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意义 1
一、研究动机 1
二、研究意义 2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3
一、俄罗斯国内的研究现状 3
二、我国的研究现状 9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12
一、研究思路 12
二、研究范围 13
三、研究方法 13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14
一、概念界定 14
二、研究内容 22
第五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社会转型理论 25
一、社会转型理论 25
二、社会转型理论对非国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适用性 26
第二章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的非国立高等教育 29
第一节 非国立基础教育的发展及特征——公元9世纪至18世纪 29
一、非国立基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9
二、非国立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33
第二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特征——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 34
一、非国立高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34
二、非国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47
第三节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非国立高等教育消亡 50
本章小结 51
第三章 非国立高等教育的复苏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1年底 53
第一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复苏的原因 53
一、外部因素 54
二、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因素 58
第二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的政策 61
一、80年代中后期,政策导向 63
二、90年代初期,政策许可 65
第三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 67
一、非国立高等学校联邦行政管理的特点 67
二、非国立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特点 67
第四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复苏的特征 68
一、80年代中后期,非国立教育机构从事“影子经济” 68
二、90年代初期,非国立高等学校正式注册办学 69
本章小结 69
第四章 非国立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阶段——1992年底—1999年底 71
第一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的政策 71
一、1992年底—1996年上半年,政策鼓励、支持 71
二、1996年下半年—1999年底,政策调整 87
第二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 89
一、非国立高等教育联邦行政管理体制 90
二、非国立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104
三、非国立高等教育非政府组织的管理 115
第三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结构 121
一、非国立高等教育的规模 121
二、非国立高等教育的结构 125
第四节 不同利益主体对非国立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 134
一、政府、“国立派”对非国立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 134
二、教育消费者对非国立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 137
三、非国立高等教育系统对自身教育质量的评价 140
本章小结 143
第五章 非国立高等教育规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146
第一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的政策 146
一、2000年—2004年底,新政策出台 147
二、2005年至今,政策稳定时期 153
三、非国立高等教育的政策问题 154
第二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 166
一、非国立高等教育联邦行政管理 166
二、非政府组织及非国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管理 175
三、非国立高等教育的管理问题 179
第三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结构 184
一、非国立高等教育的规模 184
二、非国立高等教育的结构 186
第四节 不同利益主体对非国立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 205
一、政府、“国立派”对非国立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 206
二、社会、劳动力市场对非国立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 208
三、非国立高等教育系统对自身教育质量的评价 210
四、非国立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214
第五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 223
一、依附于公有制资源 223
二、制定适合于自身的办学指导思想 227
三、追求自己的办学特色 229
四、遵照市场机制办学 230
五、建立以大学为龙头的教育集团 231
六、办学追求实用 232
本章小结 232
第六章 非国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展望 235
第一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作用 236
一、非国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236
二、非国立高等教育的作用 241
第二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未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促进与制约因素 244
一、非国立高等教育未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 245
二、非国立高等教育未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49
第三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未来生存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54
一、优化政策环境,协调国立和非国立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 254
二、非国立高等教育系统的自身完善 256
第四节 非国立高等教育发展前景的展望 259
本章小结 260
附录一 非商业自治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国际银行学院”(圣彼得堡)章程 262
附录二 俄罗斯新大学学术委员会条例 278
附录三 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2009/2010学年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286
参考文献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