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湖南文化形成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1
二、湖南文化的发展轨迹 4
三、湖南文化精神的来源及特点 12
上编 25
第一章 远古和先秦时期 25
第一节 湖南原始文化 26
第二节 湖南青铜文化 51
第三节 湖南楚文化 62
第四节 湖南古越人和蛮、濮、巴人文化 76
第二章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82
第一节 文献与学术 83
第二节 文学艺术 89
第三节 科技和工艺 99
第四节 宗教 111
第三章 隋唐和五代时期 116
第一节 教育与科举 117
第二节 学术 121
第三节 文学 126
第四节 艺术与工艺 136
第五节 宗教 140
第四章 两宋时期 145
第一节 书院与教育 146
第二节 理学和经学 152
第三节 史学、地学和考据学、谱牒学 166
第四节 文学艺术 172
第五节 科技与工艺 179
第六节 宗教 183
第五章 元明时期 189
第一节 书院与教育 190
第二节 文学艺术 203
第三节 理学与经学 210
第四节 史学与地学 218
第五节 科技 223
第六节 宗教 225
第六章 清代前、中期 231
第一节 教育与科举 232
第二节 哲学与经学 236
第三节 文学艺术 243
第四节 史学与地学 248
第五节 科技 256
第六节 宗教 261
第七章 清后期至辛亥革命 271
第一节 学术思想与社会思潮(上) 272
第二节 学术思想与社会思潮(下) 295
第三节 史学 327
第四节 文学艺术 339
第五节 教育与科技 348
第六节 新闻出版与图博事业 364
第七节 宗教 380
下编 393
第一章 建构湖湘学统与促进湖南文化的繁荣——湖南的书院文化 393
第一节 湖南书院的各种类型 393
第二节 湖南书院的等级差异 402
第三节 湖南书院与湖南文化 417
第二章 近代湖南人才辈出引领潮流 431
第一节 前所未有的人才辈出 431
第二节 激越高昂的士风民气 434
第三节 卓著影响的军事思想 441
第四节 近代湖南人才辈出的影响 467
第三章 历史文化锻造下的湖湘山水 472
第一节 湖湘山水风光的人文开发与潇湘八景 472
第二节 享誉中外的宗教名山南岳衡山 477
第三节 儒释道交融共住的岳麓山 485
第四节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490
第五节 灵动飘逸的武陵源 494
第六节 灵境仙踪桃花源 499
第四章 众芳争艳的湖湘地方戏曲 502
第一节 雅俗共赏的湖南传统戏剧 502
第二节 质朴清新的湖南民间曲艺 516
第五章 异彩纷呈的湖湘传统音乐舞蹈 531
第一节 风格各异的湖南民歌 532
第二节 婀娜多姿的湖南民间舞蹈 549
第六章 独具特色的湖南岁时节令习俗 567
第一节 湖南的汉族岁时节令习俗 567
第二节 湖南多民族共有的特色岁时节令习俗 577
第三节 湖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习俗 585
第七章 文化底蕴深厚的湖湘名胜古迹 597
第一节 人文始祖古帝陵 597
第二节 尊师重教的古书院与文庙 602
第三节 明清至近代的洪江古商城与黔阳古城 609
第四节 寄托缅怀的古祠庙 613
第五节 恬静质朴的“苗疆边城” 620
第六节 旧貌依然的名村古镇 626
第七节 别具一格的民族建筑——侗寨的风雨桥与鼓楼 635
第八节 传统乡土社会活化石的汝城古祠堂建筑群 638
第九节 “摩崖三绝”古石刻 643
第八章 深深揳入民众社会生活的湖湘饮食文化 651
第一节 湖湘饮食文化发展源流 651
第二节 湖湘饮食的三大流派及其特色 660
第三节 湖湘的风味小吃 670
第四节 湖湘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 675
第九章 深蕴审美情趣的湖湘民间工艺品 683
第一节 服饰编织刺绣印染工艺品 683
第二节 竹木雕刻编织工艺品 693
第三节 石雕工艺品 697
第四节 陶瓷工艺品 700
第五节 其他工艺美术制品 702
附录 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