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课程60年 1949-2009》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洪建丛书主编;翟楠,薛晓阳著
  • 出 版 社: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811302844
  • 页数:2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建国以来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变迁进行了勾勒。通过历史史料的陈述与整理、当事人的口述与体验、理论观点的阐释与评析等,试图为读者展示一个清晰而鲜活的小学品德课程发展与演变的历史图景,从而深刻、全面地理解这段课程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小学德育 1

第一节 历史转折期的德育制度革新 2

一、确立学校德育的政治方向 2

二、对旧教育的批判与改造 16

三、小学德育规范化建制的努力 28

第二节 学校德育地位的重新确立 31

一、学校德育独立于其他学科的特殊地位 31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学德育的教学内容及形式 33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17年来小学德育教科书介绍与评析 40

一、蕴含明显的政治化和成人化特征 42

二、深入体现了五爱教育的思想 43

三、关注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 45

四、渗透了反对专制教育、提倡民主政治的革命热情 47

五、运用故事体裁反映道德品质 48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17年来小学德育的经验、问题与反思 50

一、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小学德育模式 51

二、教学改革中形成的正确做法和经验 58

三、小学德育中的问题与反思 60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德育 70

第一节 学校德育工作的政治环境 70

一、德育的暴力与革命的权威 70

二、小学德育基本地位的丧失 77

第二节 “文革”时期小学德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85

一、小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85

二、小学德育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90

第三节 “文革”时期的小学德育教材 95

一、以革命故事为主体 95

二、教材内容的彻底政治化 100

三、学科渗透的隐性道德教育 102

四、以领袖人物及其思想作为编写基调 104

第三章 1976—1981年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107

第一节 政治化与革命化的小学德育指导思想 107

一、“教学计划”的颁布及“文革”教育思想的延续 108

二、新“小学40条”及旧的小学德育观念 110

三、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与“政治挂帅”的小学德育 111

第二节 小学德育课程的正式设立 113

一、小学政治课的设立及其意义 114

二、小学政治课的基本特征分析 114

第三节 小学政治教科书介绍与评析 116

一、人教社第一套小学政治教科书的诞生 116

二、其他版本的小学政治教材简介 121

第四节 小学德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126

一、加强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研究 126

二、恢复五爱教育和榜样教育 127

三、进行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教育 130

四、改进班主任工作、重建少先队等活动 131

第四章 1981—1997年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134

第一节 小学思想品德指导思想的科学化及其发展 134

一、若干教学(课程)计划中的指导思想 134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教材座谈会中的指导思想 136

三、若干德育政策文件中的指导思想 138

第二节 小学德育课程设置的重要变化 141

一、思想品德课的设立及课时安排的演变 141

二、思想品德课的特征及设立的意义 143

第三节 教学大纲的颁布及其修订 145

一、第一个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的出现 145

二、1986年颁布的小学思想品德大纲 150

三、1990(1992)年颁布的小学思想品德大纲 155

第四节 思想品德教科书的更迭 156

一、根据“82大纲”编写的品德教科书介绍 157

二、根据“86大纲”编写的品德教科书介绍 165

三、根据“90(92)大纲”编写的品德教科书介绍 172

第五节 小学德育教学改革、方法与特点 173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主要改革与实验 174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80

三、小学品德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 186

第五章 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192

第一节 新课程改革前后的小学德育指导思想 192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192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193

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194

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 195

第二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196

一、课程标准的诞生 196

二、课程标准为何取代教学大纲 198

三、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199

四、课程标准的德目内容阐释 203

五、课程标准的特点分析 209

第三节 小学德育新课程的设置及其意义 211

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设置及课时安排 211

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设置的意义与价值 212

第四节 小学德育教材的“百家争鸣”时期 213

一、教材改革的基本理念 213

二、小学品德教材及其特点 214

第五节 新课程中的小学德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216

一、小学德育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217

二、小学德育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221

第六节 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反思 230

一、品德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230

二、品德课时得不到充分保证 232

三、品德教学依然存在重认知轻实践的倾向 233

四、品德活动盲目追求形式、忽略内涵 235

主要参考文献 237

后记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