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导论 1
第一章 古希腊之政治思想背景 1
第一节 希腊之政治社会 1
1.城邦国家 1
2.希腊政治思想发达之肇因 2
3.希腊政治思想之特色 8
第二节 斯巴达 11
1.斯巴达之阶级制度 11
2.斯巴达之政治组织 12
第三节 雅典 16
1.民主政治之衍进 17
2.政治组织之解析 23
(1)、公民大会 23
(2)、五百人会议 24
(3)、法庭 25
(4)、将军 27
第二章 柏拉图以前之哲学和政治思想 33
第一节 自然哲学之时代 33
1.爱阿尼安学派 33
(1)、泰里士 33
(2)、阿拿沙孟打 34
(3)、阿拿西蒙尼 35
2.毕达哥拉斯学派 36
3.希拉克利泰 37
4.伊利亚学派 39
(1)、巴门尼底 39
(2)、齐诺 40
(3)、美利苏 41
5.多元论 41
(1)、恩比道克来斯 41
(2)、安纳撒哥拉斯 42
(3)、洛奇巴斯及德谟克利都 43
6.评论 44
第二节 启蒙思想 46
1.哲人派 46
(1)、哲人派之名称释义及其时代背景 46
(2)、哲人派之主要人物 49
(3)、哲人派之政治观点 52
(4)、哲人派思想之批评 54
2.苏格拉底 56
(1)、苏格拉底之生平简述 56
(2)、苏格拉底之方法 57
(3)、道德就是知识 59
(4)、国家观念之解析 61
(5)、苏格拉底思想之评述 64
第二篇 柏拉图其人及观念论之重要 69
第三章 柏拉图之生平、著作及其研究方法 69
第一节 柏拉图之生平简述 69
第二节 柏拉图之著作 73
1.柏拉图之著作特色 74
(1)、文学之魅力 74
(2)、戏剧之效果 75
(3)、哲学之涵义 75
2.柏拉图之著作分期 76
(1)、醖酿时期 77
(2)、转变时期 79
(3)、成熟时期 82
第三节 柏拉图之研究方法 88
1.演释法 88
2.类比法 89
3.分析法 90
第四章 柏拉图形上学之基础 97
第一节 观念论思想之产生背景与渊源 97
1.集古代各家思想,取精弃粕 97
2.个人之因素与时代之背景 101
(1)、苏格拉底之殉难与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失败 101
(2)、诗人之气质 102
(3)、贵族之血统与教养 102
第二节 观念论之精义 103
1.回忆说—唤起观念本质之意识 103
2.爱是观念世界与人事世界之媒体 104
(1)、爱是激发灵魂望见绝对之美与不朽 104
(2)、爱是指引人类渴望灵魂之永远乡土 105
3.观念之性质 105
(1)、观念是有机之结合 106
(2)、观念是形成万物之原理或原型 106
第三节 观念论与「共和国篇」政治思想之关系 107
第三篇 柏拉图「共和国篇」之擧要 117
第五章 正义论 117
第一节「共和国篇」之性质与目的 117
第二节 论正义之解析 119
1.传统之正义观 120
2.急进之正义观 122
3.实用之正义观 125
第三节 正义理论之检讨 126
第六章 国家论 133
第一节 理想之国家论 133
第二节 国家之起源及发展 134
1.导入奢侈与战争之崛起 136
2.卫国阶级之出现 137
3.阶级与灵性 141
第三节 国家论之讨论 144
1.国家起源之启示 144
2.奢侈必然产生之害 144
3.战争之目的 145
4.阶级之涵义 145
5.专业化与分工合作之原则 146
6.政府之功能与卫国阶级 147
7.理想国家之批评 148
第七章 教育论 151
第一节 初级教育—音乐与体育 153
1.刚柔并济 155
2.质朴平易 155
3.严格管制之教育政策 156
(1)、天性和教养 156
(2)、严格管理故事和诗歌 156
(3)、查禁戏剧 158
(4)、管制音乐 158
第二节 高等教育—科学探索 159
1.算术问题 159
2.平面几何 161
3.天文学 162
第三节 专门教育—哲学训练 163
1.哲学家为王 163
2.善之观念 164
3.辩证法之重要 166
第四节 教育制度之评估 168
1.古人以乐辅治之说 168
2.妇女教育问题 168
3.科学教育之思想 170
4.国家管制教育之透视 171
5.哲学家为王之要件 172
6.道德价值之美学观 172
第八章 卫国阶级之生活 177
第一节 卫国阶级不宜持有财产 179
1.心理层面之分析 180
2.重视卫国阶级之利害一致与甘苦与共 180
3.因袭昔贤之说擧要 180
4.增强治国者为国谋福之念 181
5.部份共产与专业化 181
第二节 卫国阶级之结婚与共妻共子 184
1.优生原则与感情之抑制 184
2.避免卫国阶级之分裂 185
3.严格而苦行之生活与卫国阶级之享乐 185
4.人口控制与共妻共子 186
第三节 共产共妻之讨论 190
1.归返自然 190
2.惬意与共识 191
3.柏拉图之共产制度与人类自由和个人之关系 192
4.奴隶问题 193
第九章 政体论 197
第一节 理想国家之堕落 197
第二节 政体堕落之过程 198
1.军国政体 198
2.寡头政体 199
3.民主政体 201
4.暴君政体 202
第三节 政体论之批判 204
第四篇 柏拉图「政治家篇」与「法律篇」之真义 209
第十章「政治家篇」 209
第一节 政治家之定义 210
第二节 伦理问题之启示 214
第三节 政治艺术乎?科学乎? 217
第四节 政体之分类 218
第五节「政治家篇」之讨论 220
1.政治之适应性 221
2.社会之和谐 222
3.法治 222
第十一章「法律篇」 225
第一节次优国家之建设 226
1.节制是「法律篇」之立国基本原则 227
2.国家衍进之阶段 228
3.地理环境与人口 230
4.财产之处置 231
5.婚姻与家庭 232
第二节新国家之政治制度 233
1.公民大会 233
2.护法者 234
3.评议会 235
4.夜间会议 236
第三节 法律之功能 237
第四节 教育之要务 239
第五节「法律篇」之检讨 242
1.平等产生友谊之原则 242
2.奴隶医生与开明医生之分野,乃为立法家优劣之衡量标准 242
3.宗教之重要 243
第十二章 柏拉图政治思想之贡献与影响 247
第一节 不朽之贡献 247
第二节 柏拉图政治思想之影响 250
第五篇 亚里斯多德 257
第十三章 亚里斯多德的形上学基础及其伦理与政治思想 257
第一节 亚里斯多德之生平及著作 257
第二节 形上学之基础 259
1.形上学与经验主义 260
2.目的论与宇宙四因之学说 262
(1)、目的因 262
(2)、形成因 263
(3)、生成因 263
(4)、物质因 263
第三节「尼可马卡斯伦理学」 264
1.学问之分类 264
2.政治学为栋樑科学 264
3.最高善和幸福 266
4.终极之幸福——沉思之生活 268
5.从伦理学而进入政治学 268
第四节「政治学」 270
1.国家之起源 270
2.国家之目的 272
3.公民、宪法、主权 277
4.政体论 280
5.革命论——动态之政治 286
(1)、革命与动乱之源 287
(2)、防止革命之方法 290
6.理想国家 293
第五节 亚里斯多德思想之讨论 297
1.国家是人类最高形态之社会组合 298
2.比较政府与政治 299
3.自由与权威之调和 299
4.法治之观念 299
5.政治与社会环境之关系 300
6.政府机构之分立 300
第六篇 希腊晚期之政治思想 307
第十四章 希腊化时代之政治思想 307
第一节 希腊城邦国家之衰退 307
1.世界统治之观念 308
2.神秘宗教之诞生 309
3.新哲学之萌芽 309
第二节 伊比鸠鲁学派 311
1.哲学之基础 311
2.政治观点 314
3.影响 315
第三节 史托亚学派 317
1.齐诺及其学派名称之释义 317
2.代表人物 317
3.哲学之基础 318
4.思想内容 321
5.影响 323
附:参考资料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