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过情感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温建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10129228
  • 页数:2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五章,约25万字。 作者首先在理论上对罪过情感进行了定义与分类。并梳理了自十八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刑事古典学派系统提出罪过理论学说至今的四个历史沿革阶段,分析了传统罪过理论中没有情感因素的名分和地位这一缺陷的成因。继而提出应将情感因素纳入罪过理论的必要性(1)保持学科间的一致性(2)实现罪过理论的自洽性(3)解决罪过理论与司法实践的脱节(4)确定性率性犯罪。

前言 1

理论篇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罪过情感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4

一、犯罪学上关于情感动机的论述 4

二、刑事立法上和刑法学者关于情绪、情感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和见解 5

第二节 罪过情感地位确立的探索及简评 6

一、陈兴良教授将情感因素纳入罪过理论的尝试 6

二、李安、沈琪两位学者对刑法罪过的心理学分析 8

三、李兰英教授对故意概念中希望和放任的诠释 9

四、俄罗斯学者对罪过的见解 10

五、袁彬教授对此问题的观点 12

第三节 罪过理论中确立情感因素的原则 13

一、严格区分感情性反应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的原则 13

二、严格区分情感动机和罪过情感的原则 14

三、坚持知、情、意并重的原则 14

第二章 罪过情感的概念 16

第一节 罪过情感的本质 16

一、罪过的本质 16

二、罪过情感的本质 19

第二节 罪过情感的种类 22

一、积极的罪过情感和消极的罪过情感 22

二、具体的罪过情感和抽象的罪过情感 27

第三章 罪过理论缺失情感因素的成因 30

第一节 罪过理论历史沿革的阶段划分 30

一、划分罪过理论历史阶段的要求 31

二、罪过理论的历史形态 33

三、罪过理论演变的规律 35

第二节 罪过理论缺失情感因素成因探析 37

一、自由意志罪过理论缺失情感因素的成因 37

二、认识主义罪过理论缺失情感因素的成因 45

三、相对自由意志罪过理论缺失情感因素的成因 52

四、期待可能性罪过理论缺失情感因素的成因 55

第四章 罪过情感概念提出的必要性 58

第一节 保持学科间的一致性 58

一、传统罪过理论与哲学观点的矛盾 58

二、传统罪过理论与心理学的不一致 59

第二节 实现罪过理论的自洽性 60

一、科学区分间接故意与轻信过失 60

二、科学说明疏忽大意过失的罪过性 68

三、化解超过要素概念的内在矛盾 80

方法篇 87

第五章 刑事责任根据论 87

第一节 刑事责任根据的历史沿革 87

一、刑事责任根据理论的历史嬗变 87

二、当代我国关于刑事责任根据诸观点及简评 88

第二节 刑事责任根据的本质 90

一、刑事责任追究的原则 90

二、主体意识是刑事责任的根据 92

第三节 刑事责任根据的类型 94

一、着眼于预防的刑事责任根据和着眼于惩罚的刑事责任根据 94

二、理性犯罪刑事责任的根据和率性犯罪刑事责任的根据 95

第四节 特殊犯罪形态刑事责任的根据 96

一、实行犯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96

二、非实行犯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98

第六章 罪过三因素分析法 101

第一节 因果关系的逻辑分析 101

一、因果关系在刑法上的地位和作用 101

二、当前因果关系理论的缺陷 103

三、因果关系的范围界定 105

四、因果进程的逻辑分析 107

第二节 “罪过三因素分析法”定罪理论 109

一、罪过是犯罪的本质 109

二、罪过反映了犯罪的全貌 110

第三节 犯罪化的标准 111

一、犯罪化的重要性 111

二、犯罪化的必要性 112

三、犯罪化的可行性 113

第四节 似是而非的定罪情节 114

一、罪前情节是否存在定罪情节 114

二、罪后情节是否存在定罪情节 115

实践篇 121

第七章 罪过理论与司法实践脱节的解决 121

第一节 罪过情感在刑事立法中的体现 121

一、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情感不属于罪过情感的规定 121

二、刑事立法对罪过概括性规定包括了罪过情感 122

第二节 刑事司法中对罪过情感的考虑 124

一、刑事司法中对罪过情感考虑的可能性 124

二、罪过情感在刑事司法中得到考虑的途径 125

第三节 情感因素在罪过理论中的阙如 127

一、罪过理论的缺陷 127

二、罪过理论解释能力的不足 128

第八章 正确定性一般率性犯罪 130

第一节 传统罪过理论对率性犯罪难以认定 130

一、冷漠型率性犯罪 131

二、痛快型率性犯罪 131

三、痴狂型率性犯罪 132

第二节 对情感罪过心理分析的理论前提 133

一、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具有同一性 133

二、坚持知、情、意并重 134

三、严格区分情感动机和罪过情感 135

第三节 对率性犯罪主观罪过的具体分析 136

一、对冷漠型率性犯罪罪过心理的分析 136

二、对痛快型率性犯罪罪过心理的分析 136

三、对痴狂型率性犯罪罪过心理的分析 137

第九章 正确认定事故型犯罪的罪过形式 139

第一节 问题的概括 139

一、罪行的概括 139

二、罪过形式的概括 140

第二节 流行观点的评析 142

一、双重罪过说及简评 142

二、复合罪过说及简评 144

三、结果故意说及简评 146

四、行为故意说及简评 148

五、结果过失说及简评 150

六、行为过失说及简评 151

第三节 问题的症结 151

一、罪过是对危害行为还是对危害结果的态度 151

二、罪过与意志自由问题 152

第四节 一种新的探索 154

一、在因违法行为所致犯罪中,行为人对违法行为的心理态度只能是故意 154

二、行为人对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能有认识或者行为人认为危害结果不会发生 155

三、在事故型犯罪中,罪过情感是行为人唯一值得谴责的罪过心理因素 157

第五节 附带的解释 158

一、过于自信的事故型犯罪 158

二、主客观相统一的问题 159

三、关于“过失犯罪,刑法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 159

四、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同等对待的问题 160

五、刑罚畸轻畸重的问题 160

第十章 正确认定结果加重犯的罪过形式 162

第一节 关于结果加重犯罪过形式的观点综述 162

一、双重罪过说 163

二、独立罪过说 164

第二节 对结果加重犯罪过形式诸观点的评析 165

一、对双重罪过说的评析 166

二、对独立罪过说的评析 169

第三节 对结果加重犯罪过形式的正本清源 170

一、澄清两个基本的事实 170

二、对结果加重犯罪过心理的全新分析 171

第十一章 过失危险犯的罪过心理分析 175

第一节 我国刑法中存在的过失危险犯立法例 175

一、我国刑法学者对刑法中过失危险犯的研究和确认 175

二、笔者对过失危险犯立法例的补充 176

第二节 过失危险犯出于违法的故意 179

一、关于过失危险犯存在范围的见解 179

二、过失危险犯是一种因故意违法而过失致险的犯罪 181

第三节 过失危险犯的罪过形式 182

一、疏忽大意过失的过失危险犯 183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危险犯 184

第四节 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根据和标准 184

一、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根据 184

二、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的标准 185

第十二章 监督犯罪过心理的分析 187

第一节 监督过失的罪过心理分析 187

一、关于监督过失罪过形式的观点及其简评 187

二、监督过失罪过心理的特点 189

三、监督过失的独立性 192

第二节 监督故意的罪过心理分析 194

一、问题的提出 194

二、监督故意罪过心理分析 197

三、监督义务的来源 199

四、监督故意的种类 201

第十三章 对其他率性犯罪的认定 204

第一节 胁从犯的罪过心理分析 204

一、胁从犯与直接故意犯罪的相似 204

二、胁从犯与直接故意犯罪的区别 205

三、典型案例分析 205

第二节 不作为犯的罪过心理分析 205

一、不作为犯罪过心理的特点 206

二、不作为犯罪过心理的分类 207

第三节 过当犯的罪过心理分析 208

一、防卫过当的罪过心理分析 208

二、避险过当的罪过心理分析 212

影响篇 217

第十四章 犯罪论的改观 217

第一节 罪过本质及其分类的改观 217

一、罪过本质的改观 217

二、罪过分类的改观 218

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概念的重塑 223

一、当前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223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重新定义 224

第三节 犯罪本质及其种类的革新 226

一、犯罪本质的重新认识 226

二、新的犯罪分类方法 232

第四节 犯罪既遂标准的重新审订 235

一、关于犯罪既遂标准诸观点及其评析 235

二、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237

三、犯罪既遂标准的确证 240

四、相关的几个问题 242

第五节 共同犯罪观念的完善 244

一、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244

二、共同故意犯罪观念的完善 246

三、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 248

主要参考文献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