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2
二、问题提出 4
三、研究意义 12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13
一、国内相关研究 14
二、国外相关研究 21
三、既有研究的共识、局限与理论空间 22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25
一、研究方法 25
二、资料来源 27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31
一、研究思路 31
二、章节安排 32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35
一、研究创新 35
二、研究局限 39
第二章 结构功能主义、内卷化理论与农垦组织研究的契合 42
第一节 结构功能主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42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产生与新功能主义的发展 43
二、结构功能主义的“整合—分化”理论逻辑 48
三、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论解读 56
第二节 “内卷化”概念与其基本规定性 64
一、内卷化概念的溯源与拓展 64
二、内卷化概念的基本内涵 70
三、内卷化概念的定性分析 75
第三节 结构功能主义、内卷化理论与农垦研究的契合 82
一、组织结构功能研究理论的借鉴与反思 83
二、相关理论的契合性 88
三、农垦组织、组织结构功能相对优势与组织内卷化 91
第三章 组织结构功能转型与内卷化理论建构 98
第一节 “特殊公权力组织理性”的前提分析 98
一、从“经济人”到“政治人” 99
二、“政治人理性”与公权力组织 103
三、本研究前提:“特殊公权力组织”理性 107
第二节 理论框架构建与命题 109
一、第一层次:环境既定情境及其与组织的互动 109
二、第二层次:组织结构功能转型——整合与分化 112
三、第三层次:组织变革方向的期望与其偏离性 118
第三节 研究的相关命题 122
一、云南农垦组织的嵌入环境:层级权力体制及其利益形构 122
二、云南农垦组织结构功能变革 126
三、云南农垦组织的内卷化 132
第四章 云南农垦组织的发生与结构功能演进 137
第一节 组织的形成环境与发生机制 137
一、云南区域自然历史状况与文化积淀 138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整合需求与农垦 142
三、云南农垦组织的发生机制 145
第二节 组织结构功能的演进与扩展 148
一、农垦组织角色设计 148
二、结构演进:组织制度与管理体制 154
三、功能扩展:组织资源与功能分析 167
第三节 微观透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农垦改革 180
一、调查对象选择 180
二、组织改革与资源分析 183
三、组织结构的变迁 186
四、组织功能的扩展 191
第四节 小结 197
一、组织结构功能改革的特征 197
二、“结构功能双重性”的相对优势 200
第五章 云南农垦组织结构功能的内卷化与重构 202
第一节 宏观环境变化与组织危机 202
一、宏观制度的变化 203
二、组织原有相对优势的解体 205
第二节 云南农垦组织内卷化——以勐养、东风农场为例 208
一、个案选择与实证方法 208
二、云南农垦组织的内卷化困境 209
三、组织结构内卷化分析 210
四、组织功能内卷化考察 215
第三节 组织结构功能的重构探索 226
一、云南农垦组织的“二次创业”改革 228
二、云南农垦组织的属地化改革 231
三、改革思路的比较分析 235
四、组织职能定位 241
第四节 小结 243
一、组织相对优势变迁与内卷化 243
二、组织结构功能的整合与分化 245
第六章 云南农垦组织内卷化突破与组织转型 250
第一节 政策介入路径选择 250
一、新形势下对农垦组织功能的再认识 250
二、政策支持原则与走向 252
三、政策分类支持 256
第二节 组织“内卷化”的突破与结构功能转型 259
一、农垦组织的发展逻辑 259
二、组织“内卷化”的突破 260
三、农垦组织的结构功能转型 266
第三节 农垦组织与环境支持 269
一、组织社会支持的重建 270
二、区域异质性资源禀赋与组织相对优势 271
三、组织相对优势的扩展 274
第七章 结语 276
第一节 研究结论 276
第二节 后续研究 281
一、现实问题的分析 281
二、利益边疆研究视角的拓展 283
附录 286
附录1 调查问卷——关于云南农垦发展认识的调查 286
附录2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云南农垦重要政策、讲话与文件汇总 290
附录3 云南省各地农垦分局、国营农场简况表 293
参考文献 295
后记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