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任务 1
1.普遍法理学 1
2.哈特提问方式的转换与普遍法理学的复兴 2
3.研究目标 3
第二节 有待线索“贯穿”的理论纷争 5
1.哈特的三个经久不衰的问题 6
2.行动理由问题与权威问题 7
3.德沃金的“解释”问题 8
4.语义学问题 9
5.道德的概念分析 11
6.自由裁量与“唯一正确答案” 12
7.法律理论的性质 12
第三节 与国内其他研究角度的比较 14
1.对法律实证主义各个论题的研究 14
2.对理论资源的研究 15
3.用政治背景说明法律理论的缘由 20
4.以分离命题为主线的研究 23
5.本书对分离命题研究的发展 25
第二章 语言哲学中的概念理论 29
第一节 克里普克一普特南的可能世界语义学 29
1.模态逻辑与可能世界语义学概述 29
2.关于专名的讨论 30
3.关于通名的讨论 34
第二节 蒯因的挑战 38
1.关于“单身汉”的分析 38
2.蒯因的语言观 40
3.刺激同义性与翻译的不确定性 41
第三节 普特南对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发展 43
1.普特南对蒯因理论的肯定 43
2.普特南与蒯因理论的差异 44
3.对可能世界语义学的改造 46
第四节 小结:概念分析是什么? 47
第三章 哈特的法律概念分析 50
第一节 哈特是如何转向法律概念问题的 52
1.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批评还原论 52
2.哈特早期对定义的批评 58
第二节 《法律的概念》中的定义观 60
1.《法律的概念》对定义的两个批评 61
2.“属概念”与定义方法的可适用性 63
3.开放结构、词语与概念 63
第三节 法律的必然属性之一:法律必然是规则 68
1.奥斯丁的强制指令说及其缺陷 69
2.哈特的社会规则理论 72
3.对社会规则理论的批评 76
4.理论家观点是价值中立的吗? 87
5.总结:哈特的概念理论 94
第四节 法律的必然属性之二:两种规则的结合 101
1.哈特的两种规则理论 101
2.对哈特的两种规则理论的批评 105
3.《论边沁》对二阶规则理论的发展 109
第五节 分离命题与最低限度的自然法 112
1.法律的本质与分离命题 112
2.最低限度的自然法 113
第四章 拉兹的客观主义价值概念分析 115
第一节 实践理由与客观价值理论 116
1.理由是什么? 117
2.理由都是有价值的吗? 119
3.认知问题:理由都是可以证明的吗? 121
4.本体问题:理由必然是客观的吗? 123
5.不可公度性问题 126
6.理由的作用 137
7.理由的社会依赖性 141
第二节 排他性理由与规则的概念分析 146
1.理由的定义性特征和理由的分类 146
2.排他性理由 148
3.规则与排他性理由 154
第三节 拉兹早期对法律概念分析的一种尝试 159
1.制度化规范性体系能够说明法律体系吗? 160
2.视角论 164
第五章 拉兹的权威论法律概念分析 167
第一节 权威理论 168
1.正当性权威 168
2.事实权威与“主张” 173
第二节 渊源论 177
1.渊源论是针对什么问题的? 178
2.渊源论:针对法律的识别问题 178
3.渊源论:不针对法律的本质问题 180
第三节 立法意图问题 182
1.集体意图及其存在的可能性 183
2.意图的范围及其疑难 186
第四节 守法义务、法律的任务与法律—道德的关系 190
1.遵守法律的道德理由? 190
2.法律的功能与事实权威 192
第五节 拉兹的概念分析方法 194
1.概念的必然属性 194
2.揭示出概念的重要方面 202
3.概念之间存在关联 205
4.概念具有深度 206
5.概念分析的理论功能 210
第六章 德沃金的客观主义道德概念和解释性法律概念 211
第一节 法律原则问题 213
1.原则论题 213
2.法律实证主义者对原则论题的回应 214
3.原则论的理论目的:反对社会规则理论 215
4.社会规则理论的缺陷 221
第二节 客观主义价值理论:道德概念分析 224
1.什么意义上的客观? 224
2.道德怀疑论 225
3.不可公度性问题 232
第三节 解释性概念:法律概念分析 236
1.语义之刺:对法律实证主义概念观的批评 236
2.关于法律的争议 238
3.解释性概念 240
4.德沃金对法律概念的具体分析 247
5.唯一正确答案 252
6.恶法问题:法律的双重生命 254
第四节 德沃金的概念理论 256
1.直面法律的概念问题 256
2.区分词语与概念 256
3.概念深度 257
4.政治概念的价值性 259
5.概念的理论依赖性 259
第七章 结论:法律概念分析的后哈特共识 261
参考文献 277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