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铜鼓 铜鼓文化的发展、传承与保护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万辅彬,蒋延瑜,韦丹芳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504663825
  • 页数:368 页
图书介绍:铜鼓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古代众多民族的文化瑰宝,已有两千七百余年的历史。铜鼓是权力与财富象征的重器,是沟通人神的祭器,类似于古代中原的铜鼎。铜鼓又是娱神娱人的乐器,还是指挥军阵的响器……铜鼓是名副其实的“大器”。20世纪后半叶,植根于农耕文化的铜鼓日渐式微。随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的日益繁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开始复兴,铜鼓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也提上议事日程,本书作者就这一主题申请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主要成果就是深入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铜鼓文化。本书通过对国内外铜鼓研究成果的梳理和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的借鉴,从文献上把握了铜鼓文化保护的脉络。通过对中国和东南亚的八个国家铜鼓文化的历史考察和重点田野调查,对铜鼓文化的重要性进行了再认识,为我们保护铜鼓文化提供了田野基础。对已有的铜鼓文化保护案例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分析,提炼了好的经验。结合作者们亲身参与的案例,完整地提出了以“四化”为核心的铜鼓文化保护的理论。本书图文并茂,装帧精美,深入浅出,雅俗共赏,重视、支持和热衷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士及广大读者都会欢迎此书。

第一章 导论 2

第一节 铜鼓研究的现状 2

一、国外的铜鼓研究 2

二、国内的铜鼓研究 3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现状 9

一、立法保护 9

二、生产性保护 11

三、数字化保护 13

四、政府行为保护 16

五、产业化保护 19

六、学校保护 23

七、传承人保护 28

第三节 选题的意义及创新 30

一、研究意义 30

二、基本思路和创新 31

三、研究方法 31

第二章 铜鼓文化的重要性 34

第一节 铜鼓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34

一、铜鼓的起源 34

二、铜鼓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37

第二节 铜鼓的分类与文化的多样性 42

一、滥觞期:万家坝型铜鼓 43

二、成熟期:石寨山型和东山早期型铜鼓 44

三、发展期: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和东山晚期型的铜鼓 45

四、式微期:遵义型、麻江型和西盟型铜鼓 46

第三节 铜鼓文化与?文化 49

一、孕育铜鼓文化的?文化 49

二、铜鼓艺术与?文化 51

三、铜鼓使用与?文化 59

第四节 铜鼓比铜鼎有更丰富的社会文化功能 69

一、铜鼎的社会文化功能 70

二、铜鼓的社会文化功能 73

三、铜鼎与铜鼓社会文化功能比较 79

第五节 铜鼓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古代文化的共同载体 81

第六节 铜鼓文化是亟需保护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82

一、铜鼓文化是活态文化 82

二、铜鼓文化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90

第三章 铜鼓文化现状 94

第一节 铜鼓文化曾经遇到的摧残 94

第二节 从广西活态铜鼓文化看铜鼓文化现状 98

一、文献资料中的广西铜鼓 98

二、村寨复兴的铜鼓文化 105

三、城市活态的铜鼓文化 118

四、广西活态铜鼓文化的困境 128

第三节 东南亚的铜鼓文化 135

一、铜鼓在东南亚各国的分布 135

二、老挝铜鼓调查 150

第四章 铜鼓文化的保护研究 186

第一节 南丹里湖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86

一、化里村白裤瑶铜鼓的田野考察 187

二、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07

第二节 贵州布依族铜鼓文化与“十二则”的传承 224

一、布依族铜鼓习俗 224

二、布依族铜鼓“十二则”鼓乐 234

三、布依族铜鼓的传承和保护 242

第三节 壮族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50

一、壮族的传世铜鼓 250

二、壮族铜鼓文化的复兴 258

三、壮族铜鼓铸造工艺的复兴 266

第五章 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 288

第一节 参与申报第一批国家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试点工程 288

一、以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为题申报的原因 288

二、制订的工作方案 289

三、制订的保护计划 291

四、已完成的保护工作 292

第二节 参与申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 294

第三节 开展布依族铜鼓音乐的保护和传承 296

一、整理濒临失传的布依族铜鼓乐谱“十二则” 296

二、尝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入高等教育 309

第四节 参与河池铜鼓的数字化工作 310

第五节 组织和参与东兰民间传世铜鼓文化论坛 312

第六节 铜鼓的铸造试验 313

一、用现代方法和技术进行的铜鼓铸造试验 313

二、与民间工匠合作铸造铜鼓 314

第六章 铜鼓文化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318

第一节 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理念与基本措施 318

一、保护的理念 318

二、保护的基本措施 322

第二节 铜鼓文化的保护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才能实现 328

一、政府部门主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328

二、发挥博物馆保护和宣传铜鼓文化的特殊作用 331

三、营造宽松的文化生态,引导民众自觉保护、传承铜鼓文化 333

四、组织并鼓励铜鼓艺人传、帮、带 335

五、发挥学者和研究部门的智库作用 337

六、鼓励企业开发与赞助 337

七、推动媒体积极宣传 339

结束语 340

参考文献 342

索引 354

后记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