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学科反思与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论 5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背景 5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政策保证 5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学科平台 8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10
(一)“分期”的争论 10
(二)科学化阶段 12
(三)学科化阶段 14
(四)体系化和精细化阶段 16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论域 19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定位问题 19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21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23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路径 27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27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思路研究 29
第二章 理论体系的纽结: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论 35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发展历程 35
(一)开启阶段:基本范畴的内涵研究 35
(二)体系化阶段:基本范畴的体系研究 38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论存在的问题 40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厘定问题 40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对偶”的问题 42
(三)关于区分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问题 43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建构逻辑问题 44
(五)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关系问题 45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体系建构 46
(一)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 47
(二)初始范畴:思想现状 48
(三)中介范畴:主观范畴和客观范畴 49
(四)终点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50
第三章 意识形态的秘密: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 52
一、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形态 52
(一)“德性”思想政治教育:从“人神对话”的精神沟通到德性政治 52
(二)“伦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与政治控制的高度契合 55
(三)“制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科考的政治意义 56
二、思想政治教育“伦理”转向的思想谱系 59
(一)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的伦理设想 60
(二)孟子的“仁政”教化理论 61
(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设计 63
(四)王充“天人相分”的教化理论 64
三、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进程的代表思想 66
(一)王通“尊礼乐”的教化思想 66
(二)韩愈“道统说”的教化思想 67
(三)张载“气质变化”的教化思想 68
(四)朱熹“明人伦”的教化思想 70
(五)王守仁“致良知”的教化思想 71
(六)王夫之“日生日成”的教化思想 72
(七)严复“尚西学”的教化思想 74
第四章 “生命线”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论 76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源流”分析 76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理论 76
(二)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理论 78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 79
(四)三种理论的内在逻辑分析 81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发展历程 82
(一)自发研究阶段 83
(二)理论自觉阶段 84
(三)理论发展趋向 85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主要论域 87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理论 87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结构理论 88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两大领域 90
(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理论 93
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 95
(一)导向价值 95
(二)传承价值 97
(三)塑造价值 98
(四)提升价值 99
第五章 矛盾与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理论 101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论的发展历程 101
(一)过程论的形成阶段 101
(二)过程论的发展阶段 103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理论 106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界定 106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108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110
(一)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理论分野 111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说 112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社会要求和教育对象”说 114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受教和施教系统”说 115
(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研究展望 116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17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研究历程 118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研究展望 119
第六章 对象性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理论 122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发展历程 122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的提出 122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体系建构 124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主要论域 127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元”理论 128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的思考 128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本质规定性 131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结构分析 136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研究 139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原则 139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方法 144
第七章 承载与教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理论 150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的发展 150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论域 153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厘定 153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结构功能 155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建设 157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 159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理论界定 159
(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结构和功能 161
(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建设和应用 163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 165
(一)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理论发展 165
(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理论定位 166
(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主要论域 167
(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建设 168
第八章 他教与自教: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理论 172
一、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理论的研究现状 172
(一)思想政治自我教育本质的探索 172
(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过程的争鸣 174
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元理论问题 175
(一)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本质规定性 176
(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理论基础 179
三、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过程 183
(一)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目标的确立 183
(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内容选择 185
(三)思想政治自我教育活动的运行 186
四、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实现 191
(一)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实现的原则 192
(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实现的条件 195
(三)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实现的途径 199
结语 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自信 205
参考文献 207
后记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