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临床医学研究的一般问题 1
第一节 临床医学研究的基本类型 1
一、描述性研究 1
二、观察性研究 2
三、试验性研究 2
第二节 临床医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
一、选题 3
二、研究计划与研究设计 6
三、资料搜集 8
四、统计和分析 8
五、临床医学研究论文写作 8
六、成果鉴定与推广应用 13
七、研究资料的归档 14
第三节 临床医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14
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14
二、研究实施的道德性 15
三、研究方法的双向性 15
四、研究设计的对照性 16
五、研究过程的误差性 16
六、研究人员和对象的依从性 16
七、研究措施的标准性 17
第二章 临床医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8
第一节 数理学原则 18
一、对照 18
二、随机化 21
三、重复 21
第二节 新医学模式原则 21
一、新医学模式 22
二、新医学模式原则的应用 23
第三节 盲法原则 24
一、单盲 25
二、双盲 25
三、三盲 26
第四节 伦理学原则 26
一、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 26
二、医患关系 27
三、临床研究的若干伦理道德问题 28
第三章 临床医学研究与逻辑思维方法 31
第一节 比较一类比法 31
一、比较方法 31
二、类比方法 32
第二节 分析—综合法 34
一、分析方法 34
二、综合方法 36
第三节 归纳—演绎法 37
一、归纳法 38
二、演绎法 40
第四节 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假说 42
一、假说的特点和作用 42
二、假说的形成和发展 44
第五节 假说的检验 46
一、假说的逻辑分析 47
二、假说的实践检验 48
第四章 临床医学研究常见误差 50
第一节 误差的分类 50
一、偶然误差 50
二、偏差 51
第二节 临床研究常见偏差 51
一、样本变异偏差 52
二、信息偏差 55
三、混杂偏差 59
四、因果倒置偏差 60
五、α与β错误 60
第三节 偏差的控制 61
一、测量质量 61
二、受试者的基础参数 62
三、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 63
四、受试者的均衡性 63
五、受试者的依从性 63
六 临床研究的协作 66
第五章 率与比 68
第一节 率的一般属性 68
一、率的概念 68
二、率的分子与分母 69
第二节 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常用率 69
一、发病率与患病率 69
二、死亡率与病死率 73
三、误诊率与漏诊率 74
四、率的使用指南 76
第三节 率的分层与调整 78
一、率的分层 78
二、率的调整 78
第四节 抽样调查求率时样本的数量 80
一、估计样本含量的几个基本因素 80
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82
第五节 总体率的估计 82
一、率的抽样误差与率的标准误 82
二、总体率的估计 83
第六节 两率差别的比较 83
一、两独立率的比较 84
二、两不独立率的比较 85
三、x2检验 86
第七节 比 87
一、构成比与PMR 87
二、相对比与SMR 88
三、动态数列 90
四、率与比 91
第六章 横断面研究 92
第一节 设计的构成 92
一、设计的基本内容 92
二、暴露与结局 99
三、偏差的估计与控制 99
第二节 研究结果的分析 101
一、资料的整理 101
二、资料的分析 101
第三节 评价及其应用 105
第七章 队列研究 107
第一节 基本模式与分类 107
第二节 队列研究的基本要素 108
一、队列人群的选择 108
二、基线的确定 108
三、暴露因素的确定 109
四、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确定 109
五、追踪 110
六、样本数量估计 110
第三节 结果分析 111
一、暴露:离散变量,结果:连续变量 112
二、暴露与结果:连续变量 112
三、暴露与结果:离散变量 115
第四节 结果的分层与偏差分析 119
一、分层分析 119
二、Mantel—Haenszel分析 119
第五节 队列研究评价 121
一、队列研究与横断面研究的比较 121
二、队列研究评价 122
第八章 病例对照研究 124
第一节 研究设计 124
一、病例的选择 125
二、对照的选择 125
三、暴露因素的确定 125
四、研究样本大小的估计 126
第二节 结果分析 128
一、二分变量的基本分析模式 128
二、比数与比数比 128
三、目标人群的相对危险度与研究样本比数比 129
四、比数比的解释 133
五、分级资料的分析 134
六、人群特异危险度 135
七、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135
八、结果解释 139
第三节 偏差的估计和控制 140
一、样本选择偏差 141
二、信息偏差 141
三、错误分类偏差 141
四、混杂偏差 142
第四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评价 144
第九章 临床随机试验 146
第一节 随机方案的制定 146
第二节 随机抽样 147
一、单纯随机抽样 147
二、分层抽样 148
三、系统抽样 149
四、整群抽样 150
五、阶段抽样 150
第三节 随机化分组 150
一、简单随机化分组 151
二、随机区组设计分组 152
三、配对设计分组 154
四、拉丁方设计分组 154
五、分层随机化分组 156
第四节 研究顺序的随机化 156
第五节 样本含量的估计 156
一、样本含量估计的重要性 156
二、样本含量估计的前提 157
三、均数抽样调查时样本含量的估计 158
四、两样本均数比较时样本含量的估计 159
五、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时样本含量的估计 159
六、配对资料比较时样本含量的估计 161
第六节 临床随机试验的评价 162
一、临床随机试验与统计推断 162
二、随机抽样误差的估计 163
三、随机化分组评价 167
第十章 单因素临床研究设计与分析 169
第一节 完全随机设计与分析 169
一、成组比较设计与分析 169
二、多组比较设计与分析 172
三、完全随机设计的评价 179
第二节 配对设计与分析 180
一、配对设计方法 180
二、自身对照设计与分析 184
三、交叉设计与分析 185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与分析 188
一、随机区组设计原理 188
二、随机区组设计方法 189
三、结果分析 192
四、随机区组设计的评价 195
第十一章 序贯试验 196
第一节 序贯试验的特点 196
第二节 序贯试验的设计类型 197
一、开放型序贯试验 198
二、闭锁型序贯试验 199
第三节 序贯试验的设计与分析 199
一、质反应开放型单向序贯试验 200
二、质反应开放型双向序贯试验 203
三、质反应闭锁型双向序贯试验 204
四、量反应序贯试验 205
五、序贯t检验 206
第十二章 几种常用的多因素试验设计与分析 210
第一节 概述 210
一、一般概念 210
二、设计与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1
第二节 常用的多因素试验设计及分析方法 216
一、配伍组试验 216
二、拉丁方试验 219
三、系统分组试验 224
四、分割试验 227
五、析因试验 230
六、正交试验 241
第十三章 疾病病因的临床研究 253
第一节 病因及其模式 253
一、基本概念 253
二、疾病的因果模式 254
三、危险因素 255
四、病因途径 257
第二节 临床病因研究的基本过程 258
一、提出病因假说 259
二、回顾性病因探讨 259
三、前瞻性病因研究 259
四、实验病因学研究 259
五、干预性病因验证 259
第三节 临床病因研究及分析方法 261
一、研究方法类型 261
二、研究方法评价 261
三、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263
第四节 临床病因研究的评价 264
一、可能性与因果联系 265
二、重要性与因果联系 267
三、特异性与因果联系 267
第十四章 疾病的诊断试验与筛检 269
第一节 诊断试验的类型 269
第二节 诊断试验的评价方法 270
一、评价的参照标准 270
二、评价方法及指标 270
第三节 复合诊断试验 279
一、结果判断方法 279
二、平行试验的评价 280
三、系列试验的评价 281
四、系列试验与平行试验的比较 282
第四节 正常值的确定 283
一、正常和异常的分布 283
二、制定正常值的方法 285
三、ROC曲线 287
四、确定诊断界限的原则 289
第五节 疾病的筛检 290
一、筛的检意义 290
二、筛检的实施原则 291
第十五章 新药的临床研究 293
第一节 新药的分类 293
第二节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 293
一、临床前药理研究 294
二、不同类别药物的要求 296
第三节 新药临床研究概述 297
一、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方法 297
二、临床试验 298
三、临床验证 300
第四节 几种常用新药的临床研究 300
一、抗菌药物的临床研究 300
二、抗肝炎药物的临床研究 302
三、抗癌药物的临床研究 304
四、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临床研究 308
附:新药临床研究设计举例 313
第十六章 疾病预后研究 317
第一节 概述 317
第二节 预后因素研究 317
一、预后因素 317
二、预后因素研究方法及要求 319
第三节 随访和失访 319
一、随访 319
二、失访 320
第四节 预后的率指标 321
一、病死率 322
二、治愈率 322
三、其他率指标 322
第五节 生存分析 322
一、直接计算法 322
二、生存曲线法 324
三、寿命表法 325
第六节 预后研究的评价 334
一、前瞻性研究与回顾性研究 334
二、零时间与起止时间 334
三、随访率和失访率 335
四、病情与病型 335
五、客观指标与标准性 335
六、偏差的控制与调整 336
附表 337
主要参考文献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