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理论基础 3
1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背景 3
1.1 城市化对人类发展的积极影响 3
1.1.1 提高收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
1.1.2 完善公共服务,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 3
1.1.3 促进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合理化 4
1.2 城市化对生态足迹的消极影响 4
1.2.1 城市用地大量占用耕地,低效粗放扩张 5
1.2.2 城市能源、水、生活物质过度消耗 6
1.2.3 城市环境承载力面临巨大考验 7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背景 7
1.3.1 城市可持续发展 7
1.3.2 城市可持续发展3E原则 8
1.3.3 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综述 9
1.3.4 可持续发展评估的两个半球思路 10
2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构建 12
2.1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构建 12
2.1.1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 12
2.1.2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选择原则 13
2.1.3 城市生态投入指数及指标体系 14
2.1.4 城市人类发展指数及指标体系 15
2.2 城市可持续发展分类评估 16
2.3 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评估 17
2.4 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18
2.5 城市可持续发展改进路径 20
3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与数据采集处理 22
3.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22
3.1.1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基本假设 23
3.1.2 DEA效率 23
3.1.3 主要的DEA模型 24
3.2 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评估模型与数据采集处理 27
3.2.1 城市人类发展指数处理 27
3.2.2 城市生态投入指数处理 28
3.2.3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基础数据 29
第二篇 中国35个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 35
4 中国35个大中城市生态投入指数排名与解读 35
4.1 中国35个大中城市生态投入指数排名 35
4.1.1 城市生态投入指数排名 35
4.1.2 城市生态投入水平分级 37
4.2 中国35个大中城市生态投入指数区域分析 39
4.2.1 基于东中西划分视角 39
4.2.2 基于经济区划的视角 41
4.3 中国35个大中城市生态投入分项指标分析 42
4.3.1 各分项指标排名及差异程度分析 42
4.3.2 各城市分项指标玫瑰图分析 45
4.4 中国35个大中城市生态投入指数国际比较 47
4.4.1 综合指数国际比较 47
4.4.2 分项指标国际比较 48
5 中国35个大中城市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与解读 52
5.1 中国35个大中城市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52
5.1.1 城市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52
5.1.2 城市人类发展水平分级 54
5.2 中国35个大中城市人类发展指数区域分析 56
5.2.1 基于东中西部划分视角 56
5.2.2 基于经济区划视角 57
5.3 中国35个大中城市人类发展分项指标分析 58
5.3.1 各分项指标排名及差异程度分析 58
5.3.2 各城市分项指标玫瑰图分析 62
5.4 中国35个大中城市人类发展指数国际比较 64
6 中国35个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四象限分区与解读 67
6.1 中国35个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四象限分区 67
6.2 Ⅰ区:低投入低产出类城市及解读 68
6.2.1 城市特点 68
6.2.2 典型城市解读——关州 69
6.3 Ⅱ区:低投入高产出类城市及解读 70
6.3.1 城市特点 70
6.3.2 典型城市解读——天津 70
6.4 Ⅲ区:高投入高产出类城市及解读 72
6.4.1 城市特点 72
6.4.2 典型城市解读——上海 73
6.5 Ⅳ区:高投入低产出类城市及解读 74
6.5.1 城市特点 74
6.5.2 典型城市解读——乌鲁木齐 74
7 中国35个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排名与解读 76
7.1 中国35个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排名与分析 76
7.1.1 可持续发展效率排名 76
7.1.2 可持续发展效率分析 78
7.1.3 可持续发展效率区域分析 80
7.2 中国35个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分类及解读 82
7.2.1 可持续发展效率分类 82
7.2.2 可持续发展效率分类解读 83
7.3 中国35个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优化方向 84
8 中国35个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与改进路径 87
8.1 中国35个大中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87
8.2 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改进路径 89
8.2.1 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改进方向 89
8.2.2 典型城市分析——郑州 91
8.3 Ⅱ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改进路径 93
8.3.1 Ⅱ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改进方向 93
8.3.2 典型城市分析——天津 95
8.4 Ⅲ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改进路径 97
8.4.1 Ⅲ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改进方向 97
8.4.2 典型城市分析——上海 100
8.5 Ⅳ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改进路径 101
8.5.1 Ⅳ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改进方向 102
8.5.2 典型城市分析——乌鲁木齐 103
第三篇 长三角16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 109
9 长三角16个城市生态投入指数排名与解读 109
9.1 长三角16个城市生态投入指数排名 109
9.1.1 城市生态投入指数排名 109
9.1.2 城市生态投入水平分级 110
9.2 长三角16个城市生态投入指数区域分析 111
9.2.1 综合指数区域分析 112
9.2.2 分项指标区域分析 113
9.3 长三角16个城市生态投入分项指标分析 114
9.3.1 各分项指标差异程度分析 114
9.3.2 各城市分项指标玫瑰图分析 116
9.4 长三角16个城市生态投入指数比较分析 117
10 长三角16个城市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与解读 119
10.1 长三角16个城市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119
10.1.1 城市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119
10.1.2 城市人类发展水平分级 120
10.2 长三角16个城市人类发展指数区域分析 122
10.2.1 综合指数区域分析 122
10.2.2 江苏与浙江两省城市对比分析 122
10.3 长三角16个城市人类发展指数分项指标玫瑰图分析 123
10.3.1 各分项指标差异程度分析 123
10.3.2 各城市分项指标差异分析 125
10.4 长三角16个城市人类发展指数比较分析 127
11 长三角16个城市可持续发展四象限分区与解读 129
11.1 长三角16个城市可持续发展四象限分区 129
11.2 Ⅰ区:低投入低产出类城市及解读 130
11.2.1 城市特点 130
11.2.2 典型城市解读——泰州 131
11.3 Ⅱ区:低投入高产出类城市及解读 131
11.3.1 城市特点 131
11.3.2 典型城市解读——杭州 132
11.4 Ⅲ区:高投入高产出类城市及解读 133
11.4.1 城市特点 133
11.4.2 典型城市解读——上海 133
11.5 Ⅳ区:高投入低产出类城市及解读 134
12 长三角16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排名与解读 135
12.1 长三角16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排名及分析 135
12.1.1 效率综合排名 135
12.1.2 效率排名解读 136
12.2 长三角16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区域分析 138
12.3 长三角16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分类及解读 139
12.3.1 效率分类 139
12.3.2 效率分类解读 139
12.4 长三角16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优化方向 141
13 长三角16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改进建议 143
13.1 城市分区与发展模式的选取 143
13.2 Ⅱ区城市的合理模式改进路径 144
13.3 Ⅲ区城市的B模式改进路径 144
13.4 Ⅰ区城市的C模式改进路径 145
后记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