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辑 评与论 17
这才是一等一的大诗人大手笔——毛泽东诗词的三个艺术特点 19
“喜闻乐见”“民族风格”“中国气派”——从毛泽东诗词看毛泽东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33
我与同学管谟业——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谈起 40
重说“三剑客”之周涛 53
“居高声自远”的“盛世危言”——关于朱增泉将军《战争史笔记》的“四句话” 60
深刻的历史洞见与丰富的性格塑造——话剧《支部建在连上》的两点主要贡献 67
“黄金时代”的文学记忆——我与首届军艺文学系 72
中国传统审美经验的局限与断裂——兼议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海洋形象 80
单刃剑还是双刃剑——我看当下军旅长篇小说的影视化趋向 84
重说一只失衡的“车轮”——当代军旅文学理论批评轨迹的回望与反思 88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当下意义 94
历史辉煌与现实担当——八一电影制片厂60年感怀 98
英雄主义精神向度与现实主义写作伦理——新世纪军旅文学整体观 104
国家/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弘扬——军旅小说60年的叙事伦理嬗变 115
类型化写作背景下的军旅小说——2012年度军旅文学回眸 126
军旅文学要警惕现实性的弱化——2011年度军旅文学回眸 135
光芒与阴影——2010年度军旅文学回眸 142
军旅文学:期待更有难度的写作——2009年度军旅文学回眸 148
2 第二辑 序与跋 153
遥远而深邃的“底色”——跋徐怀中先生非虚构长篇《底色》 155
“取势宏远 用事精微”——序蒲阳将军《戍楼诗草》 163
“孤岛”与“坦克”及其他——老话新说徐贵祥兼序《徐贵祥战争小说精选》 167
中华文化:激活、激发与坚守——序《文化的记忆》 171
从王勃的“广告词”说开去——小议“外江(江西)人”在两宋的崛起兼序朱法元散文集《沉静的山歌》 175
我在哪里走近了“客家”?——兼序温燕霞《背着故乡旅行的女人》 183
旁观者清——序聂冷随笔集《看着母亲成佛》 189
浮躁时代的深沉思虑者——序聂冷杂文集《不想做牛》 192
廿载一觉文学梦 “农家军歌”唱不休——序刘春光长篇小说《成都老鬼》 196
好一个“作协派批评家”——序刘颋评论集《文学的表情》 201
人生记忆力是优秀小说家的重要秉赋——序方如小说集《看大王》引发的一个话题 204
关于赵月斌的三点意见——序赵月斌评论集《迎着诗意的逆光》 209
宜联宜墨赋宜春——序《中国对联集成·江西宜春卷》 212
“三做”之余见精神——序《杨晓宁书法集》 215
“舌尖上的xia客”是如何炼成的?——序许赞霖《舌尖上的xia客》 218
小荷才露尖尖角——序周徐《英雄在途:祛魅·消解·重构》 223
明月秀水故乡情——序邬小辉散文集《穿越北回归线》 226
从心里流淌出的爱的音符——序李丽散文集《行走纽约》 228
学习使人进步——读薛君《知行集》 231
书写丰碑的人们——读彭继超《罗布泊丰碑》 234
青枝绿叶 春华秋实——叶华散文印象 239
亲历者的红色传奇——读长篇小说《掩不住的阳光》 243
东城之缘 246
3 第三辑 访与谈 249
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解放军艺术学院前副院长朱向前教授访谈 251
从诺奖看莫言——关于莫言获诺奖的对话 262
军旅文学三十年忆略——关于新时期军旅文学答李墨泉 273
文学批评应当具有前瞻性——关于文学批评道路回顾答刘慧 287
《惊沙》:对20年中国电影的反思和启示——关于电影《惊沙》的对话 300
成长与蜕变——关于“80后文学”的对话 314
从历史的天空到当代的想象——关于徐贵祥长篇小说《四面八方》的对话 329
生命体验是文学之源——关于歌兑长篇小说《坼裂》的对话 337
革命历史题材的“三重挑战”——关于长篇小说《长津湖》的对话 344
比尖端科技更难解的是人心——关于长篇小说《向天倾诉》的对话 351
莫言与他的独特文学世界——关于莫言获诺奖答《江西日报》记者问 355
文老有错 错不当诛——关于文老“三宗罪“答《海南日报》记者问 359
努力为当下中国奉献中锋正笔之文 黄钟大吕之音——在首都文艺界纪念《讲话》7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363
在三个时间轴线上回望——在南昌第二届八大山人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及《八大山人》首发式上的演讲 366
感念骏涛吾师——陈骏涛先生70诞辰感怀 369
赤子心、战士情、文人气——在高洪波文学创作40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372
祝贺与祝愿——在“灵动——杨晓宁生态摄影作品多重与慢门影像展览”开幕式上的致辞 374
关于宜春的四句话——答宜春电视台《明月访谈》问 377
4 际录一 众评朱文 381
在《中国军旅文学50年》暨当代军旅文学研讨会上的讲话&铁凝 383
金戈铁马唱大风——《中国军旅文学50年》暨当代军旅文学研讨会发言&张炯 李瑛 等 386
新中国文学蔚为壮观的重要一翼——《中国军旅文学50年》暨当代军旅文学研讨会侧记&罗金沐 42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的新突破——读朱向前主编《中国军旅文学50年》&刘继贤 427
回望一条百舸争流的长河——读《中国军旅文学50年》&徐贵祥 431
军旅文学黄金时代的纪念碑——简论朱向前主编《中国军旅文学50年》&柳建伟 434
开创与总结——读《中国军旅文学50年》&闫连科 439
讲台上的朱向前——读《中国军旅文学50年》随笔&陈怀国 442
朱向前挂帅“沙场点兵”——读《中国军旅文学50年》&黄国荣 445
《中国军旅文学50年》:历史·个性·传统&李迎丰 449
在超越中建构军旅文学批评——评朱向前主编《中国军旅文学5年》&傅逸尘 457
《中国军旅文学50年》亲历记略&廖建斌 464
十年锥笔集心力 一卷文史收华章——读《中国军旅文学50年》兼记所感&刘常 469
潜深流静 气韵兼胜——《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阅读笔记&李代胜 473
燎原播火最辛勤——从朱注毛诗谈起&杨仲达 478
文章大写须放眼 功过得失寸心量——朱向前解读毛泽东诗词的“加法”与“减法”&李墨泉 485
痴情四十载 敢问天老否?——简评《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李强 488
诗史合一:毛泽东诗词的新解读&刘常 491
原来毛泽东诗词可以这么读——朱向前《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读后&李潇萧 494
《诗史合一》:讲出来的作品也精彩&刘国利 496
朱向前:解读毛泽东诗词第一人&罗金沐 498
朱向前文学批评的意义——读《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杨仲达 501
“黄金时代”的“黄金批评”——我读朱向前及其《“黄金时代”的文学记忆》&傅逸尘 504
5 附录二 众口说朱 509
在文学与文学的边缘游走——从朱向前看文学及其它&李骏 511
有关朱向前的“闲言碎语”&李亚 523
谁能摘下朱向前的面具&胡殷红 531
静观青萍 言语湖海——浅论作为预言家的朱向前&刘西元 535
信仰朱向前&徐艺嘉 542
回望与前瞻——关于《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答记者问&房雷 551
武功山之夜——朱向前侧记&敖桂明 555
黑白斋主人的“余事”——朱向前书法艺术赏评&罗金沐 561
优美的迎风摆动的大纛——朱向前研究&张倩 565
6 附录三 朱氏手迹 605
跋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