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度近视概述 1
第一节 高度近视的概念 1
第二节 高度近视的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影响 3
第三节 高度近视的临床表现 5
第四节 高度近视的视功能检查 12
第五节 高度近视的临床治疗 16
第六节 问题与展望 21
第二章 高度近视的流行病学 25
第一节 高度近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常用指标 25
第二节 高度近视现代临床流行病学概况 26
第三节 影响高度近视患病率的因素 28
第三章 实验性高度近视的研究 32
第一节 动物种类与正视化特点 32
第二节 近视模型的诱导方法 33
第三节 形觉剥夺性近视 36
第四节 离焦性(透镜诱导性)近视 43
第五节 实验性高度近视与人类高度近视关系评价 46
第四章 高度近视的发病机制 59
第一节 基因遗传学研究 59
第二节 环境因素研究 70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研究 71
第四节 巩膜生物力学变化 97
第五章 高度近视的症状学 112
第一节 视力 112
第二节 视疲劳 114
第三节 病程 116
第四节 眼球突出 117
第五节 视功能评估 117
第六章 高度近视的临床诊断与检查 123
第一节 高度近视的超声检查 124
第二节 高度近视的CT及MRI检查 131
第三节 高度近视的OCT检查 134
第四节 视野检查 138
第五节 视网膜厚度分析仪共焦激光眼底扫描 145
第六节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检查 148
第七节 高度近视的视觉电生理检测 155
第七章 高度近视的临床病理与免疫学 167
第一节 高度近视的病理改变概论 167
第二节 巩膜病理改变与临床 167
第三节 视网膜脉络膜病理改变与临床 171
第四节 玻璃体的病理改变与临床 175
第五节 眼前段病理改变与临床 175
第六节 高度近视伴随的其他并发症 175
第七节 高度近视的免疫学 178
第八章 高度近视的眼底改变 183
第一节 视盘表面及周围改变 183
第二节 后巩膜葡萄肿 184
第三节 后极部视网膜和脉络膜改变 185
第四节 周边部视网膜改变 194
第九章 并发症及处理 199
第一节 黄斑病变 199
第二节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及其处理 202
第三节 视网膜脱离与劈裂 205
第四节 玻璃体病变 209
第十章 特殊类型的高度近视与相关综合征 215
第一节 高度近视与青光眼 215
第二节 圆锥角膜 222
第三节Marfan综合征 227
第四节Marchesani综合征 230
第五节 Haney-Falls综合征 232
第六节 Alport综合征 233
第七节 Gansslen综合征 235
第十一章 高度近视与其他相关疾病 238
第一节 高度近视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38
第二节 高度近视与弱视 240
第三节 高度近视与视神经病变 243
第十二章 角膜屈光性手术治疗 245
第一节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245
第二节 角膜散光切开术 250
第三节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性手术 255
第四节 角膜基质环植入术 267
第五节 表面角膜镜片术 268
第十三章 晶状体性屈光手术 272
第一节 概述 272
第二节 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273
第三节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291
第四节 屈光性人工晶状体设计 311
第五节 透明晶状体摘出术 312
第十四章 后巩膜加固手术 318
第一节 后巩膜加固手术的历史与沿革 318
第二节 机械性后巩膜加固术 321
第三节 机械性加固法临床问题讨论 333
第四节 生物胶原膜加固法 340
第五节 球周注射组织液与凝胶聚合物加固法 341
第十五章 高度近视的镜片矫正 345
第一节 概述 345
第二节 眼镜光学 347
第三节 高度近视眼的屈光学检查 358
第四节 框架眼镜矫正 366
第五节 双焦眼镜和渐变多焦镜 372
第六节 角膜接触镜 377
第七节 附加棱镜片的框架眼镜 398
第十六章 高度近视的药物治疗 410
第一节 概述 410
第二节 局部药物 414
第三节 全身药物 422
第四节 中药治疗 426
第五节 基因治疗 427
第十七章 高度近视眼的眼底激光治疗 432
第一节 黄斑出血及黄斑中央凹脉络膜新生血管 432
第二节 激光种类参数 448
第十八章 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移植 454
第一节 背景 454
第二节 现状 454
第三节 方法 455
第四节 评价 458
中英文索引 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