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美学对教育的渗透 3
第一节 教育美学的崛起 3
一、教育美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3
二、教育审美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9
三、教育美学的建立 13
第二节 教育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6
一、教育美学研究的对象 16
二、教育美学研究的范围 19
三、教育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0
第三节 教育美学研究的任务和方法 24
一、教育美学研究的任务 24
二、教育美学研究的方法 26
第二章 美学视野中的教育 34
第一节 美与审美 34
一、美与美感 34
二、审美的客观标准与个性差异 41
第二节 教育美是美的一种特殊形态 44
一、教育美具有美的本质属性 44
二、教育活动中的真、善、美 47
第三章 教育美的整体效应 51
第一节 家庭美育 51
一、爱美是孩子的天性 51
二、父母是孩子的常任美育教师 52
三、家庭美育的基本内容 53
四、家庭美育的基本原则 57
第二节 学校美育 59
一、学校美育的主导地位与作用 59
二、学校美育的基本内容 61
三、学校美育的基本原则 64
第三节 社会美育 68
一、社会美育是人生美育的大课堂 68
二、社会美育的作用 69
三、社会美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70
第四章 教育美的微观考察 75
第一节 学科教育中的审美因素 75
一、学科知识美 75
二、学科教学美 83
第二节 教学组织活动中的教学美 90
一、课堂教学组织节奏美 90
二、师生双边活动和谐美 93
三、课堂教学方法艺术美 94
第三节 教育美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97
一、寓美于教学任务的设计 97
二、寓美于教学内容的安排 103
第五章 学校审美环境的优化 108
第一节 活动主体与审美教育 108
一、学校领导与审美教育 108
二、教师与审美教育 110
三、学校其他工作人员与审美教育 112
四、学生的审美素养及其形成过程 113
第二节 生活环境与审美教育 116
一、日常生活环境的审美教育意义 116
二、日常生活环境的美化 117
三、日程生活环境的审美教育功能 122
第三节 课外活动与审美教育 124
一、课外活动的审美教育意义 124
二、课外活动的审美教育特点和对象 127
三、课外活动的审美教育途径 129
第六章 教育审美化的哲学思考 135
第一节 审美教育的本质 135
一、当前学术界对审美教育本质的认识 135
二、审美教育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140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结构 142
一、审美教育过程及其组成要素 142
二、审美教育系统的运行规律 153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功能 155
一、陶冶情感 155
二、开发智力 159
三、增进健美 163
第七章 教育审美化的实施 166
第一节 审美教育的任务 166
一、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 166
二、培养对美的鉴赏能力 168
三、培养对美的创造能力 169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特点 170
一、审美教育的形象性 170
二、审美教育的情感性 172
三、审美教育的自由性 173
四、审美教育的深远性 174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原则 175
一、可感性原则 176
二、差异性原则 177
三、创造性原则 179
四、相互交流原则 180
第八章 审美教育的内化与人的发展 183
第一节 审美意识的含义和性质 183
一、审美意识 183
二、审美意识发生发展的机制 184
三、审美意识的历史制约性 186
第二节 审美意识的结构 191
一、审美意识的心理结构 191
二、审美意识的社会结构 196
第三节 审美意识与教育美 201
一、审美意识对教育美的制约 202
二、教育美对审美个性的甄陶 204
第九章 教育审美化的构建 206
第一节 审美修养的实质与意义 206
一、审美修养的概念 206
二、审美修养的实质 208
三、审美修养的意义 211
第二节 实施审美教育对教育者审美修养的要求 216
一、教育者的审美修养 216
二、教育者提高审美修养的途径 221
第三节 教育者审美境界的形成和特点 229
一、审美境界的含义 230
二、审美境界的形成标志 231
三、审美境界的形成过程与特点 234
第十章 教育的审美价值与观照 239
第一节 教育美的欣赏与评价的概述 239
一、教育美的欣赏与评价的涵义 239
二、教育美的欣赏与评价的意义 246
第二节 教育美的欣赏与评价的范围与原则 249
一、不同空间领域教育美的欣赏 250
二、实践过程中动态教育美的欣赏评价 254
后记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