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文献综述 1
0.1研究的背景 3
0.2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4
0.2.1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4
0.2.2研究的方法 4
0.3研究的构成 6
0.4相关研究综述 7
0.4.1城市贫困地域的现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7
0.4.2城市贫困地域的人居环境整治 8
0.4.3城中村研究的展开 14
0.4.4城中村的概念 15
0.4.5城中村的价值评价 17
0.4.6城中村整治理想模式的讨论 18
0.4.7本研究的定位和意义 19
第Ⅰ部分 城中村现象及其人居环境的实况 23
第1章 城中村的概况 23
1.1导言 25
1.2城中村的类型 25
1.2.1因子·聚类分类 25
1.2.2动态变迁分类 25
1.2.3按用地比例的分类 26
1.2.4按位置关系和综合要素的分类 26
1.2.5按周边环境的分类 26
1.2.6本研究中的分类和研究对象 26
1.3城中村的规模与人口构成 27
1.3.1全国的概况 27
1.3.2典型都市城中村的规模与人口构成 27
1.3.3从城中村规模和人口构成看城中村问题的本质 28
1.4城中村的特征 28
1.4.1共同的特征 28
1.4.2各地方的特征 29
1.5典型城市城中村的现状——以西安为例 30
1.5.1城中村的形成 30
1.5.2城中村的数量 31
1.5.3城中村的人口规模 31
1.5.4城中村的分布 31
1.6小结 33
第2章 城中村的形成背景和机制 35
2.1导言 37
2.2背景1: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城市化 37
2.2.1城市数量急速增加 37
2.2.2城市建成区面积急剧扩大 38
2.2.3城市化率快速上升 38
2.2.4“农民工”剧增 38
2.3背景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39
2.3.1户籍制度 40
2.3.2土地制度 42
2.3.3住宅制度 47
2.4城中村的形成机制 48
2.4.1关于城中村成因的讨论和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48
2.4.2作为原村民居住地的城中村的形成 49
2.4.3作为城市非正式廉租房地区的城中村的形成 50
2.5小结 52
第3章 居住环境的实况和改善意识 53
3.1导言 55
3.2城中村居住环境的评价 55
3.2.1调查的概要 55
3.2.2案例城中村居住环境概况 56
3.2.3居住环境评价指标 61
3.2.4城中村物质环境的评价结果 64
3.2.5综合考察 67
3.3居住环境的改善意识——以重庆市为例 68
3.3.1调查的概要 68
3.3.2居住相关者的属性和住房条件实况 71
3.3.3居住环境改善意识的实况 73
3.3.4满意度、定居意识及居住环境改善意识的相关关系 76
3.4小结 79
第Ⅱ部分 人居环境整治与评价 83
第4章 拆除重建型人居环境整治的效果及评价——以西安市为例 83
4.1导言 85
4.2传统的政府主导型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85
4.2.1案例城中村的概况 85
4.2.2村民的生计状况 86
4.2.3建成之初的物质环境 87
4.2.4现在的物质环境 89
4.2.5对传统政府主导型居住环境整治工程的评价 91
4.3现行的城中村改造手法 93
4.3.1领导组织机构的构成 93
4.3.2无形改造(制度改革) 93
4.3.3有形改造(再开发) 95
4.4现行改造手法的整治效果 96
4.4.1案例的工程概况和实施经纬 96
4.4.2物质环境 97
4.4.3村民生计 100
4.4.4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02
4.4.5对租户的影响 102
4.5对现行拆除重建型改造模式的综合评价 102
4.5.1无形改造(制度改革) 102
4.5.2有形改造(再开发) 103
4.6传统模式和现行模式的比较 104
4.7小结 105
第5章 渐进改善为主的居住环境整治 107
5.1导言 109
5.2深圳市城中村的概况 109
5.2.1深圳的概况 109
5.2.2城中村的概况 109
5.3深圳市的城中村政策和居住环境整治的规划体系 113
5.3.1城中村政策 113
5.3.2城中村整治的规划体系 115
5.4改造完成案例 122
5.4.1案例的概要 122
5.4.2拆除重建模式的手法和实施经纬 124
5.4.3渐进改善模式和改造后的居住环境 125
5.5小结 130
第6章 各种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实施效果的比较 131
6.1导言 133
6.2调查的概要 133
6.3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33
6.3.1原村民的属性 133
6.3.2租户的属性 134
6.4调查对象的人际关系 135
6.4.1原村民 135
6.4.2租户 136
6.5对改造效果的评价 137
6.5.1村民对改造必要性的事后评价 137
6.5.2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 139
6.6改造带来的影响 143
6.6.1对原村民的影响 143
6.6.2对租户的影响 144
6.7拆除重建型地区中有无租住履历的租户间特征比较 145
6.7.1属性比较 145
6.7.2人际关系特征比较 146
6.7.3收入阶层的比较 147
6.7.4定居意识的比较 148
6.7.5满意度的比较 149
6.8不同主体主导的拆除重建型地区村民特征的比较 150
6.8.1属性的比较 150
6.8.2人际关系的比较 150
6.8.3改造工程必要性的事后评价比较 152
6.8.4居住环境满意度的比较 153
6.8.5改造引起的经济状况变化的比较 153
6.9渐进改善型地区居民的自主改善意识 154
6.9.1以居民主导模式进行渐进改善的意识 154
6.9.2对今后彻底改造的态度 155
6.10小结 156
第Ⅲ部分 综合考察 161
第7章 结论·讨论·建议 161
7.1结论 163
7.1.1第一部分:“城中村”现象及其人居环境实况 163
7.1.2第二部分: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的实况及其评价 164
7.2关于城中村整治方向性的讨论 169
7.2.1现行的拆除重建型再开发手法作为城中村整治的理想模式是否适当 169
7.2.2规划法的修订能否彻底解决城中村问题 171
7.2.3城中村整治应达到的理想状态 173
7.3面向城中村人居环境可持续改善的建议 174
7.3.1城中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本思路 174
7.3.2城市层面的城中村政策建议 175
7.3.3国家层面制度改革的方向性 177
7.4今后的课题 178
附录 各地城中村物质环境评价得分一览 179
参考文献Ⅰ(中文文献) 193
参考文献Ⅱ(日文文献) 197
参考文献Ⅲ(英文文献) 201
后记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