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上海—沈阳—杭州:出租车司机带来的启示 1
连接思维,连接战略,连接商业 4
第一章 进入连接时代 8
1.1文明社会的三个阶段 8
1.2非人性化:分工时代降维的代价 11
1.3工业社会思维的局限 20
1.4社区的回归 22
1.5连接时代的大门刚刚开启 24
1.6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连接并非对分工的否定 30
第二章 超越互联网的信息社会 37
2.1基于互联网的4+2网络世界 37
2.2物联网 42
2.3服务网 46
2.4使用网 49
附录:水面之下真实存在的互联网 53
第三章 大数据与连接 59
3.1信息的三种形态 59
3.2历史上的信息记录 63
3.3信息记录大变革 66
3.4大变革的表现特征 72
3.5大数据的价值 84
第四章 消费者授权与社会化消费者 89
4.1传统经济链条中的消费者 89
4.2传统媒体世界中的受众 92
4.3开始觉醒的消费者 96
4.4作为发标方的消费者:从CRM到PAM 98
4.5消费者的系统端口是否愿意为你开放 108
4.6社会化消费者与消费者智能 113
附录:消费者在传统经济链条中的四种角色 119
第五章 渠道变革与情景化前端 124
5.1“渠道为王”受到很大的挑战 124
5.2信息渠道的变革:新媒体,新新媒体,平台化媒体 128
5.3销售渠道的变革 134
5.4不再简单的渠道 140
5.5渠道的未来竞争力:情景化前端(从终端到前端) 148
第六章 企业组织变革与平台化竞争 154
6.1从科层制到网络化 154
6.2大数据对网络化组织的支撑 157
6.3数据不能取代人工 159
6.4个体的回报和价值 162
6.5企业的资产和竞争力 167
附录1:企业平台不是电商平台 171
附录2:消费者导向与定制化 172
附录3:网络化组织的五个原则 173
附录4:企业组织变迁 174
附录5:认识科层制 176
第七章 连接性产品与四位一体的新商业模式 181
7.1连接性产品:让连接无处不在 181
7.2产品的分类与企业机会 194
7.3四位一体的商业模式与交易的变革 200
附录1: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产品对自然界的依赖逐渐可控 205
附录2:电子化产品:对人工依赖的减少 208
第八章 连接的社会与人生 211
8.1社会需要连接 211
8.2社会公共服务需要连接 214
8.3社会公共服务需要连接智能 224
8.4连接的人生更丰富 230
8.5让压缩的人生舒展开来 233
8.6成熟的社会与人生 236
8.7连接时代潜在的代价 238
后记及致谢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