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研究的缘起与选题意义 1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 4
三、研究现状综述 7
四、主要概念的说明 14
第一章 纠纷解决方式的原始形态及其演变——以涂尔干的分工理论为框架 22
第一节 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 22
第二节 初民社会的纠纷解决方式 27
一、初民社会纠纷解决方式的社会基础 27
二、初民社会纠纷解决方式的运行规则 33
第三节 诉讼解纷方式的出现 43
一、诉讼解纷方式出现的社会基础——文明社会初期的社会状况 43
二、诉讼解纷方式与非诉讼解纷方式的分离 49
第二章 民间规则在非诉讼解纷方式中的适用 53
第一节 民间规则与调解和仲裁的理论联系——以棚濑孝雄的理论为例 53
一、解纷方式类型理论 53
二、调解与民间规则 56
三、仲裁与民间规则 57
第二节 民间规则与调解和仲裁 59
第三节 民间规则在调解中的适用 63
一、民间规则进入调解的途径 63
二、民间规则进入调解的限度 65
三、民间规则在调解中适用的实例 67
第四节 民间规则在仲裁中的适用 71
一、民间规则进入仲裁的途径 71
二、民间规则进入仲裁的限度 73
三、民间规则在仲裁中适用的实例 75
第三章 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的理论基础 79
第一节 近代哲学(法哲学)基础 80
一、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 80
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分野及合流 82
三、古典自然法思想的变迁 89
第二节 当代哲学(法哲学)基础 97
一、多元论 97
二、价值多元论 99
三、法律多元论 100
第三节 法理学基础 101
一、法源理论 101
二、制定法的局限性 105
第四章 民间规则进入民事诉讼的制度考察 116
第一节 民间规则和法源 117
一、民间规则与普通法法系法源 117
二、民间规则与民法法系法源 121
第二节 法律发现与民间规则 129
一、法律思维模式与民间规则 131
二、法律发现方法与民间规则 142
第三节 民间规则进入民事诉讼的条件 150
一、作为法律渊源的民间规则 150
二、民事诉讼模式——民间规则民事诉讼进入的形式条件 152
三、民间规则的提出和审查——民间规则民事诉讼进入的实质条件 155
第五章 民间规则与民事诉讼中的事实认定 158
第一节 民间规则与制定法的授权适用 158
一、对民间规则的授权适用——一种事实认定 158
二、授权适用民间规则的法律依据 159
三、在授权法律条文中的民间规则的辨析与认定 165
第二节 民间规则与合同解释 169
一、合同解释的主观说和客观说 170
二、合同解释的分类:(狭义)合同解释与合同漏洞补充 171
三、民间规则与(狭义)合同解释 171
四、民间规则与合同漏洞补充 176
五、民间规则在合同解释中适用的法律依据 182
第三节 民间规则与事实替代 183
一、民间规则的类型考察 184
二、事实认定的难与易 187
三、民间规则对事实的替代及其限度 191
第六章 民间规则与民事诉讼中的法律适用——以法律漏洞补充为例 198
第一节 法律漏洞 198
一、法律漏洞概说 198
二、法律漏洞的概念和类型 206
第二节 民间规则补充法律漏洞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13
一、民间规则补充法律漏洞的必要性 213
二、民间规则补充法律漏洞的可能性 220
第三节 民间规则补充法律漏洞的法律依据 228
一、我国立法例 228
二、外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例 230
第四节 民间规则补充法律漏洞的方法 234
一、补充法律漏洞的方法概说 234
二、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 237
第五节 民间规则与不确定概念和一般法律条款 254
一、不确定概念和一般法律条款 254
二、不确定概念和一般法律条款的具体化 259
三、民间规则对不确定概念和一般法律条款的价值补充 261
第六节 例析民间规则对法律漏洞的补充 268
案例一:“婚宴”碰上“丧宴”酒楼赔钱 268
案例二:“凶宅”买卖纠纷案 269
结语 273
参考文献 278
致谢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