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3
第1章 “五四”文学革命 3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发动 3
第二节 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过程 9
第三节 “思想革命”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 15
第四节 白话报刊及其白话文学 16
第2章 人的文学与为人生的文学 30
第一节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30
第二节 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口号 37
第三节 茅盾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 40
第3章 个性独立的“人本主义”主张 47
第4章 与新文学同时起步的翻译潮 54
第一节 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 54
第二节 西方文艺思潮的输入与选择 57
第三节 西方文学译介上不同意见的争论 64
第5章 早期文学社团的出现和社团蜂起潮 68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 70
第二节 创造社 76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几个文学社团 81
第6章 文学革命时期不同意见的争论 99
第一节 论争情况概述 99
第二节 各种意见的论争与辩驳 101
第三节 对鸳鸯蝴蝶派的批驳 126
第7章 “整理国故”问题的提出和不同意见的论争 134
第一节 “整理国故”问题的提出 134
第二节 “整理国故”同新文学运动的关系 137
第三节 “整理国故”的几种不同意见争论 138
第四节 “国学书目”的出台引起青年读什么书的争论 140
第五节 鲁迅关于“青年必读书”的意见及其他 142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7—1937) 147
第8章 革命文学的提出与论争 147
第一节 革命文学的酝酿 147
第二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换” 151
第三节 创造社、太阳社朦胧的革命文学论和鲁迅的意见 154
第四节 创造社太阳社在革命文学倡导中对鲁迅的围攻 168
第五节 创造社太阳社同茅盾的论争 185
第六节 创造社同郁达夫之间的纠葛和争论 192
第9章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200
第一节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200
第二节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解散 213
第10章 “左联”六年历程 221
第一节 “左联”的前期(1930.3—1931.5、6) 221
第二节 “左联”的中期(1931.5、6—1934.1) 225
第三节 “左联”的后期(1934.1—1936初) 235
第11章 “左联”反文化围剿的战斗 238
第一节 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屠杀左翼作家的滔天罪行 238
第二节 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白色恐怖”的文化政策 241
第三节 对国民党所豢养的鹰犬文学的斗争 248
第12章 欧化文人学者的挑战 257
第一节 对《“新月”的态度》的批判 257
第二节 鲁迅与“新月”主将徐志摩的纠葛 261
第三节 鲁迅与梁实秋关于人性论与阶级论的论辩 264
第13章 文艺的自由和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282
第一节 关于文艺创作的“自由”问题 282
第二节 关于“第三种人”的问题 287
第三节 论辩的结论:纠正“左”的“关门主义” 300
第14章 文艺大众化的三次大讨论 321
第一节 第一次讨论 321
第二节 第二次讨论 323
第三节 第三次讨论 335
第15章 “两个口号”之争 354
第一节 抗日救亡声中的“两个口号” 354
第二节 “两个口号”的论争 362
第三节 毛泽东关于“两个口号”问题的意见 374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1937—1949) 379
第16章 抗日救亡新形势下的作家们 379
第一节 不分党派的全国作家的大联合 379
第二节 西南抗战文学的确立和展开 387
第17章 旧形式、民族形式的大讨论 391
第一节 关于旧形式的利用、“旧瓶”装“新酒”的讨论 391
第二节 民族形式——“中心源泉”论的辩驳 401
第三节 民族形式——在延安发生的论争 407
第四节 民族形式——中国气派、中国作风 411
第18章 现实主义抗战文学的主题 416
第一节 《华威先生》引出的“暴露与讽刺”的论争 416
第二节 “与抗战无关”和“抗战八股”论 423
第三节 文学超功利观和文学贫困说 431
第19章 多元化的文艺思想 439
第一节 文化重建构想的“战国策派” 439
第二节 “战国策派”的“民族文学运动” 444
第三节 对“战国策派”代表作《野玫瑰》的批判 446
第20章 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战斗精神”的论争 451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大讨论 451
第二节 关于“主观战斗精神”的论争 456
第三节 话剧《清明前后》与《芳草天涯》引出的政治与艺术问题的论争 474
第21章 “孤岛”时期的上海抗战文学 489
第一节 “孤岛”时期——特殊环境中的抗战文学 489
第二节 “鲁迅风”问题的争论 503
第22章 边区文艺界抗日救亡运动 513
第一节 边区文艺界的抗日救亡组织 513
第二节 边区文艺大众化实践——街头诗运动 519
第23章 工农兵文艺方针的确立和延安文艺界整风运动 523
第一节 座谈会召开前的延安文艺界 523
第二节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讲话》的发表 530
第三节 延安和边区的文艺界整风运动 538
第四节 学习贯彻《讲话》的热潮 545
第五节 赵树理——工农兵文艺方针的实践者 553
后记 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