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七因明”的思想体系 1
陈那逻辑体系简说 7
《正理门论》探微 28
法称及其后的佛教逻辑家 50
论法称对陈那因明的改造和发展 60
玄奘为汉传因明开宗立轨 69
论窥基《因明大疏》的逻辑思想 77
略论慧沼的因明贡献 93
汉传因明知识论论纲——慧沼《二量章》初探 102
智周因明思想探析 116
藏传因明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122
略论藏传量论“摄类”的哲学意义 134
浅析宗喀巴《因明七论入门》的逻辑思想 147
因明的历史发展及其贡献 161
百年来的中国因明学研究 17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中国因明研究(1978—2008) 198
《墨辩》与因明的逻辑比较 217
藏汉因明之比较 227
唯识、中观因明旨趣之举异 236
略论佛家辩学的现实意义 242
论因明的“除宗有法”——再与郑伟宏商榷 248
论“宗有法”之除与不除 253
再论“因三相”——对郑伟宏《“因三相”正本清源》的几点质疑 267
关于因明“指误”的几点商榷 275
从“真唯识量”的论诤谈起——略论因明研究中的多元取向 286
论陈那三支式中的演绎与归纳——兼答郑伟宏《论同、异品除有法》 296
百年来的中国因明论诤述要 303
因明创新的几点思考 325
附录:姚南强因明著述目录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