高校属性与工作了解度 92
第三节 高校属性与大学生就业关系总结 93
一、择业前对择业形势的认识 93
二、对“就业难”的认识更加客观 93
三、考研深造依然是大学毕业生缓解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93
四、价值取向——个人发展与福利待遇兼得 93
五、就业意向——个人期望较高,而现实未必如此 94
第五章 社会属性与大学生就业关系分析 95
第一节 个体层面与大学生就业观、就业情况的关系 95
一、就读中学水平与大学生就业观、就业情况的关系 95
二、政治面貌对学生就业观、就业情况的影响 105
第二节 家庭层面与大学生就业观、就业情况的关系 117
第三节 地域层面与大学生就业观、就业情况的关系 129
第六章 学历专业与大学生就业关系分析 140
第一节 专业分类对就业观、就业情况的影响 140
第二节 专业对口率分析 156
第三篇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毕业生就业能力对接实证研究 164
第七章 问题的提出 164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64
第二节 研究意义 164
第八章 主要概念及范围界定 165
第一节 核心概念辨析 165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趋势 165
第三节 研究范围界定 166
第九章 设计思路 167
第一节 目标定位与建设思路 167
第二节 研究途径与方法 167
第十章 研究内容 169
第一节 职业发展教育的相关研究 169
一、职业发展教育的相关研究 169
二、职业发展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情况 170
第二节 就业能力评价体系建设 172
一、就业能力的相关研究 172
二、选定就业能力构成因素 173
三、评价就业能力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 174
四、对就业能力构成因素赋值 175
第三节 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能力关系的宏观分析 176
一、北京市各级各类高校就业能力和就业情况数据调研 176
二、基于调研结果的高校就业能力和就业情况分析评价 200
三、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能力关系辨析 203
第四节 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能力关系的微观实例研究 205
一、开展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参与的问卷调查 205
二、微观考察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能力关系 229
三、对比宏观情况分析现状并提出问题所在 233
第五节 研究结论 235
一、职业发展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对接性的内在机理 235
二、北京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接性特点 236
第六节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237
第十一章 对策建议 238
一、正确定位,促使职业发展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 238
二、加大投入,构建层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238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主体意识 239
四、求真务实,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239
五、积极推进“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240
六、拓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途径 241
七、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 241
八、培养毕业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42
九、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后情况的调查与追踪 243
第四篇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46
第十二章 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246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246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246
一、丰富教育内容,系统化构建课程体系 247
二、借鉴先进理念,优化教学模式 248
三、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团队 249
四、注重教材开发,科研提升教学 249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社会效益 251
一、研究价值 251
二、应用价值 251
三、研究效益 252
第四节 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253
第十三章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工业文化对接研究 255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 255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256
第三节 调查分析 256
第四节 实践案例 261
第五节 分析与建议 284
一、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误区 285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85
三、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提高工业文化培育的有效性 286
参考文献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