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问题的文化观省思与抉择》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贾风姿,刘建涛著
  • 出 版 社: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3229468
  • 页数:25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承担的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源与对策研究”成果。全书围绕着价值文化观、发展文化观、政绩文化观、道德文化观、伦理文化观等方面对中国的环境问题进行了阐述,既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导论 文化观视野中的环境困境 1

一、环境问题的界定 1

(一)环境的内涵 1

(二)环境问题的意蕴指向 2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 3

(一)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 4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趋势 8

三、环境问题根源的理论反思 16

(一)国外对环境问题根源研究的历史进程 16

(二)国内对环境问题根源研究的历史进程 20

四、环境问题的文化本质 23

(一)文化塑造——环境范式 24

(二)农业文化——人与自然基本和谐的环境范式 26

(三)工业文化——人与自然基本不和谐的环境范式 27

(四)生态文化——人与自然新的和谐环境范式 30

第一章 环境问题的自然文化观思与择 33

一、环境视域中自然观的历史嬗变 33

(一)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33

(二)近代机械化的二元论自然观 36

(三)现代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 39

二、近代机械自然观之缺憾——非自然性 40

(一)人与自然的相互否认 40

(二)社会与自然的相互排斥 42

三、近代非自然性自然观的环境负值 43

(一)近代自然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影响 43

(二)近代自然观导致的我国环境问题 44

四、继承优秀环境文化,构建生态自然观 48

(一)继承华夏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48

(二)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57

(三)扬弃传统自然观,构建现代生态自然观 65

第二章 环境问题的价值文化观思与择 72

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嬗变 72

(一)古代神学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72

(二)近代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75

(三)现代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76

二、近代价值观之缺憾——人类中心主义 77

(一)价值关系中拒斥自然 77

(二)伦理关系中排斥自然 78

(三)实践关系中危害自然 79

(四)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根源 80

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环境负值 82

(一)人的价值的至上性导致人与自然地位的错位 82

(二)人的价值的至上性对生命支持系统的破坏 84

四、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可持续的价值观 88

(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非批判性逆转 88

(二)可持续的价值观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螺旋 89

(三)坚持可持续的价值观,实现“双重”和谐 90

第三章 环境问题的发展文化观思与择 93

一、人类发展观的历史嬗变 93

(一)古代朴素的发展观 93

(二)近代机械的发展观 95

(三)现代可持续的发展观 96

二、近代机械发展观之缺憾——非发展性 97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割裂 98

(二)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倒置 100

(三)前提预设与自然的冲突 101

(四)传统发展观的根源 102

三、近代机械发展观的环境负值 103

(一)经济增长误等于经济发展 103

(二)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理念 104

(三)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107

(四)财富增长以人的生命为代价 109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12

(一)扬弃传统的发展观 113

(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13

第四章 环境问题的政绩文化观思与择 120

一、政绩观及其演变 120

(一)政绩观 120

(二)政绩观的历史嬗变 121

二、目前我国政绩观之缺憾——以GDP论英雄 122

(一)GDP的含义 122

(二)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 122

(三)GDP的积极效应 123

(四)GDP的现实困境 124

三、以GDP论英雄政绩观的环境负值 126

(一)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126

(二)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对政治环境的危害 127

四、构建人本政绩体系,科学评价官员政绩 127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政绩观 127

(二)科学评价官员政绩 131

(三)构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GDP” 132

第五章 环境问题的道德文化观思与择 134

一、道德观的“公德”与“私德” 134

(一)“公德”与“私德” 134

(二)“公德”与“私德”的关系 136

二、传统道德观之缺憾——重“私德”轻“公德” 137

(一)我国道德观的重“私德”轻“公德”性 137

(二)重“私德”轻“公德”的道德观根源 138

三、重“私德”轻“公德”道德观的环境负值 146

(一)缺乏公德意识使生产者无视民众环境权益 147

(二)缺乏公德意识使受害者难以主动实行环境监督 148

(三)缺乏公德意识使我国公众环境意识淡薄 148

(四)缺乏公德意识使环境执法者“以情代法” 150

四、扬弃传统“私德”文化观,确立环境公德文化观 152

(一)挖掘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积极成分 152

(二)借鉴国外关于环境公德研究的成果 156

(三)倡导环境公德文化观,提高公民的公共环境道德意识 157

第六章 环境问题的伦理文化观思与择 164

一、环境伦理的传统文化阐释 165

(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明的起源 165

(二)中国古代“田园式”的环境伦理观 168

二、我国传统伦理观之缺憾——“公正缺失” 170

(一)缺失公正的封建政治伦理观 170

(二)缺失公正的封建文化伦理观 171

三、缺失公正伦理观的环境负值 172

(一)空间上个体与群体间的环境不公正 172

(二)时间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不公正 176

四、加强公正意识培养,实现环境公正 177

(一)加强“公正”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造直观体验的思维方式 177

(二)以马克思的公正思想为指导,倡扬环境公平正义 183

第七章 环境问题的消费文化观思与择 189

一、消费观及其演化 189

(一)消费与消费观 190

(二)消费观的演化 192

二、传统消费观之缺憾——“崇奢黜俭” 195

(一)传统消费文化中的“奢”文化 196

(二)“崇奢黜俭”消费观催生消费异化 200

三、“崇奢黜俭”消费观的环境负值 202

(一)生活消费异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202

(二)生产消费异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205

四、弘扬传统的“俭”文化,构建适度消费观 207

(一)传统消费文化中的“俭”文化 207

(二)传统消费文化中的“俭”文化的生态智慧 209

(三)适度消费观——传统消费观的自觉螺旋 210

(四)生态语境下的生态消费路径 212

附录 研究报告 219

参考文献 249

后记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