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2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3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3
二、全书框架图 4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5
一、主要研究内容 5
二、全书创新点 6
第二章 文献综述 8
第一节 大遗址保护的中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8
一、国外大遗址保护研究现状及评述 8
二、国内大遗址保护研究现状及评述 9
第二节 外部性理论研究现状 11
一、外部性定义 11
二、外部性分类 12
三、外部性理论的演化 18
四、外部性问题治理途径 20
第三章 基本假设及概念界定 23
第一节 关于环境的假设 23
一、资源稀缺性 23
二、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24
三、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 24
四、正交易成本 25
第二节 关于人的行为假设 26
一、经济人假设 26
二、有限理性假设 27
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29
第三节 相关概念 30
一、遗产 30
二、文化遗产 31
三、遗址与大遗址 32
第四章 大遗址特性及其可持续发展 34
第一节 对大遗址本质特征的认识 34
一、大遗址的文物特征 34
二、大遗址的区域特征 35
第二节 对大遗址特殊属性的认识 36
一、大遗址的物质特性 36
二、大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 36
三、大遗址的时间分布特征 38
四、大遗址的环境特征 38
五、大遗址的文化学特征 38
六、大遗址的经济学特征 39
第三节 对大遗址资源特性的认识 39
一、大遗址的公共产品属性 39
二、不同于一般公共资源的特性 43
第四节 大遗址保护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44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入 44
二、大遗址保护中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46
第五章 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的外部性研究 50
第一节 城市区大遗址的正外部性分析 50
一、大遗址的正外部性及价值增值性 50
二、正外部性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52
第二节 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的政府行为外部性分析 53
一、政府行为外部性形成的理论分析 53
二、大遗址保护中的中央政府行为外部性分析 57
三、大遗址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外部性分析 59
第三节 大遗址保护中的企业及居民行为外部性分析 65
一、大遗址保护中的企业和居民行为分析 65
二、大遗址保护中的企业和居民行为的外部性分析 69
三、负外部性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70
第四节 大遗址保护中的中央、地方政府和当地民众之间的博弈分析 71
一、博弈参与人及其目标 71
二、博弈过程及策略选择 72
第六章 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的外部性治理 75
第一节 国外的成功经验 75
一、日本 75
二、美国 77
三、国外案例的启示 78
第二节 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的外部性政府治理分析 81
一、政府介入的缘由 81
二、政府治理的措施 84
第三节 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的外部性市场治理 101
一、大遗址的产权界定 101
二、市场治理方式——非遗产类经营权转让的特许经营 104
第四节 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的外部性NGO/NPO治理分析 107
一、NGO/NPO的基本特征 107
二、NGO/NPO治理外部性的原理分析 108
三、NGO/NPO治理大遗址保护中外部性的途径 110
第五节 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的外部性意识形态治理分析 115
一、意识形态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115
二、意识形态对负外部性的抑制 116
三、意识形态对正外部性的影响 117
四、选择性激励 120
五、权威和关键行动者 121
第七章 实证研究——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中的外部性治理 123
第一节 汉长安城遗址历史背景 123
第二节 汉长安城遗址研究现状 125
第三节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现状 126
一、汉长安城遗址管理机构 126
二、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128
三、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中的外部性问题 133
第四节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中的外部性治理政策建议 138
一、成立高级别的管理委员会,对保护和利用进行统一管理 139
二、制定专项法规 139
三、制定护保评估标准,定期公布评估结果 140
四、将保护绩效与责任人的工作绩效、物质利益有效挂钩 141
五、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各项经济手段对遗址区内居民进行补贴 142
六、利用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 144
七、增加大遗址保护税种和税收、政策引资等手段多方筹集保护资金 145
第五节 汉长安城遗址未来展望 146
一、社会效益 146
二、经济效益 147
三、生态效益 147
第八章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9
第一节 主要结论 149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52
主要参考书目 153
Abstract 164
编后记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