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篇 1
第一章 族源 族称 人口 迁徙 1
第一节 族源和迁徙 1
第二节 族称和姓氏 5
第三节 人口与文化 7
第二章 语言文字 10
第一节 语言 10
第二节 苗文创造及推行 12
第三节 文字 14
第四节 语法 18
第三章 社会经济 20
第一节 原始社会经济痕迹 20
第二节 封建社会经济 24
第三节 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 29
第四节 物质兑换和集市贸易 34
第四章 社会政治 36
第一节 埋岩组织 36
第二节 村寨家庭组织 39
第三节 民族关系 44
第五章 重大历史事件 48
第一节 清朝时期的历史事件 48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农民运动 51
第三节 月亮山区苗族农民运动 53
第四节 苗族重要历史人物 56
第六章 婚姻 家庭 丧葬 61
第一节 婚姻 61
第二节 婚俗 63
第三节 家庭 67
第四节 丧葬 73
第七章 风情习俗 76
第一节 生产习俗 76
第二节 生活习俗 79
第三节 礼仪 86
第四节 节日庆典 87
第五节 娱乐活动 98
第八章 崇拜信仰和禁忌 103
第一节 自然崇拜 103
第二节 祖先崇拜 105
第三节 人文宗教崇拜 105
第四节 神灵信仰 106
第五节 禁忌 109
第九章 文化艺术 113
第一节 民间文学 113
第二节 音乐舞蹈 125
第三节 工艺美术 132
第四节 建筑工艺 138
第五节 芦笙及制作 140
第六节 蜡染和靛染 143
第七节 银饰锻造 145
第十章 教育 科技 体育 医药 147
第一节 教育 147
第二节 科技 150
第三节 体育 153
第四节 医药 154
侗族篇 162
第一章 族称 族源 姓氏 人口 162
第一节 族称 族源 162
第二节 迁徙 姓氏 162
第三节 人口 分布 171
第二章 社会经济 173
第一节 原始社会经济遗迹 173
第二节 封建社会经济 177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经济 185
第三章 社会政治 189
第一节 家庭 家族 村寨 189
第二节 侗款 191
第三节 参政 200
第四节 民族关系 204
第五节 重大事件与历史人物 207
第四章 生活习俗 216
第一节 日常生活 216
第二节 婚姻 丧葬 221
第三节 社交习俗 228
第四节 民俗活动 237
第五章 语言文字 241
第一节 语言 241
第二节 文字 247
第六章 文学艺术 249
第一节 文学 249
第二节 艺术 257
第七章 侗族建筑 277
第一节 公共建筑 277
第二节 民居建筑 288
第八章 工艺美术 293
第一节 纺织 印染 293
第二节 编织 刺绣 294
第三节 雕塑 书画 剪纸 296
第四节 其他工艺 299
第九章 教育 科技 体育 医药 302
第一节 教育 科技 302
第二节 体育 医药 304
第十章 宗教 信仰 禁忌 307
第一节 宗教 307
第二节 信仰 313
第三节 禁忌 317
壮族篇 319
第一章 族称 族源 人口分布 319
第一节 族称 族源 319
第二节 人口分布 320
第二章 社会政治 经济 321
第一节 社会组织 321
第二节 参政 321
第三节 经济 323
第三章 民间文化 工艺及风情习俗 327
第一节 民间文学 327
第二节 文化艺术 327
第三节 生活生产习俗 333
第四章 婚姻 家庭 丧葬 336
第一节 婚姻 336
第二节 家庭 343
第三节 丧葬 343
第五章 节庆 社交 娱乐 348
第一节 节庆 348
第二节 社交 娱乐 361
第六章 宗教 信仰 禁忌 363
第一节 宗教 信仰 363
第二节 禁忌 364
第七章 语言文字 365
第一节 语言 365
第二节 文字 365
汉族篇 367
第一章 族源 族称 367
第一节 族源 367
第二节 族称 367
第二章 迁徙 人口分布 369
第一节 迁徙 369
第二节 人口分布 371
第三章 汉字与方言 373
第一节 汉字 373
第二节 方言 373
第四章 社会习俗 377
第一节 日常生活习俗 377
第二节 节日 380
第五章 婚姻 家庭 丧葬 383
第一节 婚姻 383
第二节 家庭 390
第三节 丧葬 392
第六章 教育 398
第七章 文化艺术 400
第一节 山歌 400
第二节 酒令歌 402
第三节 孝歌 403
第四节 占卜 405
第八章 社会经济 政治 参政 408
第一节 社会经济 政治 408
第二节 参政 409
瑶族篇 413
第一章 族源 族称 迁徙 413
第一节 族源 413
第二节 族称 413
第三节 迁徙 414
第二章 姓氏 姓名 语言及人口分布 416
第一节 姓与名 416
第二节 语言 417
第三节 人口分布 418
第三章 社会组织 经济状况 420
第一节 社会组织 420
第二节 经济状况 422
第四章 教育 卫生 文化 建筑 工艺 424
第一节 教育 424
第二节 卫生 424
第三节 文化艺术 425
第四节 建筑 439
第五节 工艺 440
第五章 风俗习惯 442
第一节 婚俗 442
第二节 葬俗 445
第三节 节庆习俗 446
第四节 其他习俗 448
第五节 特有习俗 450
第六节 服饰与发式 451
第六章 宗教信仰 崇拜与禁忌 453
第一节 宗教信仰和崇拜 453
第二节 禁忌 453
水族篇 456
第一章 族源与人口 456
第一节 族称 族源 456
第二节 人口 460
第二章 社会政治 462
第一节 社会结构 462
第二节 隶属沿革 462
第三节 重大历史事件 463
第四节 参政 464
第三章 经济 465
第一节 经济结构 465
第二节 农业生产 465
第四章 风情习俗 469
第一节 生产、生活习俗 469
第二节 节日 472
第三节 婚姻 473
第四节 丧葬 475
第五章 文化艺术 477
第一节 语言文字 477
第二节 水书 477
第三节 民间文艺 479
第四节 民间工艺 483
第五节 文化传承 484
第六章 教育 卫生 485
第一节 教育 485
第二节 医药卫生 487
第七章 信仰崇拜 488
第一节 原始宗教 488
第二节 禁忌 488
民族工作篇 490
第一章 机构设置 490
第一节 民族事务工作机构 490
第二节 民族乡 491
第三节 民族学校 495
第四节 民族医院 499
第二章 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503
第一节 解放初期干部的来源 503
第二节 加快培养使用民族干部 503
第三节 多渠道选拔培养民族干部 506
第三章 民族文字推行 民族文化进校园 508
第一节 领导机构及师资培训 508
第二节 民族文字推行经费及苗侗文推广点 509
第三节 苗、侗文字的双语教学效果 510
第四节 民族文化进校园 511
第四章 民族调查 513
第一节 民间文学搜集整理 513
第二节 民族文物普查征集 516
第三节 民俗调查 517
第四节 民族经济社会调查 520
第五章 民族政策宣传与落实 522
第一节 宣传活动 522
第二节 落实民族政策及复核民族成分 523
第三节 参观接待 523
第四节 参政议政 524
第五节 调处工作 525
第六章 民族经费 527
第一节 经费的来源和管理 527
第二节 经费使用 528
第三节 经费使用效益 531
第七章 大事记 533
编纂始末 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