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基本功》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挽华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9787530801369
  • 页数:595 页
图书介绍:《外科基本功》由国内外著名的32位外科学教授根据个人特长分篇执笔撰写而成。全书共分29章,介绍了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理论、基本技艺。1至6章介绍外科诊断的基本知识,如实验室检查、影像诊断、内镜及穿剌诊治;7至12章介绍术前准备、术中应掌握的技艺;13至29章介绍外科病人常见症状的处理,如出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以及输血、给氧、外科病的营养支持、感染的控治、肿瘤的外科治疗等。书中所介绍的知识以作者经验为主,兼顾国内外最新有关资料。

第一章 外科病人的病史和检查 1

一、接触病人的艺术 1

二、病史 1

三、对病人的精神和机体状况的一般评价 2

四、一般体格检查 2

五、特殊检查器械和特殊处理 2

六、病变局部检查 2

七、手术可能性的估计 3

八、书面记录 3

第二章 实验诊断 5

第一节 血液气体分析及酸硷平衡 5

一、血液气体和酸硷平衡测定常用指标 5

二、试验方法 7

三、正常值 8

四、临床意义 8

第二节 无机元素测定 9

一、钠 9

二、钾 10

三、氯 11

四、钙 11

五、磷 12

第三节 肝功能检查 13

一、有关蛋白质代谢的肝功能试验 13

二、脂肪代谢试验 16

三、糖代谢试验 17

四、胆红素代谢试验 17

五、染料排泄试验 19

六、血清酶学检查 20

第四节 肾功能检查 23

一、肾小球功能试验 24

二、肾小管功能试验 26

第五节 胃及十二指肠液检查 28

一、胃液检查 28

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31

第六节 脑脊液 32

一、压力 33

二、动力学试验 33

三、颜色 34

四、细胞 34

五、蛋白 34

六、糖 35

七、氯化物 36

八、酶 37

第七节 浆膜腔液检查 37

一、一般性状 38

二、化学检查 38

三、显微镜检查 38

第三章 外科疾患X线诊断基础 40

第一节 概述 40

一、X线诊断的应用原理 40

二、X线检查方法 40

三、X线检查原则及分析方法 48

四、X线的防护 50

第二节 呼吸系统外科疾患的X线诊断 50

一、胸部X线平片的诊断价值 50

二、各种特殊X线检查 52

第三节 循环系统外科疾患的X线诊断 54

一、普通X线检查 54

二、记波摄影 59

三、心血管造影 60

四、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心血管疾患中的应用 65

第四节 腹部外科疾患的X线诊断 65

一、急腹症腹部X线平片的检查 65

二、CT在急腹症的应用 68

三、胃肠造影 69

四、胆系造影 78

五、胰腺X线诊断 80

六、肝脏疾患的X线诊断 82

七、腹腔血管造影 84

八、腹部外科手术后的X线检查 87

第五节 泌尿系统外科疾患的X线诊断 89

一、X线平片检查 89

二、静脉尿路造影 90

三、逆行性肾盂造影 93

四、膀胱造影 93

五、尿道造影 94

六、其他特殊检查 94

七、肾上腺X线检查 96

第六节 神经系统外科疾患的X线诊断 98

一、X线检查方法 98

二、颅脑外伤的X线诊断 105

三、脑血管疾患的X线诊断 106

四、脑肿瘤的X线诊断 108

五、与脑外科有关的炎症 110

七、先天畸形的X线诊断 110

第七节 骨、关节系统外科疾患的X线诊断 112

一、检查方法 112

二、骨与关节损伤 114

三、骨与关节感染 115

四、骨肿瘤 121

第八节 软组织疾患的X线诊断 124

一、软组织肿瘤 124

二、软组织炎症、水肿、出血及积气 124

三、乳腺疾患的X线诊断 124

第四章 超声诊断 128

第一节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和仪器类型 128

一、基本原理 128

二、仪器类型 129

第二节 肝脏疾病 130

一、正常肝脏声像图 130

二、异常肝脏声像图 130

第三节 胆道系统疾病 138

一、正常胆囊和肝外胆管声像图 138

二、异常胆囊、胆管声像图 138

第四节 胰腺疾病 145

一、正常胰腺声像图 145

二、异常胰腺声像图 145

第五节 脾脏疾病 147

一、正常脾脏声像图 147

二、异常脾脏声像图 147

第六节 肾脏疾病 149

一、正常肾脏声像图 149

二、异常肾脏声像图 150

第七节 肾上腺疾病 154

第八节 胃肠疾病 154

一、胃肠肿物 154

二、肠梗阻 155

三、肠套叠 155

四、先天性幽门肥大 155

第九节 腹部和盆腔肿物 155

一、腹部肿物 155

二、盆腔肿物 157

第十节 胸腔疾病 159

一、胸腔积液 159

二、胸腔和肺肿瘤 159

第十一节 心血管疾病 160

一、常用超声仪器类型 160

二、临床应用 160

第五章 内镜检查 162

一、光导纤维内镜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 162

二、内镜的种类 162

三、临床应用 164

四、小肠镜 172

五、结肠镜 172

六、腹腔镜 173

七、结语和展望 174

第六章 穿刺术 177

第一节 一般常用穿刺术 177

一、股静脉穿刺插管术 177

二、锁骨下静脉穿刺擂管术 178

三、颈内静脉穿刺擂管术 179

四、股动脉穿刺插管术 179

五、骨髓穿刺术 180

六、骨髓穿刺活检术 181

七、腰椎穿刺术 181

第二节 体表肿物穿刺活检术 182

一、适应症和禁忌症 182

二、用品 183

三、方法 183

四、对穿刺活检术的评价 184

第三节 头颅部穿刺术 185

一、小脑延髓池穿刺术 185

二、侧脑室穿刺术 185

三、脑室持续引流术 186

四、后卤穿刺术 187

五、硬膜下穿刺术 188

第四节 胸部穿刺术 188

一、胸腔穿刺术 188

二、心包穿刺术 189

三、胸膜穿刺活检术 189

四、经皮穿刺肺活检术 190

第五节 腹部穿刺术 192

一、腹腔穿刺术 192

二、肝脏穿刺术 193

三、肝脏穿刺活检术 194

四、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194

五、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196

六、腹腔肿物穿刺活检术 198

第六节 泌尿生殖器官的穿刺术 199

一、经皮肾穿刺活检术 199

二、经皮肾盂穿刺引流术 201

三、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术 202

四、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202

五、阴道后穹窿穿刺术 203

第七节 脊椎和四肢的穿刺术 204

一、骨骼穿刺活检术 204

二、经皮椎体穿刺活检术 204

三、关节穿刺引流术 205

第七章 手术前准备 207

一、手术危险性的估计 207

二、病人的思想准备 207

三、机体条件的准备 207

四、手术方案的设计与讨论 209

五、预防感染 210

六、特殊准备 210

七、术前医嘱 217

第八章 手术和创伤后并发症 219

一、全身性并发症 219

二、局部并发症 222

第九章 抗菌与无菌 223

第一节 概念 223

一、机械灭菌法 223

二、物理灭菌法 223

三、化学灭菌法 223

四、生物灭菌法 223

第二节 各种灭菌法及其应用 223

一、热力灭菌 223

二、紫外线灭菌 226

三、化学灭菌 226

四、气体熏蒸灭菌 229

第三节 手术后感染的途径和预防措施 230

一、细菌进入创口的主要途径 230

二、预防细菌进入创口的主要措施 230

三、国外近代推荐的手臂消毒法 231

第十章 手术基本技艺 234

第一节 常备手术器械使用简介 234

一、使刀 234

二、使剪 235

三、使止血钳 236

四、持针 237

五、持镊 238

第二节 技术熟练的体现——稳、准、快、细 239

第十一章 显微外科 241

第一节 显微外科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41

第二节 显微外科发展简史 242

第三节 显微外科的基本技术 243

一、学会在显微镜下的基本操作 243

二、吻合血管 243

三、缝合神经 250

第四节 游离皮瓣移植 251

一、腹股沟皮瓣 251

二、足背皮瓣 254

三、前臂皮瓣 255

四、肩胛皮瓣 255

第五节 肌皮瓣游离移植和肌皮瓣移位 256

一、阔筋膜张肌皮瓣 256

二、背阔肌皮瓣 257

三、腓肠肌皮瓣 261

四、胸大肌皮瓣 266

五、股薄肌皮瓣 267

第六节 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 268

第七节 游离大网膜移植 273

第八节 游离骨移植和游离骨膜移植 275

一、游离肋骨移植 275

二、游离腓骨移植 276

三、游离髂骨移植 277

四、游离骨膜移植 279

第九节 显微神经外科 280

第十节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282

一、优点 282

二、缺点 282

第十一节 显微外科手术的适应症 283

第十二节 显微外科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284

一、术前准备 284

二、术后处理 284

第十三节 显微外科的展望 285

一、断肢(或指)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的血运观察 285

二、吻合血管的方法 286

三、展望 286

第十二章 敷料 294

第一节 敷料的种类和选择 294

一、浸泡敷料 294

二、油剂敷料 295

三、伤口擦拭、冲洗、消毒和腐蚀剂的使用 295

四、粉剂和膏剂 296

五、干敷料 296

第二节 换药 296

第三节 伤口的观察 297

一、缝合伤口 297

二、感染开放伤口或创面 297

第十三章 创伤愈合 298

一、创伤愈合的类型 298

二、机体对创伤的反应 298

三、创口的细胞组分 300

四、创伤愈合的过程 301

五、影响创伤愈合的全身因素 301

六、影响创伤愈合的局部因素 303

七、影响创伤愈合的技术因素 303

第十四章 出血、止血 305

第一节 出血、止血的生理 305

一、正常的止、凝血机制 305

二、抗凝血系统 308

第二节 出血的常见原因 309

一、血管疾患 309

二、血小板疾患 309

三、凝血异常 310

第三节 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311

一、血小板计数 311

二、出血时间(Duke法) 311

三、凝血酶原时间(PT)(一期法)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11

第四节 外科出血的处理 311

一、血管异常 311

二、血小板异常 312

三、凝血异常 312

第十五章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313

一、病因 313

二、发病机理 313

三、临床表现 314

四、实验室检查 315

五、诊断 317

六、治疗 317

第十六章 休克 320

第一节 定义与分类 320

第二节 休克发生的机理和全身反应 320

一、代偿机能 320

二、代偿失调 321

三、心输出量 322

四、外周阻力 322

五、血管活性物质 322

第三节 病理生理 323

一、细胞 323

二、代谢 324

三、心脏 325

四、肺 325

五、肾 326

六、肝脏 326

七、胃肠 327

八、网状内皮系统(RES) 327

九、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 327

第四节 监测 328

一、临床观察 328

二、血液动力学的监测 328

三、化验 331

四、血气分析 331

第五节 治疗 331

一、体位 331

二、保温 332

三、镇痛 332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与输氧 332

五、补液 332

六、血管收缩和舒张剂 334

七、皮质类固醇 337

八、强心剂和利尿剂 337

九、抗生素 339

十、外科处理 339

十一、矫正酸中毒 339

十二、低温 339

第十七章 心功能衰竭 341

一、心功能衰竭的定义 341

二、心功能衰竭的原因 341

三、机体对心力衰竭的适应和代偿 342

四、心脏扩大和心肌肥厚性改变对心功能的影响 343

五、心力衰竭的分类 343

六、鉴别心力衰竭的步骤和方法 344

七、心力衰竭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 345

八、心力衰竭患者手术前的准备和手术后的处理 346

第十八章 呼吸衰竭 348

一、分类与病因 348

二、诊断 351

三、治疗 352

第十九章 肝昏迷 361

一、临床分型 361

二、临床表现 361

三、病理及辅助检查 362

四、发病机理 362

五、治疗 364

第二十章 急性肾功能衰竭 368

第一节 病因与病理生理 368

一、病因 368

二、病理生理 370

第二节 诊断 371

一、尿钠 373

二、肌酐和尿素 373

三、尿检查 374

四、放射诊断 374

五、超声诊断 375

六、CT诊断 375

七、同位素肾图或扫描 375

八、肾活组织检查 375

九、利尿试验 375

第三节 病程 376

一、少尿期 376

二、多尿期 379

三、恢复期 379

第四节 预防 379

一、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预防 379

二、利尿剂的应用 380

第五节 治疗与预后 380

一、少尿期的治疗 380

二、多尿期的治疗 386

三、预后 387

第二十一章 复苏 390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90

第二节 分类 390

一、心脏骤停的分类 390

二、吸吸骤停的分类 391

第三节 诊断 391

第四节 治疗 392

一、现场急救 392

二、初期复苏术 392

三、二期复苏术 394

四、除颤 397

五、心脏复跳困难的原因和处理 398

六、开胸心脏按压 399

七、脑复苏 401

第五节 预后和停止复苏的指征 406

一、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预后因素 406

二、停止复苏措施的指征 407

三、放弃复苏抢救的指征 408

第二十二章 水和电解质平衡 410

第一节 体液的基本概念 410

第二节 水和电解质失衡的诊断步骤 413

一、细胞外液的容量 413

二、细胞外液的浓度 413

三、细胞外液的酸碱度 413

第三节 细胞外液容量失衡 413

一、细胞外液容量不足 413

二、细胞外液容量过多 414

第四节 体液渗透浓度失衡 414

一、水的正常代谢 414

二、血浆〔Na+〕和渗透浓度 415

三、体液低渗压 416

四、体液高渗压 416

第五节 酸硷失衡 416

一、酸硷平衡的调节 417

二、单一的四类酸硷失衡 418

三、Delta硷 422

四、负离子差(Anion Gap)和乳酸中毒 422

五、酸硷失衡的95%可信限 423

六、酸硷失衡的治疗 424

第六节 钾浓度失衡 425

一、高血钾 425

二、低血钾 426

第七节 水和电解质失衡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426

第二十三章 输血 429

第一节 输全血 429

一、血型 429

二、血液的贮存 430

三、输血的反应和并发症 433

第二节 血液成分的应用 438

一、含细胞的血成分 438

二、不含细胞的血液成分 439

第三节 血浆代用品 440

一、葡聚糖(右旋糖酐) 440

二、羟乙基淀粉 441

三、缓冲盐水 441

第四节 自体输血及血液稀释 442

一、术前自体血的采集与贮存 442

二、术中失血的利用 442

三、血液稀释法 443

第二十四章 氧治疗 446

第一节 氧的运输 446

一、肺泡中气体交换 446

二、氧在血液中运输 446

三、氧离解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448

第二节 缺氧 449

一、缺氧的原因和分类 449

二、缺氧对机体的效应 449

三、缺氧的诊断 450

四、缺氧的治疗 450

第三节 氧治疗的适应症和方法 451

一、氧治疗的原理 451

二、氧治疗的适应症 451

三、氧治疗的方法 452

第四节 高压氧 454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 454

二、高压氧的临床应用 454

三、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 455

四、高压氧治疗的危险性 455

第五节 氧治疗的副作用和毒性 456

一、氧治疗的副作用 456

二、氧中毒 456

第二十五章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 459

第一节 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459

一、完全肠外营养的定义 459

二、历史 459

三、完全胃肠外营养的适应症和营养评定 460

四、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方法 461

五、临床与实验室监测 462

六、并发症的预防 463

第二节 胃肠内营养支持 466

第二十六章 外科感染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470

一、外科感染的分类与致病菌的变迁 470

二、外科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与预防性治疗的几种情况 470

三、外科感染中抗生素应用的一些不合理情况 471

四、外科感染合理选择抗生素的原则 472

五、几种外科感染的常用抗生素简介 474

第二十七章 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 483

一、肿瘤外科治疗依赖于正确的诊断 485

二、肿瘤外科应重视机体整体和肿瘤局部的关系 486

三、正确掌握外科手术的适应症 486

四、肿瘤外科的手术技术 488

五、关于治愈性手术 489

六、关于姑息性手术 490

七、关于区域淋巴结清除术问题 491

第二十八章 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 492

第一节 化疗的基本概念 492

一、肿瘤细胞的生物学 492

二、细胞增殖动力学 493

三、细胞杀灭假说 495

四、药物代谢动力学 496

第二节 化疗的适应症和疗效的评定 496

一、化疗的适应症 496

二、应用化疗时掌握的原则 496

三、化疗疗效的评定 496

第三节 抗肿瘤药物 499

一、烷化剂 499

二、抗代谢药物 506

三、植物硷 508

四、抗生素 511

五、酶 515

六、其他类药物 516

第四节 抗肿瘤药物副作用的处理 518

一、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 519

二、胃肠道症状的处理 520

三、肝和肾功能受损 521

第五节 抗肿瘤药物的联合应用 521

一、生化方法 523

二、细胞动力学的方法 523

三、经验性的方法 523

第六节 各种肿瘤的药物治疗 524

一、头颈部癌 524

二、鼻咽癌 527

三、甲状腺癌 527

四、肺癌 528

五、乳腺癌 529

六、食管癌 530

七、胃癌 531

八、大肠癌 532

九、肝癌 532

十、胰腺癌 532

十一、肾癌 532

十二、膀胱癌 533

十三、睾丸癌 533

十四、前列腺癌 534

十五、脑瘤(恶性) 534

十六、软组织肉瘤 535

十七、骨肉瘤 535

十八、何杰金氏病 535

十九、非何杰金氏淋巴病 536

二十、黑色素瘤 536

二十一、恶性浆膜腔积液 536

第七节 激素治疗 537

一、乳腺癌 537

二、前列腺癌 538

三、肾癌 539

四、甲状腺癌 539

第八节 化疗的展望 539

一、预测敏感性 539

二、降低毒性副作用 539

三、骨髓移植 539

四、增加放射敏感性 539

五、改变宿主的生物反应 539

六、单克隆抗体 540

第二十九章 肿瘤的放射治疗 542

第一节 放射治疗的基本知识 542

一、电离辐射的物理基本知识及临床常用名词 542

二、放射源、设备及临床常用名词 545

三、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基本知识 547

四、影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 548

第二节 选用放射治疗须知及最佳方案设计 550

一、肿瘤学的一般临床知识 550

二、临床放射物理及放射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551

三、放射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551

第三节 综合治疗的作用及其优越性——提高疗效及保留功能问题 554

一、放射治疗与手术并用 554

二、放射治疗与其他疗法并用 559

第四节 放射反应与放射损伤 560

一、正常组织耐受性 561

二、重要器官放射反应的临床表现 562

汉英主题词对照索引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