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艺 1
陕甘宁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宣言 1
陕甘宁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征求各地歌谣 7
论中国民歌 9
歌词写作的一般问题 22
对于目前作曲上的一些意见 26
写小故事 29
大众歌曲的“党八股”与一些克服办法 31
空前辉耀的乡村文艺——献给光辉的“五四” 35
一位不识字的劳动诗人——孙万福 40
移民歌手 44
鲁艺工作团经验 48
庆阳农民的新“社火” 52
群众是怎样创作的 55
关于民歌 59
刘志仁和南仓社火 63
民间艺人李卜 71
驼耳巷区的道情班子 78
汪庭有和他的歌 85
练子嘴英雄拓老汉 91
吆号子——介绍关中唐将班子的文化娱乐活动 96
窗花剪纸 104
自乐班 110
群众歌唱着自己 117
社火的旧形式和新活动——记庆阳社火头会议 121
边区的群众文艺运动 125
发现李卜与戕害莎士比亚 132
《刘有鸿的歌子》 135
记说书人韩起祥 139
改造说书 142
继续向封建文化夺取阵地 152
冀晋区一年来的乡艺运动 160
《蓝花花》笔谈 173
艺术与农村 177
关于农村文艺运动 181
如何组织群众自唱自乐 184
群众文艺创作上的几个问题 186
群众剧运 192
戏剧运动在陕北 192
开展边区的戏剧运动(专论)——为边区戏剧座谈会而作 199
《母亲》、《婚事》、《日出》三大名剧公演以后 202
新年戏剧工作大纲 205
剧运的一些成绩和几个问题 211
演“大戏”和开展农村剧运 244
暴露黑暗与反映光明——临参会戏剧晚会观后感 246
从演大剧谈到敌后戏剧运动 249
敌后戏剧往何处去 252
新的时期与新的方向——对本区剧运的几点意见 254
剧运二三问题 261
当前的剧运方向和戏剧界的团结 271
论边区剧运和戏剧的技术教育 275
读《论边区剧运和戏剧的技术教育》 290
贯彻毛泽东同志文艺方向延安各剧团下乡工作 304
关于戏剧运动的三题 308
晋绥剧运之前瞻 314
民众剧团·村剧团 320
介绍《查路条》并论创造新的民族歌剧 320
生长着的民众剧团 328
民众剧团下乡八年 330
写在《穷人恨》的前边 333
秦腔音乐演奏现实剧的两点意见 338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至西北戏曲研究院期间创作、改编、整理、移植和演出剧目一览表 341
晋察冀边区剧协号召广泛建立群众剧团 346
创造模范村剧团 348
为创造模范村剧团而斗争 358
怎样提高和巩固村剧团——一个村剧团的来信 363
田庄演出与开展乡村剧运 366
影响和提高 369
宣传部、西北局、文委指示各剧团改进工作 372
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关于阜平高街村剧团创作的《穷人乐》的决定 374
沿着《穷人乐》的方向发展群众文艺运动 375
沂蒙农村剧团的发展与生长 381
一部群众自己的创作——介绍阜平高街村剧团《穷人乐》 386
实行《穷人乐》方向的几个具体问题 392
戏剧工作生根开花的我见 396
农忙时节,村剧团怎样活动 400
论冀中村剧团运动 403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开展乡村文艺运动的决定 413
太行三专署关于农村剧团的指示 416
道蓬庵农村剧团的经验——关于农村剧团方面问题的研究 420
戏曲改革 425
所望于延安剧坛的 425
论开展边区农村话剧工作 428
献给我们的平剧院 432
对平剧工作的一点感想 436
谈方言演剧 439
关于平剧的接受遗产与服务政治问题 443
平剧工作者应该欢迎批评 447
执行中央文委决定平剧院确定今后方向 450
平剧工作中的错误观点 453
谈平剧活动的偏向 456
旧艺人的团结教育问题 460
给杨绍萱、齐燕铭的信 466
平剧院下乡的经验 468
八一剧团的转变和收获 472
半年来延安演出的戏剧杂谈 477
集体导演的经验 482
三分区的旧艺人戏剧研究班——改造旧艺人和改造旧戏剧的一次尝试 495
从《逼上梁山》的出版谈平剧改造问题——《逼上梁山》的创作经过 499
戏剧工作中一个新的探索——记《卖牛》的创作及其演出 511
关于《白毛女》 516
《白毛女》的时代性 521
谈谈批评的方法——读《〈白毛女〉的时代性》 525
《白毛女》演出的效果 529
《白毛女》观后感 532
生活与偏爱——关于《白毛女》 534
从《三打祝家庄》的创作谈到平剧改造问题 536
从《王贵与李香香》谈起 541
读了一首诗 544
从民谣角度看《王贵与李香香》 546
对改革农村戏剧几点建议 555
秧歌改造 559
关于“秧歌舞”种种 559
从“秧歌舞”谈旧形式——略评《关于“秧歌舞”种种》并关于旧形式的利用问题 564
关于《关于“秧歌舞”种种》 572
秧歌舞——零碎想起的一些意见 576
秧歌舞的化装 584
秧歌舞简论 587
由鲁艺的秧歌创作谈到秧歌的前途 599
从《兄妹开荒》的演出谈起——一个演员创作经过的片断 607
秧歌的艺术性 614
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 616
刘玉厚领导的郝家桥秧歌队 630
《刘生海转变》、《钟万财起家》及其他 634
鲁艺工作团对于秧歌的一些经验 637
申红友同志给我们上了第一课——秧歌剧《周子山》排演过程中的一点经验 648
秧歌剧的形式 655
论秧歌剧的创作和演出 666
延安市文教会艺术组秧歌座谈会记要 677
杜芝栋和镇靖城的秧歌活动 686
对秧歌形式的一个看法 694
漫谈秧歌剧的表演——一个演员的点滴经验 698
秧歌剧本评选小结 703
秧歌剧发展的道路 711
谈秧歌运动的概况 723
对开展农村秧歌活动的意见 728
重要人物简介 731
重要刊物简介 750
编后记&高明 763