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符少辉,刘纯阳主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43881990
  • 页数:6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湖南农业通史,起于远古,止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按年代分10章介绍湖南农业的起源、兴衰的历史,主要集中在农业人口、工具与技术、土地利用与农田水利、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农业政策与农业税赋等方面。力求展现湖南农业发展的历史脉络,突出“湖南熟,天下足”的历史辉煌,总结湖南农业发展的历史规律。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湖南农业 1

第一节 湖南农业的产生 1

一、适宜于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 1

二、农业起源的传说 4

三、炎帝与农业 8

第二节 农业生产的程序 10

一、祭神与烧荒 10

二、垦荒与播种 12

三、田间管理 13

四、收割、脱粒与去壳 16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工具 18

一、远古的农具 18

二、夏、商、周、春秋时的农具 21

三、战国时的农具 22

第四节 主要农产品种类 24

一、稻的产生与发展 24

二、家畜的产生与发展 29

第五节 农业土地制度 33

一、先秦土地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33

二、湖南封建经济的产生 39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湖南农业 42

第一节 农业发展概况 42

第二节 人口变动及人口增长的原因 44

一、秦时的湖南政区及人口变动 44

二、两汉时期的湖南政区及人口变动 45

三、秦汉时期湖南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47

第三节 秦代农业的繁荣与衰败 51

一、灵渠开通与山区梯田开发 51

二、政策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53

三、秦代后期湖南农业的衰败 54

第四节 汉代农耕技术 56

一、“火耕水耨”为主的农耕方式 56

二、铁制农具的使用 57

三、牛耕和铁铧犁的推广 61

第五节 汉代种植与养殖业的发展 62

一、水稻 62

二、经济作物 64

三、“六畜兴旺” 69

四、其他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发展 73

第六节 长沙国的农田水利建设与渔业发展 74

一、长沙国的时空跨度 74

二、长沙国的农田水利建设 76

三、人工养鱼业的发展 77

四、贾谊对长沙国农业发展的贡献 78

第七节 农业发展中循吏的作用 79

第八节 汉代的农业税赋 82

一、汉中央对湖南的税赋优惠政策 82

二、东汉后期湖南农民的负担与反抗 83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湖南农业 85

第一节 农业发展概况 85

一、农业发展地位的逐步上升 85

二、政局动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87

三、土地制度 88

第二节 政区与人口变迁 89

一、政区变迁 89

二、北方人口南迁 90

三、农业人口的增加 92

四、人口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93

第三节 铁制农具的改进与牛耕的推广 93

一、铁制农具的改进 93

二、耕犁的改进 96

三、牛耕的推广 97

四、单牛拉犁技术的推广 98

第四节 稻作技术的进步 99

一、誉满九州的湖南大米 99

二、双季稻的出现 100

三、绿肥技术 101

四、水稻耕作技术 102

五、田间土壤管理 104

第五节 农作物品种的发展 105

一、农作物品种日益增加 105

二、水稻 107

三、粟 108

四、秫 109

五、麻 109

六、橘 109

第六节 农田水利与畜牧、渔业的发展 110

一、农田水利建设 110

二、畜牧业的发展 112

三、渔业的发展 113

第七节 屯田制与州郡领民籍 114

一、屯田制 114

二、州郡领民籍 116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湖南农业 117

第一节 农业发展概况 117

一、粮食生产的发展 117

二、经济作物的增多 120

三、林业的发展 123

第二节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124

一、牛耕技术的普及 125

二、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125

三、农业水利与灌溉工程的建设 129

第三节 茶叶的生产及加工 132

一、茶叶生产的发展 133

二、茶叶的主要种类及产量 134

三、茶叶的加工与制作 137

四、茶具与湖南制瓷业的发展 140

第四节 人口变动与移民 143

一、隋唐时期户籍人口概况 143

二、隋唐时期湖南人口的发展 146

三、五代十国时期的湖南人口 150

四、隋唐时期洞庭湖区的农业人口 152

五、隋唐时期湖南的移民 154

第五节 农业税赋 161

一、隋唐时期农业税赋概况 161

二、隋唐时期湖南农民的税收负担 162

三、五代时期湖南马楚地区农民的负担 164

第五章 宋代的湖南农业 167

第一节 人口增长及其特点 167

一、各区域人口的发展 168

二、人口发展的特点 172

第二节 渐趋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 179

一、洞庭湖区垸田的兴起与发展 180

二、梯田的发展 183

三、营田与屯田的出现和发展 185

第三节 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 187

一、鼎州(常德府)的水利发展 188

二、澧州的水利发展 191

三、岳州的水利概况 192

四、辰、沅、靖州的水利概况 194

五、其他地区水利概况 195

第四节 农业生产技术的逐渐提高 196

一、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197

二、粮食生产技术的发展 199

第五节 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211

一、经济作物的种植 212

二、麻、棉种植与蚕桑纺织业的发展 222

第六节 农民的赋役负担 224

一、赋税 224

二、徭役 235

第六章 元代的湖南农业 241

第一节 人口与户籍结构 242

一、各地人口数量 242

二、人口的户籍结构 246

三、人口变迁对农业的影响 248

第二节 战乱的影响及恢复性农业政策 257

一、战乱对农业的影响 257

二、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的系列政策 260

第三节 农产品生产与贸易 282

一、谷类生产的发展 282

二、桑麻和棉花的种植 285

三、茶业生产的发展 290

四、其他园艺产品与养殖业的发展 292

五、手工业的发展与农业集市贸易 293

第四节 土地制度与税赋 299

一、土地制度 299

二、农民的各种税赋徭役 306

第七章 明代的湖南农业 328

第一节 人口变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29

一、明朝湖南人口基本情况 329

二、人口变迁的主要特征 333

三、人口变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37

第二节 农地的垦辟与利用 340

一、政策激励下的农地垦辟 340

二、土地管理与封建剥削关系 344

第三节 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情况 350

一、粮食作物 351

二、经济作物 354

三、嗜食作物 360

第四节 农耕技术的新发展 366

一、生产工具的改进 366

二、栽培与耕作技术的进步 368

三、农事耕作与节候习俗 373

第五节 农业制度变迁及对农业的影响 375

一、赋役制度 375

二、屯田制度 383

三、水利制度 386

四、灾荒救济制度 390

五、农业仓储制度 393

第六节 商品化农业的兴起 397

一、农业市场与交换持续扩大 397

二、农业商品化的主要表现 399

第八章 前清时期的湖南农业(1644—1840) 410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移民浪潮 411

一、人口的增长趋势 411

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414

三、“湖广填四川” 416

第二节 土地的开发与利用 419

一、人口压力与土地开垦 419

二、土地制度和剥削关系 424

第三节 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情况 428

一、粮食作物 429

二、经济作物 432

三、嗜食作物 435

四、渔业 436

第四节 农业灾害与救治 437

一、灾害类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438

二、灾害频发的主要因素 443

三、减灾防灾的主要措施 445

第五节 农业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449

一、农田水利技术明显提高 449

二、区种法得到大力推广 452

三、多肥农法开始盛行 453

四、耕种制度发生变化 454

第六节 农业制度变迁及其影响 455

一、赋役制度 455

二、改土归流 459

三、屯田制 466

四、土地佃租制度日益发达 471

五、耕牛保护制度 473

六、鼓励开垦制度 474

七、厉行仓储制度 475

第七节 农业多种经营与商品化发展 476

一、米谷大量外销 476

二、多种经营不断发展 480

三、农业经商队伍日益庞大 483

第九章 晚清时期的湖南农业(1841—1911) 487

第一节 农业发展概况 487

一、传统农业的继续发展 487

二、鸦片战争后传统农业的衰变 489

三、近代农业的萌发 491

第二节 人口变化与农业发展 494

一、人口增长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494

二、人口分布与农业发展 495

三、人口性别比对农业的影响 496

四、人口压力与耕地开发 497

第三节 水旱灾害的频发与应对 498

一、灾害频繁 499

二、自然灾害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500

三、对灾害的认识与应对 503

第四节 战事、民变与农民赋税负担 508

一、战事与农民赋税负担 508

二、民变与农业发展 513

第五节 农业中的人地关系与阶级关系 516

一、农村社会流动与人地关系 516

二、农村人口结构与阶级关系 518

三、土地租佃制度与农民地租负担 522

第六节 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526

一、土地利用率的提升 526

二、稻米及经济作物的生产 527

三、耕作技术与耕作制度 533

第七节 重农思潮及其在湖南农业中的作为 538

一、重农思潮影响下的湖南 539

二、轻徭薄赋的地方性重农政策 541

三、代表性人物对清末湖南农业发展的贡献 544

第八节 农业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547

一、农业近代化的启动 547

二、农业市场化的发展 552

三、公司制度的产生与机器作业的出现 556

四、农业职业教育的兴起与农村社会教育的推行 560

第九节 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的双重困顿 563

一、米谷市场的压力 564

二、处境艰难的湖南农业 566

三、农民生活的困顿与反抗 569

第十章 民国时期的湖南农业 574

第一节 农业发展概况 574

第二节 波动中前行的种植业 576

一、稻谷与杂粮 576

二、棉花 581

三、茶叶 585

四、油料类 588

五、蔬菜类 591

六、水果类 593

七、苎麻 594

第三节 不均衡发展的林、牧、渔业 595

一、林业 595

二、畜牧业 601

三、渔业 607

第四节 战争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609

一、战争对农业的影响 609

二、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615

第五节 农田水利建设 623

一、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日渐成型 623

二、水文事业艰难起步 626

三、前后有别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629

第六节 农政与服务体系建设 634

一、农政体系及其演变 634

二、农林科技与推广服务机构渐趋成熟 637

三、湘农改进所的组织架构及其科学试验工作 639

四、团、会性服务组织与增产指导 645

五、农业企业组建与乡村重建服务 647

第七节 农业技术的改进与推广 649

一、水稻改进及其技术推广 649

二、棉花改进及其技术推广 654

三、林产、茶叶和园艺技术的改进与推广 658

四、畜牧兽医技术的改进与推广 662

五、农业教育的兴起 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