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杨树达生平与著述 1
一、幼承家学(1885—1897) 1
二、问师求学(1897—1911) 2
三、设教治学(1911—1956) 2
四、杨树达文字学研究相关情况简介 4
第二节 本书研究相关情况说明 7
一、杨氏文字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7
二、该选题的研究趋势和学术价值 12
三、本书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难点和研究目标 14
四、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学术观点方面的创新 15
第三节 本书内容设置情况简介 17
一、各章节内容简介 17
二、各章节内容的逻辑关系 19
第二章 杨树达六书研究 21
第一节 杨树达象形研究 23
一、传统象形研究回顾、学界对杨氏象形研究的评价和研究新思路 23
二、杨树达象形研究的内容介绍 26
三、《中国文字学概要》与《文字形义学》象形对比研究 31
四、杨氏与杨桓、王筠象形对比研究 34
五、杨氏象形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40
六、杨树达象形字疏证举例 42
第二节 杨树达指事研究 45
一、杨氏对传统指事理论的借鉴与发展 45
二、传统指事分析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50
三、杨氏对前人指事字归字的调整与认定 56
四、杨氏指事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60
五、杨氏指事字疏证举例 63
第三节 杨树达会意研究 69
一、会意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学界对杨树达会意研究现状介绍 69
二、杨树达会意研究内容介绍 71
三、《概要》与《文字蒙求》会意归字比较 79
四、杨树达会意研究的贡献和存在的不足 81
五、杨氏会意字疏证举例 86
第四节 杨树达其他三书研究 89
一、形声研究 89
二、假借研究 94
三、转注研究 97
四、总结 98
第三章 初文、本字与加旁方式研究 101
第一节 杨树达初文研究 101
一、初文研究源流、概念及杨氏初文考释范围 101
二、杨树达初文考释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106
三、杨树达初文研究的学术贡献和不足 118
四、总结 120
五、杨树达初文疏证举例 121
第二节 杨树达本字研究 124
一、杨氏对传统本字研究的继承和学界对杨氏本字研究的评价 124
二、杨氏本字定义之讨论 126
三、杨氏本字研究的范围和本书对杨氏本字研究的考察重点 129
四、杨氏《彝铭中之本字》内容介绍 131
五、杨氏本字研究的特点 133
六、杨树达彝铭本字研究的学术贡献和不足 134
七、杨氏彝铭本字疏证举例 137
第三节 杨树达加旁方式研究 139
一、概述 139
二、王筠、唐兰加旁研究述略 141
三、杨氏加旁方式研究的内容 143
四、杨氏加旁方式研究的学术贡献 152
第四章 杨树达形声字研究 159
第一节 杨树达义近形旁任作研究 159
一、义近形旁任作的概念、研究历史和学界对杨氏研究情况介绍 159
二、杨树达义近形符任作研究内容和特点 160
三、杨氏义近形符任作研究的学术贡献和不足 166
四、义近形符通用的个人思考 168
第二节 杨树达形符“泛”“切”研究 172
一、杨树达先生形符“泛”“切”的论述举要 172
二、杨树达先生形符“泛”“切”研究例字析评 174
三、杨树达先生形符“泛”“切”研究例字补正 176
四、总结 178
第三节 杨树达“通借”研究 179
一、杨树达“通借”研究情况介绍 180
二、杨氏“通借”理论探析 185
三、杨氏“通借”例字指瑕 187
四、总结 190
五、杨树达“通借”字疏证举例 190
六、学界对杨氏“通借”研究评价辩析 196
第四节 形符探微 204
一、形声字形符添加的时间确定 204
二、形声字形符添加的两种主要模式 206
三、两种模式不同特点及“同旁不同类”溯源 210
第五章 杨树达古文字考释研究 213
第一节 考释方法的三个发展阶段 213
一、考释方法的探索期 213
二、考释方法的总结建立期 214
三、古文字考释方法论的建设期 216
第二节 杨树达考释理论与金文考释“十四条” 220
一、杨氏考释理论在学术界的不同评价和著者的个人看法 220
二、杨氏金文考释“十四条”内容与学界评价 227
第三节 杨树达在甲金文考释中所体现出来的考释方法分析 231
一、概述 231
二、杨树达在考释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考释方法 231
三、杨氏考释方法的特色 239
第四节 杨树达古文字考释上的贡献 242
一、考释成果直接认可并称引者 242
二、古文字考释对后学的启发 246
第六章 总论 249
第一节 杨树达文字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分析 249
一、学术价值分析的原则 249
二、首创价值 250
三、传承价值 252
第二节 杨树达文字学研究的时代性和局限性 255
附录 257
一、2007年版《积微居金文说》 257
二、《积微居金文余说》 269
三、《积微居小学述林》 275
四、《积微居甲文说》 277
参考文献 278
后记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