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 1
鸣放诗草 1
1969 2
干校,干校,干革命的学校——原华东局机关“五七”干校战斗生活片断 2
1977 7
斩断“四人帮”“顺藤摸瓜”的魔爪——《前前后后》出笼的前前后后 7
1979 11
溪畔竹楼访傣家 11
千年古庵——紫金庵 16
1981 18
长白山之水 18
长白山温泉群 20
1985 22
在两万里路上想六点——对城市管理提几个问题 22
写给马沛文的信——“我要说我要说的” 25
1986 26
谢绝来客启事 26
1988 27
我与《文汇报》同年生 27
《越鸿沟记》的前前后后 29
我与我的书 31
我为什么写作 38
1989 39
一个儿童眼中的淮海战役 39
我的息怒六法 42
我与妻子的默契与矛盾 44
我吃过的野菜 47
1990 49
我不是官 49
我吃过的好菜 51
童年的四大骄傲 53
怀抱里的四门课 56
人比雀儿累 58
1992 63
我最珍爱的一部半书 63
埋文章与撒文章 67
跑中写 69
我有多少母亲 72
写给马沛文的信——权力往往是测量真理的尺度 74
生日是家庭的节日 75
1993 77
民主之家 77
访美的一个意外收获 79
“我就是我” 81
我收藏的两部《毛选》 82
1994 85
写给马沛文的信——甘当理论界的“马前卒” 85
从黄坡低坡走来 86
华东局“文革”趣事 88
“住”康有为故居 92
白茆纪事 93
1995 95
我给我家打60分 95
忠诚党的事业 97
人生八景 101
我的两种“扩张病” 103
1996 105
开会也是进修 105
诗二首 107
荡起快乐的双桨 108
我的大学生活 110
1997 112
我与图书馆有三缘 112
我那没有读者的代表作 114
夏勉 116
读的书和写的书 117
河西赛江南 118
1998 119
邓伟志自画像 119
西行二首 121
社联是我的大学 122
面对死亡 124
我的自白 126
三十年前的婚礼 127
从此“石久”想到彼“石久” 129
功夫在理论之外——回忆上海社科院建院初期的学生生活 131
五十年前,我经历了淮海战役 135
1999 137
母校不了情 137
从城市公社到信息网 139
我先睹了阅兵式 141
2000 143
我把书斋比车间 143
环球同此凉热 145
淮海人住淮海路 150
老了也需要母爱 152
2001 154
思想之旅——新千年日记 154
自序 154
在上海 155
在南京 158
在上海 158
在北京 160
在上海 161
在北京 166
在上海 168
在德国 169
在奥地利 171
在意大利 173
在瑞典 181
在丹麦 182
在挪威 183
在瑞典 184
在德国 185
在希腊 186
在德国 189
在上海 196
在湖南 197
在上海 197
在北京 201
在上海 203
在宁夏 213
在上海 217
在四川 222
在三峡 225
在上海 226
在香港 229
在澳门 231
在上海 232
在南京 234
在上海 235
在宁波 239
在上海 240
在爱尔兰 241
在北京 244
在上海 244
在南京 253
在上海 254
在北京 256
在上海 256
在杭州 260
在上海 261
在郑州 262
在上海 263
在北京 264
在上海 266
农民怎么会去捉杜聿明?——谈官德与民德 273
参加吴企尧捐书活动时想到的 276
从新校区的过去说起 278
日月同辉 280
2002 281
救我是党 育我也是党 281
与世有争 与人无争 284
一本有字书和一本无字书 291
坐墩成了发电机 293
母校,我们因您而骄傲 294
2003 297
废纸上没写废话 297
我所接触的战俘 299
家住小山村 301
旅澳断想 303
先睹为快——回忆在迎接《毛选》四卷的日子里 309
2004 312
在母亲送别仪式上的致辞 312
萧县:乡间自有大书家 315
匍匐前进 317
萧山人的手和脚 320
西施故里再闻虎啸 322
瑞金花园与张锡瑗 324
2005 326
对四师“三宝”的点滴记忆 326
我这书是哭出来的——《和谐社会笔记》写作经过 328
一个儿童眼里的新四军 331
家住里里 335
2006 337
我的劳动史 337
2007 346
谁最能“涌泉相报”? 346
老三届的付出,换来了老三届的杰出 348
留下长篇遗嘱的母亲 349
清平乐·师魂 371
我编《社会学新视野》 372
2008 374
一次脱稿发言 374
谁是可信的人? 376
出没风波里——邓伟志30年学术生涯回顾 378
2009 398
在共和国成立那一年 398
齿落歌 405
茶香隽永,犹如《解放日报》 406
“芦庐”之芦 408
2010 410
校长书记的天平 410
荣昌路的故事 412
聆听耀邦同志作报告 415
一天跑16个国家宣传中国世博 418
南澳的木麻黄 420
默默的感恩 422
冰岛行(二首) 424
诗二首 425
“转型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参观德国男牢纪实 426
肝胆永相照 434
老了还要为百姓呐喊 441
2011 443
一位老政协委员的轶事 443
走在访贫的路上 457
作风的力量大如天 464
我为周扬敲边鼓 468
2012 472
发生在史家胡同东头的故事 472
白茆采风:51年前的回忆 477
在德国看腌菜 480
四处求教记——四本科普书的由来 481
2013 485
尼罗河上的文化冲撞 485
邓伟志学术年表 493
后记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